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犹太复国主义是由于犹太人在欧洲遭受歧视和迫害而兴起的犹太民族主义思潮和实践运动。它既反映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广大中下层犹太人在长期遭受迫害之后渴望建立一个国家,从而摆脱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的愿望;同时又是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在巴勒斯坦进行侵略扩张的产物。没有犹太复国主义就没有以色列。如何处理犹太教、犹太复国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以色列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历程,揭示了她出现在历史舞台的的必然性。"犹太问题"是个古老的国际性问题,尤其在欧洲更是如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对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和世界犹太人地位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能够为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当代犹太民族问题,为研究中东的巴以冲突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二建 《黑龙江史志》2013,(17):150-151
自公元2世纪,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残酷统治完全失败之后,犹太人被迫逃离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开始了长达1800年的大流散历史。希伯来语作为犹太人的通用语言也随之而逐渐衰亡,然而在19世纪欧洲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得以重新复兴,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希伯来语复兴的原因,主要从犹太复国主义、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社会交际需要、犹太教、犹太知识分子与组织以及希伯来语复兴的内在条件等方面综合研究希伯来语复兴的原因,并对希伯来语的复兴作出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4.
犹太复国思想早在17—18世纪首先在英国,继之在东欧的一些犹太人中流传开来,但是,犹太复国主义形成为一种运动,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西奥多·赫茨尔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创始人。赫获尔于1860年出生在布达佩斯,1894—1895年是维也纳一家大报社的记者。1896年赫茨尔写了一本《犹太国》的小册子。主张由英国帮助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以解决长期以来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问题。赫茨尔认为只有依靠犹太大资产阶级出钱和西方列强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赫茨尔的主张和宣传得到了欧美一些犹太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并于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规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远东的“犹太民族家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菊 《世界历史》2007,25(2):95-102
俄罗斯远东的“犹太民族家园”——犹太自治州诞生于苏联时代,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犹太民族行政区,犹太自治州的创建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并日月显地带有象征意义,其中不仅反映出东亚局势的风云变幻、苏联远东移民与开发的时代特征,而且折射出苏联对待犹太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纳粹当局认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主张有助于“犹太人问题”的解决 ,因而利用不断升级的反犹政策 ,力图将尽可能多的德意志犹太人赶向巴勒斯坦。不少德意志犹太人在面临纳粹当局的迫害和驱逐、西方民主国家又拒绝他们入境而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加入犹太复国主义移居运动之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对立面甚至在诸如出境手续的办理、职业培训班的开办、部分财产的转移以及非法偷渡等问题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和默契 ,从而使得向巴勒斯坦的移民具有一种组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犹太复国主义到后犹太复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铮 《世界历史》2012,(2):4-14,156
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潮,同早期的犹太宗教文化存在各种内在联系。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容纳了不同的犹太思想流派,并赋予犹太教中的返乡复国以时代内涵,借此实现了古老弥赛亚观念的现代复活。以色列建国后,犹太多数派中的强硬思潮长期制约着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的走向。后犹太复国主义是后冷战时代以色列犹太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它对以色列的犹太种族特征和发展方向及其对阿拉伯人的政策等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新观点。尽管后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尚未摇撼传统和极端犹太复国主义在以色列政府决策中的话语权,但它却对未来以色列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方面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另一方面又策动中东的阿拉伯人反土耳其。英国的目的是确保苏伊士运河和扩大它在中东的利益。它利用法国、美国和俄国对战争的要求,以军事占领巴勒斯坦的办法独霸了中东。 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出了很大的力。他们是被利用的。他们努力的结果,把犹太人绑在了帝国主义的战车上。阿拉伯人虽然在战争中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却套上了英国的羁绊。 筹划这一阴谋的人是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为此而发表的宣言就是臭名昭著的贝尔福宣言。  相似文献   

9.
魏玛共和国犹太人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高度的德国认同。德国犹太人的这种国家认同既有重要的历史基础,也是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环境压力的结果。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犹太教、犹太文化限定于宗教和文化的而非民族的层面,从而减少其与"德国国家认同"的冲突;二是强调犹太人与德国主流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紧密关系。犹太人的德国认同对其族群产生了重要影响:犹太族群中发展出了对东方犹太人的歧视;排斥犹太复国主义;低估反犹主义的危害,以致对大规模地迫害、屠杀犹太人缺乏预见性等。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以色列国的建立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犹太民族、中东地区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民族在流散1900多年之后奇迹般地重建起自己的国家,这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诞生100年后所创造的历史成果。在此过程中,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理本一古里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不仅在领导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后期发展和壮大了巴勒斯坦犹太社团,还能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机遇,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不失时机地将犹太民族家园逐步推向世界政治历史舞台,使其成为犹太人的现代民族国家。本文将探讨本一古里安是如何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  相似文献   

