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明 《炎黄春秋》2004,(9):72-75
2003年3月14日。印尼首都雅加达。大丛山佛堂。这里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寿筵,祝贺华裔音乐家黄武殿先生的80大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陈怀之先生到会祝贺。会上宣读了卢树民大使(陕西三原人)的贺信,称颂武殿先生为繁荣印尼的音乐事业、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和  相似文献   

2.
族群认同一直是加拿大社会的重点和热点,从社会双向融合的视角审视华裔等少数族群的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的加拿大华裔之所以成为对加拿大具有强烈认同的族群,除了华裔在经济、语言、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主观努力,还与加拿大社会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的促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这些结构和制度性因素对华裔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雷洁琼1931年的硕士论文为原始资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华裔青年的自我认同,论述了芝加哥学派对早期华人华裔研究的影响,华裔青年群体的成长过程、种族压力下的华人家庭生活、华裔学生在美国公立学校的经历、在就业上所受到的歧视以及渴望返回中国的心理状态。提炼出一个观点:在美国族裔关系中,只要整个华人族群的地位低下,华裔青年的自我认同就无法摆脱“外国人”的阴影;华裔青少年在语言、思维、生活方式及社会举止上的美国化仅仅是一种单方面的改变,并不能使他们成为一个美国社会认可的美国人;在一个种族意识强烈的社会里,文化上的美国人不等于是种族上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4.
论文结合对500多名菲律宾新生代华裔的问卷调查,对华人家庭成员几种主要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与使用现状和华人家庭三代人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菲律宾华人家庭各成员普遍具备多语种的听说读写能力。菲律宾华人家庭中仍有包括汉语方言在内的语言环境,不过,家庭成员间的日常交际用语和家庭成员对外的主要用语、民族文字应用与阅读喜好等方面略有不同。华人家庭中的大多数都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菲律宾语和英语进行交际,这表明他们与菲律宾主流社会、与英语社会的语言交流障碍已基本去除。菲律宾政府各时期对华文教育的不同政策导致了华人家庭三代人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字掌握与使用水平。新生代华裔在本民族语言传承方面较为坚持,只是他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水平在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群体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6—27日印尼泗水隆重举行《郑和与印尼华裔穆斯林的昔日、现在及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该活动由泗水郑和基金会举办.应邀在大会上致词和宣读学术论文的有印尼前总统瓦希德、东爪哇省省长、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本国资深学者共20余人.到会听众多达两千余人.会议旨在探讨作为中国和平使者的郑和在七下西洋期间在印尼群岛传播伊斯兰教的情况,与15-16世纪爪哇九大伊斯兰教先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侨情的深刻巨变,华侨华人的认同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发展激发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认为,除了中国的发展这一宏观背景外,全球"汉语热"及华文教育的复兴与发展、侨务部门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居住国对华人贡献的肯定等因素,都推动了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论文提出,海外华裔的文化认同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如何增强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并非所有华裔作家都在认同问题上做文章,但他们处理该题材无疑比较得心应手,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也比较有卖点、容易获得承认,更重要的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从几个取样——赵  相似文献   

8.
根据散落于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中有关越南华裔的资料,对1975年以后华裔逃离越南并定居美国的历史过程、生活适应、地位获得和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大致状况作一个梳理,旨在加强越南华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次移民潮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华裔难民约30-50万人,寻找亲人、取得族裔社区的支持和族裔聚居区的形成成为应对政府分散安置政策的方案;文化适应与经济成就落后于越南裔,但近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其族群认同建构于以共同的原居住地、居住国为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结论是,越南华裔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他美国华裔之中,而是形成了一个既认同于美国华裔、又与越南裔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华人“次族群”。  相似文献   

9.
对于海外华裔群体的研究,是海外华人史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然而,由于中国人之海外移民已跨越了漫漫的历史长河,因此,华裔在海外华人整体中所占比重已十分可观。这些几乎完全出生、成长于中国本土之外的炎黄子孙,其基本情况如何?对中国的情感怎样?具有哪些特点?这些是海外华人史研究中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东南亚国家华人向西方国家的再移民,是战后海外华人社会发展变化中又一引人注  相似文献   

