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来华的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地记载了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却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多能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扶相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的社会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致使他们很多人“心系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社会取得成功,并非仅由于西方近代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优越及其个人的奉献精神,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良善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地方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随不平等条约而强行闯入的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与现代西方文明密不可分,对近代西欧私人财产权利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中世纪西欧是一个基督教的世界。在基督教语境中,与自然权利或主体权利紧密相连的财产权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天赋、排他、平等、抵抗等四大价值理念为核心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原则逐渐明晰。本文从基督教与近代西欧私人财产权利观念的形成展开分析,以理清基督教思想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与近代启蒙思想与私人财产权观念上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客家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的关注,他们的历史、化、社会、宗教等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本试通过考察近代基督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探讨基督教对客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与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虽然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颠倒的虚幻的反映,但受宗教情感支配的宗教徒却是社会居民群体的重要构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正因为此,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在其后半生中,对具有国际性、群众性特点的基督教十分关心,并成为了一名基督徒。由于宗教与政治的特殊关系,蒋介石加入基督教,这不仅影响其个人的人生经历,而且对中国社会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蒋介石对基督教的态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化我们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5.
论文分析探讨了近代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的发展历程和近代华人基督教的跨国网络结构。认为近代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跨国网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它是在"基督教网络"与"华人网络"相互嵌入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不是单方主导的结果,而是双向互为的。在这个中西交汇的网络结构中,"基督教网络"和"华人网络"分别成为对方可资利用的资源。一方面,基督教通过"华人网络"中的地缘、血缘等关系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华人也利用"基督教网络"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与近代湖南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活动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基督教在近代湖南所从事的慈善活动。通过对慈善动机和慈善活动的分析,揭示基督教慈善"伪善"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孙敏  程杨 《黑龙江史志》2009,(8):44-44,52
基督教与近代湖南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活动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基督教在近代湖南所从事的慈善活动。通过对慈善动机和慈善活动的分析,揭示基督教慈善“伪善”的面目。  相似文献   

8.
关心 《民国档案》2013,(3):102-107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非常时期,表现为政局动荡、思想活跃、文化丰富等多种特点。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为一个拥有众多青年成员的宗教社会团体,在此期间,顺社会变革和艺术发展之势,于传播宗教与服务社会之时,以其丰富的音乐传播活动深入于各地城市社会之中,在联络与教育青年、推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向广大青年和社会民众大力推广音乐文化,扩大了近代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西音乐艺术的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基督教青年会"服务社会"活动的开展,都促进了基督教青年会工作的发展。随着其向本土化、世俗化的转变,这种音乐推广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效更加明显,不仅丰富着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推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近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科学考古的理论和方法被采用后,人们认知历史的选径从以前仅仅依赖于传世文献的记载,又增添了通过对先人遗物科学分析的新途径.从而对历史有了更客观、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了解。一般讲古文献所记载的历史只有对当时所谓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记载,这种记载往往又过于简单.对于广大先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社会生活则有很多的失载。  相似文献   

10.
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对华赈济事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半叶发生于华北五省的“丁戊奇荒”,是以“千古巨稷”这样骇人听闻的字眼载入中国史册的。以此为契机,具有近代文明特质的新型赈灾机制和救荒意识应运而生,在中国荒政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新型的救灾活动,除了引人注目的江浙绅商的义赈外,还应包括活跃于灾区的另一支救灾力量,即以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对华赈灾事业。具体地揭示其始末、动因与社会影响,对于更全面地考察近代中国荒政制度的变革历程、更确切地了解西方在华传教事业的历史真貌、乃至更细致地把握近代中国社会改革思潮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来华传教士用他者的眼光打量中国社会,在其作品里勾勒出一幅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图景。禄是遒的《中国民间崇拜》是一部较全面描述中国区域民间信仰风俗的巨著,为后世学者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间信仰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婚丧习俗》《岁时习俗》两卷通过文字和图片详细记载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婚丧习俗与岁时节日,不少表述已经触及中国民间社会观念的核心特征,并从"异域"的视角出发进行了简单却不失水准的分析,为研究近代中国婚丧岁时文化保留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资料;同时,这些记载中折射出的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矛盾与冲突,为理解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想象与建构提供了参考文本。  相似文献   

12.
尽管显在的社会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于促进中国近代报业的进步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它直接影响了近代洋人的办报活动,还表现在它冲破了封建主义限禁,把报刊的近代化形式最早传入中国,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序幕。同时,它还首开“西学介绍”之风,并把基督教带到东方,客观上促进了中西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卢杨 《黑龙江史志》2013,(15):34-35
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大瘟疫,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时期,文献记载了五次瘟疫,大批的人死去,社会上产生空前的恐怖和慌乱。与此同时,上帝治病的神力、教徒救治病患的行为和基督教义给人们以安慰和希望。于是,刚刚诞生的基督教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进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与犹太思想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互动,它根植于文艺复兴时期犹太社会和基督教社会特定的社会和文化需求与两个群体中精英学者的交流。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不仅将希伯来语视为达到"全才"理想、校勘《圣经》的关键因素,而且将犹太思想视为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基督教、证明基督教真理、构建"人的尊严"理论,以解决基督教社会面临的宗教和社会危机的工具。同时,犹太人文学者也在努力将人文学科纳入犹太思想体系,以培养犹太绅士学者,探寻古代传统与犹太神学之间的和谐,以证明犹太教的权威。虽然二者互动并没有给两个社会带来真正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但却为犹太思想向近代的转型和欧洲社会吸纳犹太思想创建近代文明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5.
李朝阳 《史学月刊》2004,4(3):48-53
冯玉祥皈依基督教。是他追求救国救民和扩张个人权势的双重目标交织在一起的产物。对基督教的实用主义态度和皈依基督教而不媚外。是他最终科学取舍基督教的思想基础。由“基督将军”到三民主义信徒的演变,既是社会的产物.也反映了他在追求救国救民和扩张个人权势的双重目标下力图追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潮流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6.
近代基督教在浙江沈雨梧1840年以后,英美等国的基督教传教士相继踏上中国领土,深入全国各地发展教会势力,辐射基督“福音”。这些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面很广,涉及到军事、政治,特别是文化教育出版和慈善事业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他们在各个方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在西南民族地区发起边疆服务运动,开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计改良和传教为主的各类服务工作。羌族地区自清代末年始有了近代学校教育,但教育质量和效果不佳。边疆服务部在川西羌族地区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一定范围内的羌族民众接触或接受了具有近代内涵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羌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由于边疆教育的特殊性和作为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基督教会的自身局限,教会教育在羌族地区的作用不可评价过高。  相似文献   

18.
中华内地会是最早在徽州传教的基督教差会之一,但关于徽州内地会传教士的中文记载并不多。文章通过对比内地会刊物《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和地方史料,勘正地方史料中有关内地会在徽州传播活动的记载,介绍传教士唐进贤及其在徽州的传教经历,力图展现内地会传教士对徽州的积极作用。传教士的社会工作,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还有利于徽州文化的对外传播,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徽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质变与近代中国科技之落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质变与近代中国科技之落后邓培森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迫向西方敞开了门户。在中西文化融汇的潮流中,西方基督教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加强基督教的渗透,传教士义成了当然的媒介。"西学东传"又成了必然趋势。然而,这一...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王立新传教政策与方法是研究传教史时必须着重考察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传教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纵观19世纪,绝大多数传教士采取“直接布道”方式,即宣讲教义、巡回布道和散发宗教印刷品。这种方式既是《圣经》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