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钻石模型"对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莺燕 《攀登》2007,26(3):61-64
本文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支持、机遇六个方面对青海省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正确制定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升青海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凌宇  ;付子叶 《攀登》2014,(3):84-88
可持续发展理念必然要求企业转变或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建立企业与生态环境、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资源型企业作为一种负外部性较强的企业类型,承担社会责任是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并对资源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依据进行了剖析,结合资源型企业自身的特点,讨论了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资源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演变与调控——以冷水江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我国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20余座。作为特殊的经济区,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条件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有的至今保持旺盛的竞争力,有的却因资源枯竭或市场障碍渐入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振兴日益成为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结构入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成长阶段及演变特征,并以冷水江市为例,论述了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控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健  喻素姣 《攀登》2004,23(5):75-79
本运用竞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阐述了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与相关省份进行比较,提出提升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资源型城镇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型产业,导致环境破坏严重、经济结构单一,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因此,研究资源型城镇经济转型发展对西部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6,(5)
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青海省域文化竞争力仍处于弱势与落后状态。提升青海省域文化竞争力,必须加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省域居民生活质量、文化消费能力,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打造优势文化传播平台,强化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推进青海"文化名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杰 《人文地理》2009,24(6):63-67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对山东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不同产权形式和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了不同企业的绩效评价,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集聚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探讨了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培育的路径,提出了塑造具有创新与服务能力的企业家型政府、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群支持网络、培养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网络、凸显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特色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2012,(3):77-78
为进一步挖掘青海省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实青海省冬春季旅游线路和产品的内容,提升“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挖掘、展示青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宗教文化等为主题的冬春季旅游产品、线路。青海省旅游局于2011年12月揖日组织青海省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和旅游企业在西宁举办旅游产品推介会。  相似文献   

9.
王清香 《攀登》2008,27(4):219-220
本文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理论出发,就青海省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青海省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青海零售企业培训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国丽 《攀登》2007,26(1):100-101
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企业面临发展需要时,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五家省级和市级零售企业培训机制的分析,力图寻找青海零售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有效途经,以增强青海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蔡守琴 《攀登》2005,24(5):111-113
近年来,青海省非公有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完善青海省市场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却成为阻碍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分析青海省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提高学术品位,创良志佳志青海省徐锦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人口稀少而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的地域性特征显著。东部为农业区,工业企业较为集中;西部为牧业区,是矿产资源主要产区。青海又是多...  相似文献   

13.
颜碧桃  吕守南 《攀登》2007,26(4):85-87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是青海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有利条件和政策环境,并就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青海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其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梅青 《攀登》2004,23(3):83-86
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度、分布密度、类型和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旅游资源类型多、质量高,但具有开发程度较低、分布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知名度不高等特征.针对青海省经济发展状况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分层次进行,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对本省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高原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5.
孟珊 《攀登》2016,(4):90-94
分析青海省沿黄区域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青海省沿黄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沿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加强旅游发展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注重自然生态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加强青海省沿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强化宣传意识和推动旅游促销等。  相似文献   

16.
张发宏 《攀登》2012,31(1):119-121
黄南州作为青海省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十二五”时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地区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地区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地区经济社会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了以文化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张孝德 《攀登》2014,(3):1-7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提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基于生态财富的生态经济新模式。生态自然资源理论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先试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和新方向。从生态财富的角度看,青海省拥有无法替代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而将生态资源产权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是青海省制度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赵治中 《攀登》2011,30(4):93-95
技术创新生态化强调的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它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分析了青海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必要性,结合青海资源型企业的实际,提出了青海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史素敏 《攀登》2006,25(5):89-92
青海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应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工业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选择出适合本省实际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利用三个环节,紧紧围绕青海省的主要工业行业以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实现青海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晓蕾  张海琳 《攀登》2013,(3):113-115
青海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本文从分析河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