10.
论文梳理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反对种族歧视活动和社会慈善活动以及中印尼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认为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印尼1998年以来的民主改革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其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慈善活动,反对种族歧视,塑造华人穆斯林特有的文化认同,在中印尼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窗口和示范作用,成为沟通华人社会与当地穆斯林社会、构筑多元和谐印尼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生活习俗,以及华人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印尼棉兰华人族群目前已处于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社会过程。这种融入是一个非强制性的行为,是双向的、群体性的运动,其程度和速度受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数以十万计的印尼华侨返回中国大陆。由于政治的原因, 他们与海外华人社会的联系一度中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他们逐渐恢复了与海外华人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他们纷纷组建社团, 重拾失落的记忆, 再塑自我认同。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印尼归侨社团的实地考察,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归侨与海外华人社会关系的重建及其新的组织模式和认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华文教育的定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华文教育涉及诸多的学科、政府与民间部门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各国社会状况、教育文化政策等,我们应对以上诸多因素给以全面、充分的重视。本文据此提出,华文教育应分属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政府的侨务工作、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华侨华人研究等几个领域。同时,华文教育自身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低龄学生人数增加、华文学校功能进一步扩大、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更加统一以及华文教育社会化并逐步进入所在国主流教育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文基于"边界"理论,将印尼归侨身份的"边界"建构放入纵向的时间维度探讨其"边界"的生成及变化。研究发现,印尼归侨身份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遭遇他我之别时所"框定"的。在印尼,他们身份"边界"的表述核心是对祖籍国的想象与认同。归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其身份的"边界"表述则在自我和他者的"意会"中贴上了"印尼"标签,唤起的仅是对跨国经历和过去生活的记忆与怀想。这一分类实践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移民关于身份的界定和选择过程,映射了不同身份的"边界"所承载的资源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Iranian American women have written and published memoirs of a return to Iran. One motif that these memoirs share is their concern with language as a key ele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se memoirs as negotiations of identity through language. Relying on Joshua Fishman's anthropological definition of language and ethnicity as being, doing, and knowing, and on Taghi Modarressi's notion of “accented writing,”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writers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onship to Persian a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self. As these memoirists narrate their journeys between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y perform a translation of self 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language. Some narrate an “accented identity” that celebrates hybridity; others acknowledge their assimilation into American society and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All attempt to reclaim Persian as an artifact, if not a medium of cultural belonging.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根据对瑞士华文学校和华文夏令营的观察和对瑞士华人和台湾教师的访谈,描述了华人移民瑞士的主要情况及其多样化的网络和社会性;介绍了传授华文的组织机构概况和大陆与台湾在支持华文教育举措上的异同;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背景下认同类型的变化;意图反映受访者对"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主要观点是,保持这种被认定为统一的"华人"认同,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瑞士或者中国。  相似文献   

18.
汉语、汉字与汉文化联系十分紧密,极为广泛,汉字不仅反映了先民的礼仪、制度、风俗、艺术,而且通过汉字记录的汉语词汇折射出汉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华人在印尼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 ,华人与原住民一向和睦相处 ,对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荷兰殖民统治后 ,大批华人到印尼谋生或被掳掠当劳工 ,他们全面参与了印尼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2 0世纪 ,在印尼出现了华人和原住民两种民族觉醒和双轨的民族运动 ,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中二者逐渐汇合并轨。印尼独立后 ,原住民中的“原住民主义”思想抬头 ,曾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排华。“新秩序”时期 ,“原住民主义”思想变本加厉 ,对华人采取强制、快速和彻底的同化政策 ,企图通过消灭华人的“一切特性”以实现完全的“原住民化” ,导致 1 998年的“五月骚乱”和“新秩序”政权的垮台。印尼进入民主改革时期之后 ,对华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才有了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印尼的五月骚乱突出了东南亚华人问题。反华排华一直是东南亚的普遍性现象。导致东南亚地区华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受冷战格局和所在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东南亚的华人问题,华人本身、所在国、中国及国际社会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