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     
中华"80后"让人激动以前说到"80后",由于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也是"独生子女一代"和"温室中长大的一代",很多人认为,他们只会过小资生活,不爱国,不懂政治,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在数世纪前就已经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种说法也许有些言过其实。其实,也有很多人认为一种有限的全球化发生在11到14世纪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在中亚的扩张,这种扩张的高潮是蒙古族人的侵略。他们认为,中国人也受到这种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但是,欧亚大陆的紧密衔接并没有带动中国人沿着这些陆路大规模地向外迁徙;草原地带和游离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够真正地吸引他们。相反,大量的中国北方居民向南迁移,长江南岸生活更为平静的省份的人口迅速膨胀。这种情况导致沿海居民生活压力骤增,他们被迫投奔大海,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从事贸易、劳务以及…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以来,衰弱的大清帝国不仅颠覆了日本人心中传统的中国形象,也促使其为避免重蹈覆辙而苦苦寻找对策。一些日本人认为应征服清朝以壮大自己,也有日本人认为应联合中国共同对付欧美列强。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最终的结果是前一种观点逐步变成了现实。一、一场"华夷之辩"近代以来,清朝衰落的现实改变了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促使他们对原先的华夷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华夷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基督教史观指洪秀全、洪仁Gan,李秀成等人关于上帝教与基督教史的一些观点,涉及中国人拜上帝的历史,创世纪与人类始祖,洪透全的宗教使命等。他们认为中国人拜上帝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他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传说中的“盘古”就是上帝始造之亚当,中国人来自西方,于“代羲前一二代间”“由川陕入中土”; 透全就是《圣经》中的麦基洗德,洪透全不同于耶稣的宗教使命是扫除偶像,建立地上天国,这些观点显然与正统基督教史观不相符合,究其原因,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无知和猜测,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误解,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修正”,从主观上说,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使上帝教与基督教史的阐述和解释适合于他们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宗教与政治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叙生 《百年潮》2002,(7):74-76
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他们尊崇天皇为至高无上的现世神,他们对日本的侵略罪行概不认帐,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不公正,南京大屠杀是最大的谎言,还经常派人爬上中国领土钓鱼岛滋事,他们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复活军国主义和拥有核武器,等等.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右翼人士,他们的组织被称为右翼团体.有资料说,在日本这样的团体有近千个,每个团体有成员几十、几百至以千计不等.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09,(2):20-45
自麻将发明以来,人们对它的态度是泾渭分明。一些人认为麻将是一种赌博工具有百弊而无一利。然而,一些文化学者从中品读出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譬如儒家倡导的“忠恕、克己”的中庸之道;兵家奉为信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初年,在中国的政坛上,有两颗同时冉冉上升的新星,璀璨夺目,备受全国注目,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北方的吴佩孚和南方的陈炯明。说来也巧,两人都是前清秀才出身,两人都是书生从军,都很会领兵打仗,两人都是至性至情的性格,廉洁自守,为人忠直,宁折不弯,又生于同一个年代,一南一北,似有延津剑合之势。所以当时的舆论就常把他们相提并论,称为"南陈北吴","南北两秀才"。吴佩孚和陈炯明,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人群吴疆在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这样一部分神秘的人群,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衣装服饰,他们的家中供奉着从不向外展示的秘神。关于他们的族属,有人认为是苗族,也有人认为他们应是西南人的遗存,还...  相似文献   

9.
西夏是11世纪初由党项族建立起来的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当时占据了今天中国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分别与宋、辽及后继的金鼎足而立。西夏人在其立国的200年间,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的鬼神文化。 西夏人非常迷信鬼神,鬼神崇拜在西夏人的传统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们的心目中,鬼神是无所不在的。西夏人住的房子多用泥草盖成,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才有权力住砖房。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房子,西夏人总是把正屋留出来,供奉鬼神,人只能住在侧房。在西夏人的观念中,鬼和神是不同的。他们认为鬼是害人的。西夏人对各种鬼…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中华遗产》2008,(9):10-10
一个伟大的都市 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这非常了不得,长安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华文化的文化模式。著名作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名城长安的文化格局造就了中国人的宽容心态,尽管有的时候也极端,但是这个长安的心态用一种非常复杂的隔代遗传的方式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中国人总体上说起来比较大气。  相似文献   

