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里有关分配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驳,并提出了自己的分配理论。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倡导的劳动所有权理论以及所谓的"公平分配",认为解决分配问题不能囿于公平范畴。同时他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应是未来社会的两个阶段,且在这两个阶段应当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对于我们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分配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源源 《神州》2012,(15):89
《哥达纲领批判》是1875年马克思根据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写下的著作,这部思想名作在对拉萨尔机会主义进行系统批判的同时,更是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并构想了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理论。这套分配理论虽然在当时和当下看都带有理想的色彩,但是它的理论精神和基本原则对于现实社会的分配理论,尤其是构建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攀登》2021,40(1)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景,收入分配领域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能否顺利实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劳动力商品理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为理论支点,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科学地回答了如何进行价值分配的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差异明显、税收对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进入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和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优化再分配调节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4.
朱颖 《神州》2012,(32):207-20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价值创造为价值分配提供基础,决定价值分配的却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并存,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赵艳龙 《神州》2011,(5):92-92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和“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再一次的研究,来回答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的生命力及价值,同时去把握这种价值,运用这种价值于当代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晶 《黑龙江史志》2013,(13):321-321
当人类遭受越来越多的由发展问题引起的困扰时,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却历久弥新。尽管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随着中国大量新问题的不断涌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必须被重新得到关注、澄清和挖掘。本文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和价值维度,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它对中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小军 《沧桑》2009,(6):65-67
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深刻领悟,是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前提与基础,同时马克思在他自然理论中也展开了未来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一种理想祈向,并且他的自然理论也为当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理论综合了18世纪以来西欧三个主要国家的进步思想,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主张激进社会变革的理论。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与他出生的环境、当时的文化语境、他的流亡生涯和人道主义精神分不开。本文简要考察了爱德华·萨义德等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对马克思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在德国、俄国、英国和法国的传播、释义和本土化的场景进行了分析。一战前,德国工人运动的巨大发展,使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主要关注以渐进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俄国,马克思有关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社会变革的观念在列宁那里得到强有力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左翼思想家发展了马克思有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文化生产的理论,并借以批判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幻象。二战后的法国,左翼思想家们展开了一场保卫马克思理论的斗争,致力于将马克思理论从政党化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我们认为,马克思理论在欧洲的旅行及其遭遇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继承马克思富有生命力的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刘欣欣 《神州》2013,(21):175-175
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就是发展,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是通过唯物辩证法来进行分析和考察的,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理论。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相比较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等方面展开了阐述,总结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和理解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部分,他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理论的基核;列宁社会发展观的新尝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有益借鉴;毛泽东对社会发展理论的曲折探索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史和文本的考察,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色可以大体归结为多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似自然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和有机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三个主要方面。其中,社会形态划分理论是从宏观上考察社会历史分期,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从动态中探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形态结构理论是从静态中剖析社会内部构成。应从发展史和文本出发,系统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以正本清源,还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功运用,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入,必将实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春梅 《沧桑》2010,(5):11-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功运用,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入,必将实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素红 《沧桑》2012,(5):72-74
贯彻以人为本,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人学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科学认识发展的代价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关注弱势群体,要确立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弱势群体的贫困政策从宏观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其立法层次,扩大覆盖面;加强分配政策的制度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弱势群体发展的关键是加强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以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基础重新解读马克思著作,证明马克思本人是一名真正的生态学家,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自然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生态学理论,揭示了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对资本无限追求的资本主义制度,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态革命。福斯特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吴兆雪杨耕一,问题的提出以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当代中国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讨以及以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的动机为发端,以经济落后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为中心,内容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世界历史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虽然科学但是已变得非常狭义,用它无法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问题。我们需要在新情况下研究新问题,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重新思考和认识,是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它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阐明了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民族政策和做好民族工作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就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邓小平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印俄农业村社及其前途论述的比较研究郑祖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关系到东方社会选择发展道路和前途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能被实践所完全验证,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农业公社及其...  相似文献   

20.
关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发展道路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晚年停下<资本论>的写作,带病研究世界历史.除了<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外,还搜集了美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史料,探讨了俄国、印度等东方落后国家的村社制度以及西方国家如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等问题.一些学者基于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将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理论分为"史前社会理论"、"西方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进而提出唯物史观只适用于西方社会,人道主义则适用于东方社会以及唯物史观理论早期和晚期的"对立".这些认识是错误的,事实表明,马克思晚年的世界史研究,特别是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不是在唯物史观面前的倒退,而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