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痴迷书法,伴他度过55载戎马偬倥岁月,他说,"我的书法作品,最突出的就是军魂之气、军势之气、军戎之气。"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迎甲午马年——楹联书法展"开幕。我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李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游庆桥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陈履生副馆长主持,吕章申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分别讲话。李铎先生宣布展览开幕。吕章申馆长在讲话中指出,楹联是具有中华  相似文献   

3.
民国政要梁寒操是广东省高要县人,少小即有"高要才子"之称。1923年他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中央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后,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关于他的一些政治生涯,都已广为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陈毅元帅,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诗人的一面,其实,陈毅也是一个非常擅长与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儒雅文人。他虽然戎马半生,却时时散发着书生本色:博览群书,为人谦逊,忠厚宽容,真诚待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与沈尹默、柳亚子、张元济、龙榆生、陈寅恪和熊十力等当时许多著名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1997年,《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出版,中央军委、解放军三总部及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出席了首发式。李锋是中国军事博物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六千多字的《孙子兵法》,被李铎的如椽大笔,书写在158张长140厘米、宽70厘米的宣纸上,然后刻碑拓片。从篇首观看到篇尾,要走半里路长。这部把兵法与书法融为一体、相映生辉的作品,让人流连在变化莫测的古代军阵之中。年逾八旬的书协名誉主席启功先生观看了长卷拓片,十分高兴,欣然赋诗:猿臂伸来录异书,淋漓点画古藤粗。鸿都门下中郎笔,视此毫情逊不如。六千文字百余石,信…  相似文献   

6.
郑理 《收藏家》2009,(3):49-50
黄胄早年师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对黄胄的艺术生命影响至深的是1948年随赵望云到西北写生。新疆的民族风情、黄泛区的人民苦难,拨动了黄胄的艺术之弦,从此开始了他以边疆少数民族人物风情为特征的人物创作之路。1949年,随着黄胄入伍到西北军区从事战士读物美术工作,多年来戎马天山南北,足迹长城内外,  相似文献   

7.
1985年11月29日至30日晋江地区侨联接待了荷兰籍华裔黄隆泰先生。黄先生祖籍泉州,1913年生于印尼。黄隆泰对印尼民族的革命事业一直是抱着同情和支持的态度。1949年,他被选为中爪哇省接管政权委员秘书,1949—1953年  相似文献   

8.
吕春 《文史月刊》2014,(1):14-17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将领。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陈毅元帅,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诗人的一面,其实,陈毅也是一个非常擅长与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儒雅文人。他虽然戎马半生,却时时散发着书生本色:博览群书,为人谦逊,忠厚宽容,真诚待人。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陈毅与沈尹默、柳亚子、张元济、龙榆生、陈寅恪、熊十力等当时许多著名的知识界人士都有交往,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受到广泛的好评。他跟学界大伽马一浮的交往,尤被人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至1949年底,在大陆共办了23期,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1.
正一笔者二舅程朱溪是一位爱国文化人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坚持抗日立场,在当时知名报刊杂志如《东方杂志》《国闻周报》《大公报》《晨报副刊》《徽音》和刘天华先生创办的"国乐改进社"出版的《音乐杂志》(1929年创刊,为国内首家全国性音乐刊物)发表了大量抗日作品,翻译出版了哈代、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9~21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1949年后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变得一片荒芜。"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全球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那时,中国有一位画家正在和时间赛跑。一个凳子,一支笔,摊开纸张就是山河!他要用手中的画笔留住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根。这个世界上有一类画家,他们不单纯为受众的眼睛而画,而是更注重心灵和文化内涵上的沟通。画家汤余铭先生便是如此。从青年时期绘画中国社会红色题材,到潜居五台山12年研究佛教文化,最终投入毕生心力探索世界文化遗产,整个过程,耗费了汤余铭先生46载的光阴。  相似文献   

14.
杨振宁先生曾撰文提到,由于父亲对他婚事的关怀引发了一段他和胡适的交往。1949年夏,杨振宁转去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父亲对我在芝大读书成绩极好,当然十分高兴。更高兴的是我将去有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可是他当时最关怀的不是这些,而是我的结婚问题。1949年秋,吴大猷先生告诉我胡适先生要我去看他。”杨振宁小时在北平曾见过胡适一两次,得到这个口信,他便跑去拜见胡适。见了面,胡适十分客气,说了些称赞杨振宁学业的话,然后说他出国前曾看见过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杨武之托他关照杨振宁找女朋友的事。接下来胡适还极风趣地幽默了…  相似文献   

15.
魯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是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数十年的战斗生活,可以說是著作等身,而且影响深巨。魯迅先生的手稿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創作发展过程,并且充分地表达出他的严謹認真的治学态度。通过手稿,使我們得以更清楚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当时的活动,对于学习魯迅先生的精神和研究他的著作都是有帮助的。現在将他在1912年以前的手稿墨迹介紹一下。魯迅先生是喜欢抄清稿的,他頗有不保存初稿的习慣,从現存的一些初稿来看,很少有大片勾勒涂改的地方,足見魯迅先生文章落笔时多是在构思成熟以后。他的手稿几乎那是用毛笔书写,也还保存了一些鋼笔的手迹,但那是为数很少的。  相似文献   

16.
开国元勋彭德怀一生曲折坎坷,他的婚姻也因与其政治军事生涯密不可分而十分不幸。这位叱咤风云的彭大将军,有段悲凉的初恋,家乡的小表妹因贫困被逼致死:他与发妻又因战乱及戎马经历而失散;在延安与仰慕他英名的中外两位著名女作家擦肩而过;而他最后与女大学生的美满姻缘也因政治失意而以悲剧告终……详情请见《彭德怀婚姻中的历史悲剧》一文。  相似文献   

17.
题记: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兼民族学家约·弗·洛克先生(1884—1962),自1922年5目11日来到丽江,至1949年7月24日高丽返美,从38岁至65岁,旅居丽江27年之久,以毕生精力研究滇西北植物地理和纳西文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纳西族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西方学者。由于他的杰出员献,至今在纳西文化的对外交流中,他依然是在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江玉龙雪山下的雪嵩村,是洛克旅居丽汀27隼中.最早居住并建立了深厚友情的故居。洛克先生在他的著述中,曾多次赞美这个银石山脚下开满杜鹃花的村庄:“若不是太僻静的话,那地点可…  相似文献   

18.
著名爱国侨领李铁民先生(1898-1956年),一生行程数万里,不懈追求民主和平进步,他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促成了陈嘉庚先生的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19.
<正>张伯英(1871—1949年),江苏徐州铜山人。生平详见张贵和撰《祖父伯英公传》与张济和撰《先祖勺圃先生年表》1。他不仅是享誉中外的书法巨擘,还是博古通今的文献学家。卷帙浩繁的《黑龙江志稿》即由其总纂。张伯英倾心搜集整理、编纂刊布桑梓文献。由他组织编纂的《徐州续诗征》是其对故乡徐州文化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商昌宝 《炎黄春秋》2011,(12):39-43
在一般公众看来,1949年后,茅盾先后被任命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和文化部部长,可谓风光无限、飞黄腾达。特别是在思想改造的时代课题面前,茅盾经常以思想改造领导者的身份出现。然而,当我们以回到历史现场的方式去触摸和感受历史细节时却发现,作为文化高官,茅盾在1949年后,与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自由派作家,巴金、老舍、曹禺等"中间派"一样,同样也经历了曲折、漫长而痛楚的思想改造历程。"挂外"文化部长茅盾出任文化部一职,是有些实至名归的,他有二十多年的革命经历和经验。他是192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