11.
继“化学神曲”之后,北大校长周其凤先生又引爆了一颗炸雷,雷得人们外焦里嫩。12月24日,周其凤在长沙一所中学的讲台上演讲。第二天,媒体热烈地传播他的言论:“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继"化学神曲"之后,北大校长周其凤先生又引爆了一颗炸雷,雷得人们外焦里嫩。12月24日,周其凤在长沙一所中学的讲台上演讲。第二天,媒体热烈地传播他的言论:"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周其凤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这些年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在进步,靠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章涧青 《百年潮》2004,(1):49-54
引子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一伙什么样的罪犯?一般人都知道他们犯的是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罪,而实际上,他们还是一伙大贪官,是窃夺国家及私人文物的窃贼.这后一点,知道的人不多.现在一些中青年人有一种奇怪的倾向:因为痛恨腐败,便认为"文化大革命"有理,认为"文革"是一场反腐败的、正确的革命.此倾向实大谬也.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7,(2)
在初唐至高宗、武周时期,统治者上层鉴赏书画成风。当时书画的立轴,称为障(包括画障、图障、软障等)。统治者上层在鉴赏立轴(挂轴)书画时,其展示方式最少有三种:一是让人用"丁"字形竿或鸦叉(丫叉)悬挑立轴书画直接展示;二是在曲江盛会或贵族的宴会上,以"丁"字形竿或鸦叉悬挑立轴书画挂于架子上来展示;三是让侍女用"丁"字形竿或鸦叉把书画立轴悬挑起来挂在庑殿的横梁上来展示,这在公主墓或高等级墓壁画中多有反映。  相似文献   

15.
彭家炎 《黑龙江史志》2013,(13):254-254
中国落后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争事实,有人归咎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譬如《中国人思维批判》一书作者。本文根据该书作者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反驳:一、中日韩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近现代中国的落后原因不是中国人的思维落后于日韩两国;二、正如福柯所认为的一样,制度决定权利,权利决定知识。至于作者认为改革教育方式可以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本文认为,应该先改革社会制度,才能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纽约客》记者何伟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和常态的中国社会,这可能是一个连中国人自己都没深入了解的世界何伟是一个另类,在美国驻中国记者的圈子里。在中国给美国人报道新闻是艰难的,美国人很不了解中国。在中部,许多美国人以为中国的领袖还是毛泽东,他们不知道上海在哪里,他们最熟悉的一个中国人是孔子  相似文献   

17.
1师复,原名刘师复(1884—1915),广东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的集大成者和躬身践行者。师复的主义被称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其主要观点是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认为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设想建立一个无权力、无服从、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早在师夏之前,中国已有一批人宣传过无政府主义。比如,在日本的刘师培、何震夫妇,在法国的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等人。他们分别创报,广泛宣传,成为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的代表。然而…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跨国领养的出现及其发展与国际政治气候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相关性、美国跨国领养家庭如何建构跨文化的"家"等问题的分析论述,揭示了美国公民跨国领养的历时性变化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国际政治大背景以及通过对美国公民来华领养及其连带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某种世界性的关怀与视野,已经是美国中产阶级民众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被美国人所领养的数目庞大的中国婴孩,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在美国中产阶级或者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家庭中生活,他们将有着与其他的美国华人不同的社会资源与背景;他们对中国和中国社会文化的理解甚至可能会直接在两国关系上发挥影响,日后必将在美国的华人社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1842年英文杂志《中国丛报》写到,如果问某些人,他们会说中国人“是最优秀的;他们诚实,在交往中很干脆;他们急于满足外国人的要求,勤劳而有优良的习惯;简言之,他们是各民族的典范”。但与此同时那些歧视中国者则把中国人描述为十恶不赦,道德极为低下的人,“没有半点挽回名声的品质,是能见到的彻头彻尾的堕落者”。可见中国人受到多么矛盾的评价。这种矛盾现象突出地存在于乾嘉之际英人评华之中。该时期英国两次派大使来华,前者是马戛尔尼,为英国首次来华大使,1793年到中国,后者是阿美士德,1816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十分热烈.对传统文化持基本肯定意见者有之,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的进取精神,重义轻利,礼让互助的道德规范,圆熟和谐,等级有序的管理方式,吸收了西方的经济民主,个性解放,充分发挥社团与群体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的作用,造成了日本、香港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对传统文化持“西体中用”者有之,他们认为“西体”就是现代化,“中用”就是怎样结合实际运用于中国,他们指出传统文化做为几千年来的社会传统意识已成为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强调的人和自然的合谐统一,人际间的仁爱尊重,尚德崇贤等等,都可以在新的现代化条件下加以继承、改造和发展,从而做出新的贡献.对传统文化持基本否定意见者有之,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超稳定、封闭性的系统,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启蒙,也不可能通过自我批判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