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化迅速加快的进程中,开展村镇志编修,对于留存文化根脉、记录社会变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村镇志既要着重记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经济社会变迁,也要收录村镇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其体例结构应"不拘一格",突出村镇特色。实际工作中,要将村镇志纳入官修范畴,加强管理协调与业务指导,整合社会力量,拓宽资料来源,提升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2.
再论乡镇志     
田佳琦 《沧桑》2012,(6):6-8
乡镇志是我国地方志的类型之一,起源于宋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乡镇志的编修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本文阐述了乡镇志的起源、发展、特点、编写方式及对当地经济建设起到的促进作用,旨在对当前编修乡镇志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和天津市总工会编著的《天津市志·工会志》于2017年11月由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志是天津市工会领域的首部志书,是列入市政府第二轮《天津市志》编修规划的重要分志,于2006年启动编修。全志共7篇、49章、186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1866—2008年天津工人运动与工会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整  相似文献   

4.
增强紧迫感,扎实工作,认真做好城市志的编修工作冼光位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我区城市志的编修工作,这次在梧州市召开1994年全区城市志研讨会。下面就我区当前城市志的编修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增强城市志编修工作的紧迫感编修城市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论村志编修     
沈永清 《广西地方志》2006,(6):39-43,61
认为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应该重视村志编修,阐述了村志编修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村志编修采用的体例、篇目结构和模式选择,以及编修村志收集资料的定位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修志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发挥志书的作用。如果编修的志书没有人读、没有人用,那志书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和价值,编修地方志也就成了费时费财费力的无效劳作。方志通过人们的读志活动发挥出“资治、存史、教化”功能而千百年来赓续不断、经久不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一席显地。读志、用志犹如孪生兄弟紧密相连,用志必先读志,读志是用志的前提,用志是读志的继续,是读志的目的。一部志书编得好坏既要看学者的鉴定,也要看读者的反映。志书的内在价值必须通过读志用志活动来体现。本文从如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陆续开展编修校志的工作,真实记录学校的发展轨迹。校志最基本的功能是反映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为学校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提供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的依据。为了提高编修校志的质量,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编修志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试图结合近年来编写校志的实践进行探讨与创新,现陈述己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诚望同仁不吝赐教,共同为提高新编校志质量增砖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盛世修志的热潮中.各种类型的地方志(如系统志、部门志、乡镇志、村志、专业志、山水志、同林志等)的编修工作纷纷启动.其中农村合作金融志尤为引人注目。笔者结合近年来各地编修农村合作金融志(简称“社志”)的实践.对编修“社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解决目前编修“社志”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作一些探究和思考.与志界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9.
“修志为用”,古今皆然。毛福民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方志应成为当代社会的公利之物,而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鉴赏之物。编修地方志的目的是要记述历史、传承文明,更要为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当前现实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将修志成果推向社会,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遗憾的是,自第一届修志以来,社会上对写志、编志印象较深,都知道有修志这么一回事,但对读志、用志却是懵然不知或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0.
村镇志虽为当今官办三级修志所屏除,但近年面世者仍不少,多为基层组织或民间所为,实则村镇志所包极广,修者亦众,于中国方志史上有其一席之地。所谓村镇志,包括乡志、镇志、村志、里志、场志、团志、坊志等等。现存最早之村镇志为宋常棠所撰《澉水志》,为浙江海盐澉水一镇之志。明清时期,村镇志数量大增,甚有多次修志者,如安徽贵池县杏花村曾于清代和民国两修《杏花村志》。是可知村志之修,其来有自。但若村已撤改而犹追记原建制之历史、地情者,我未之见。有之,则今之《友新六村志》也。  相似文献   