11.
哈西德派是18世纪末产生于东欧的一支犹太民间教派。二战后,部分在纳粹大屠杀中劫后余生的哈西德信徒在犹太人的故地巴勒斯坦进行社团重建。哈西德派不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其对该运动的态度经历了从强烈反对到逐步接受的过程。自视为犹太传统的真正捍卫者、拥有独立教育体系的哈西德派在以色列社会是一个相对隔离和孤立的宗教文化群体。为塑造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性和确保自身在宗教事务上的发言权,哈西德派有节制地参与以色列的政治生活,并形成政坛上一支相对稳定的力量。哈西德派的服兵役豁免权成为其与世俗犹太人矛盾与冲突的焦点。经济贫困和与主流社会的疏离已成为当前制约以色列哈西德派健康、正常发展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程倩 《沧桑》2014,(6):23-25
犹太民族是世界历史上典型的流浪民族,几千年来的流浪生活使他们急于安定下来,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近代以来,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后经过联合国批准,划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供犹太人居住。随着大量的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一批在犹太复国主义与后犹太复国主义辩论中成长起来的以色列知识分子,围绕流散地历史与犹太教、犹太复国主义、移民运动、工党时期的集体主义观念、以色列国家性质与未来走向、巴以冲突及以色列国家合法性等话题,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修正”为核心的新史学话语,反映了当下期望与失望并存的以色列社会既要拥抱传统又必须面向未来的时代特征,这些知识分子被称为“后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他们的出现,象征着以色列史学发展的时代转向与史学方法的调试更新,也代表了以色列民族国家叙事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前的犹太民族问题赵云侠19世纪90年代诞生的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犹太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犹太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代以色列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基础。然而,100多年来,对这场运动评价不一,肯定与否定者大有人在。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受西方影响的以色列历史学家通过对大量解密文献的研判与调查,率先对犹太复国主义提出种种质疑,从而引发了以色列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犹太复国主义",这些历史学家被称为"新历史学家"。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对以色列国家合法性与官方历史阐释的修正、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重新解读、对以色列国家属性及其未来走向的质疑等方面,从而对以色列传统史学提出了挑战。"新历史学家"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域,推进了学术自由,有益于促进国家的世俗化与民主化进程,但他们的批判性大于建设性,有些主张过于激进且不切实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以色列社会的动荡性。  相似文献   

16.
自二战爆发之后,德国法西斯就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疯狂迫害和屠杀。在这种形势下,巴勒斯坦犹太人一方面需要解决眼下的移民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想为战后建国做准备,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尽可能的寻求大国的支持。然而,英国由于之前《麦克唐纳白皮书》的发表已经让犹太人对获得其支持不抱太大希望;而此时此刻的美国迫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犹太人的援助又非常有限;这样,与他们有着共同敌人——德国法西斯的苏联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本文笔者就试图从巴勒斯坦犹太人的角度来分析其寻求改善对苏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二战中不惧淫威,对那些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实施开放的签证政策,使犹太人逃脱了纳粹的屠刀。何凤山的胆识和人道主义精神令世界人民敬佩,欧洲历史学家甚至称他是解救犹太人最多的“义人”。  相似文献   

18.
庞庆艳  刘春娟 《神州》2014,(12):30-30
本文通过对二战后美国三部名著中的蓝领形象进行分析,总结了二战后美国名著中蓝领形象的作用与意义。二战后美国名著中的蓝领形象,是对社会和个人的出路抱着悲哀和失望态度的年轻一代的形象。借用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的语句,“迷惘的一代”后来演变为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也成了那些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清末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与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与态度李长林犹太人是一个分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的特殊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犹太人集团居留过,开封犹太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到清末时期才开始对犹太人有了明确的了解,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旅居欧洲各国的犹太人有着受压...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二战后期美国即有意"国际托管"印度支那,但由于英法两国的强烈反对,再加上美国远东利益所需,第一次印支战争爆发后美国最终默许法国重返越南,"不插手"印度支那问题;但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反共主义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考虑,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开始"积极介入"越南事务;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加加紧了在越南的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