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代的上海,西风东渐,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十里洋行的洋商,为推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诞生了月份牌画,以表现了市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民情丰风俗登场;同时引领时尚的各色美女成为月份牌的主角,使月份牌画获得了空前的商业市场,同时以海派文化特色风靡一时,对现代商业广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正>老月份牌年画,又称月份牌画、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诞生于清道光年间的上海,盛行于民国一二十年间。老月份牌年画采取画(主要是美女)、广告与年历三位一体的形式,并继承年画"画中有戏看不腻,出口吉利合人意,人物俊秀得人喜"的制作要诀,将广告与年画合而为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老月份牌年画是外资商人为了推销产品随商品免费赠送的。有趣的是,月份牌年画本是以宣传、推销商品为要旨的,但自问世以来,占据主要画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物或其他风景名胜。作为主角的商品,大多为香烟,也有电池、肥皂、蚊香、布料、  相似文献   

3.
月份牌最早印刷发行的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份牌最早印刷发行的时间是1876年1月3日,而不是1884年2月2日;月份牌这一名词和发行时间也不是源于1896年的《沪景开彩图》,更不是来自20世纪初期用擦笔水彩画法绘制的月份牌年画。月份牌的印刷发行与19世纪中叶照相石印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作为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相关的描述主要收录在《贤媛》篇里。受当时社会背景与风尚的影响,这些女性身上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女性的特点,由此反映出当时士人们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赵旭冉  孙湘婷  王丰玮 《神州》2012,(28):17-17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从来都被人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因此她们的命运也多数具有悲剧色彩。在大量的女性作品中可以反映着一点,在社会动荡变革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悲剧性更加突出。本文将从魏晋南北朝的女性作品入手分析,从亲人分离的无奈、独守空房的咏叹、壮志难酬的愤懑这三个方面解读当时女性的悲剧命运,从而了解当时社会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多绘有壁画,这些壁画不但反映了我国丧葬文化的内涵,也标志着该时期绘画艺术的转变和发展,透过这些墓室壁画即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甘肃地区所出土的几座魏晋时期墓葬中的壁画深刻、生动地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全貌,也折射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生产、生活等诸多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十年(1928—1937年)政权统一,"训政"时期下的社会得到一定发展,西潮对知识分子的洗礼以及本国教育的发展使得女性成为社会舞台的活跃者,《申报》作为当时上海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报纸也开始对女学生进行大量的报道,但是,在动荡的民国年代,报纸对女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与当时的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8.
张航 《黑龙江史志》2013,(22):41-42
婚姻生活被视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离婚与再嫁作为婚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真实的反映社会礼法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要求。西周降及春秋时期,经历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重大改变。本文试从女性的离婚与再嫁两个角度管窥当时礼乐制度内在沿革,研究礼乐制度对两性关系的规范和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进而思考婚姻关系稳定与社会安定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婚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中原农村的婚姻缔结模式从包办婚过渡到自由婚,婚姻圈由小变大,嫁娶成本逐年上升,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得到提高。这些变化间接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成都地区考古发掘墓葬的分析,反映了战国时期古蜀社会有着明显的变化.从随葬器物看,社会阶层比较复杂,而应对战争是当时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南方派作家,其主要著作《喧嚣与骚动》反映了他的妇女观以及旧南方传统道德观和清教主义教条。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南方妇女过着非正常的生活。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喧嚣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夫人和迪尔西的不同命运的细节可看出福克纳的女性观:他深刻地同情以迪尔西为代表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赞扬拥有简单的人性、爱和同情心美德的女性,但也痛恨以康普生夫人为代表的顽固不化、保守落后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八破是一种流行于19世纪的中国画。这种迥异于文人画而具有维视觉错觉特点的写实绘画类型,源自中国传统艺术本身,并受到西方物质文明一定的影响。八破艺术的流行也是社会急剧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聂依丽 《神州》2013,(15):9-9
《诗经》有很多的作品着眼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形态及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展示她们生动的形象。《诗经》里出现的女性形象之多,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本文将从婚恋诗中的未婚女子即少女这一类入手,分析其形象特征及其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14.
老上海美女月份牌(月份牌源于近代中国门户洞开后外商倾销洋货的广告宣传画,多采用年画的形式,标有商品、商号与商标,并配以中西对照的年历或西式月历。老上海滩的时装美女开创了月份牌画的鼎盛时代,又称“美女月份牌”)所折射的上海滩繁华生活常让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这些美女月份牌有个专类,叫“执伞美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15.
陈林 《黑龙江史志》2013,(13):324-324
上海的出版业发展较早,但在沦陷时期(1937年11月——1945年8月)上海出版业却表现出与之前有所不同的特点:一是书籍的出版量越来越少;二是期刊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沦陷时期的这种变化对当时历史研究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古迹遗址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真实地印记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建筑艺术的水平,也直接见证了自它们诞生以来的社会变迁、自然变化的历史过程。本文对古迹遗址的展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罗家坝墓葬出土两类青铜器,分别属于四川当地文化以及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这不仅反映了文化交流与人群迁移,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东周时期成都平原文化和社会的关键。成都平原的墓葬从春秋晚期开始出现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早期墓葬的新特点,反映出当时文化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罗家坝墓葬作为联系成都平原与长江中游及中原文化的重要节点,正是探究上述变化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诗经》承载着儒家的文化,历来被奉为经典,其因不仅仅在于它是儒家的思想宝藏,也在于它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明和文化面貌,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社会百科全书。《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反映婚姻爱情的,有反映征伐行役的,有反映宗庙祭祀的,有反映社会性质的,也有反映当时农、商业以及其他各种生产活动的。因而,笔者通过对《诗经》的考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文化面貌。因此,本文主要从《诗经》中反映农、商业和采集的篇章内容入手,从文化的角度浅谈中国古典诗集《诗经》背后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女性文化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族女性化与女性学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朝鲜族女性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朝鲜族女性化的长足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真实地反映了朝鲜族女性化的核心内容和变迁过程。朝鲜族女性学又为期鲜族女性的命运呐喊.为朝鲜族女性的真正解放探索、导向.促进了朝鲜族女性化的丰富和发展。朝鲜族女性化.乃至女性学的发展变化.又都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着的朝鲜族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样态为根基的。  相似文献   

20.
史文 《史学月刊》2005,(12):84-91
晚清国家观变化所呈现的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恢廓的世界眼光以及各种国家观念纷然杂陈等时代特色,不仅是晚清国家观变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更是当时“千古未有之变局”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在国家观念上的反映。上述特色非但使晚清国家观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加速了晚清国家观由传统王朝观向近代国家观的转变;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及其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