11.
居民生活水平受各历史时期文明发展程度的制约,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但由于其历史资料缺乏、货币形式的变化、物价的波动等原因,居民生活志的编修难题颇多、难度较大,居民生活志在已出版的地方志中仍是一个薄弱的专志,有些资料说服力不强,有些历史资料断线。我在编辑《桂林市志·居民生活志》的实践中,对怎样解决编修过程中的难题做了一些探索,有几点体会,现提出来与修志界同仁共商,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居民货币收入的前后对比,应折算出货币收入可购买基本生存实物的数量来进行对比。目前居民收入的记述方法主要是记述居…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部门志改为市志专志三言近年来,城市志(指地级市,下同)的编修工作有了较快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市志自身的特殊性,与省志、县(市)志相比,进度要慢得多,已经出书的还为数甚少。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认真解决。加快市志编修进...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规划在第二届修志工作中编纂出版镇区志22部、部门志14部。至2007年3月底。已出版部门志3部、村志2部,有3部镇区志正在送审。但编修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志稿质量不高,急于出书,部分单位人员变动、经费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进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4月13日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镇区志和部门志编修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志是为广西地方志书增光添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广西村志的编修发展,发现广西村志编修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一直处于自发状态,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认为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适时介入村志编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沧桑》1994,(3)
乡镇村志是方志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以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基层人们的历史与现状为对象。自古以来,随着县志、省志的编修,也编写了一批乡村志。由于历史变迁,留存下来的甚少。我省现存民国期间的乡镇村志有《汾阳西陈家庄乡土志》、《灵石县西河底村四字联语志》、《蜀村志》、《阳城大宁乡小志》、《黄旗营治村志》等。从这些乡村志中,能看到县志、省志中看不到的东西,这对研究当时社会最底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风俗、生活状况等,都提供了可贵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武汉市志》 2 8卷于 1999年 10月全部出版 ,这是武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科学和文化建设工程。武汉市历届领导非常重视修志工作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早在 1980年 ,市委就决定编修武汉地方志 ,开全国编修地方志之先河 ,并在人员、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参与编修《武汉市志》的专家有 40 0余人 ,而赴全国各地搜集史料的人员数更是专家的 10倍 ,收集了大约 5亿字的资料。广大修志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克服武汉三镇历史建置各异、隶属关系多变、历史资料分散以及编修新方志没有现存…  相似文献   

17.
编修村志记载地域文化和乡村历史,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村志编修现成的文字资料较少,因而要重视通过考察和调查收集实物资料,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约写回忆录收集口头资料。村志内容主要包含村庄状况、村民生活、家谱世系等。将家谱内容记入村志,志谱合一,是新修村志的创新。村志篇目应根据村庄的具体事物来设计,类目划分不可过细,标题外延不可过大。村志的结构体式主要有章节体(又分为大编体和小编体)和条目体,鉴于村庄事物较简,采用大编体较适宜。编修村志要注重微观记述,记事、记人、记物要尽量具体、详细、深入。编修村志要与全国开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编修志书 ,设置好篇目是十分重要的 ,犹如进行某项大工程时绘制蓝图、施工时浇铸框架。篇目设置的成功与否 ,直接决定着一本志书能否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影响着所记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决定着志书的质量。一在做好续修志书各项准备工作中 ,有一项是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的经验 ,以期续修志书能在一个新的高度开始运作。江苏省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中 ,篇目设置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最近 ,我们认真翻阅学习了全省除南京以外、原来的各省辖市的市志篇目 ,得到不少启发。首届市志篇目设置的特点 :门类齐全、…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军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第一轮军事志的编纂工作,历经8年编印出版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广西通志·军事志》。此后,军区各级领导注意发挥军事志的功能作用和历史价值,重视组织指导机关和部队读志用志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面就如何拓展修志工作业务,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为社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谈谈对读志用志的认识与实践。一、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服务态度,把读志用志看作与修志同样重要编修军事志是编修地方志的组成部分,是巩固边海防、保卫祖国的需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是国防、军队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内地编修广播电视志的历史和现实入手,以方志学和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以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经编辑出版的广播电视志书篇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广播电视志篇目的原则、做法以及当前的状况和主要分歧。论文一方面试图阐明编修广播电视志篇目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力图从修志实践出发,进而提高到理论层面,最后再回到实践中,对新一轮广播电视篇目进行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