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初探车广锦前言─—文明起源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对这一课题的探索,是系统构建中国史前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学术界对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大多是综合各个不同区系的考古学文化的文明因素,来阐述阶级...  相似文献   

2.
尹宏兵 《华夏考古》2007,(2):135-141
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应从中国历史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不能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历史。必须区分文明的起源与文明的正式形成,并从中国历史中提炼出中国文明起源的诸要素。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文明的起源”———或与此类似的题目———成为中国考古学、古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论题。开这个风气之先的是1985年在北京出版的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的中文版[1]。随着次年《光明日报》对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发现的报道与这项发现将中国文明起源时代提早的评论,引起了近五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古史学界对什么是“文明”、中国最早的文明在何处起源以及中国文明到底是一元还是多元等等一系列老问题的争议。在“中国文明起源”这个题目下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1987年可举安志敏[2]、陈星灿[3]和邹衡[4]为例,1988年…  相似文献   

4.
在对世界范围内文明起源问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张光直先生把文明起源的中国型态概括为“连续性”的型态,指出其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型态。我们认为,在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连续”演进的过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明起源:理论与实际曹兵武当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成为中国考古学界普遍而持久的兴趣时,不但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对考古学自身的理论方法以及对文明起源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反思已成为必要。摩尔根认为,文明是文化进化的一个特定阶...  相似文献   

6.
《文物》2004,(3)
该书收集了20世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全部论著,其中专著约20部,论文近千篇,内容包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宏观研究、理论探索、各种文明因素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文明形成的道路、各个区域文明化进程、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地域、模式等,是当前及21世纪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16开平装定价110元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探寻文明起源轨迹的一个全新视野──读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仁湘中国文明的起源,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最感兴趣的热门课题之一。关心这个课题的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少明显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分歧意见。王震中的新著《中国文明起...  相似文献   

8.
近多年来,王震中同志在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上多有创获,发表了确有创见的一批论文。最近,他在深入探讨文明起源问题所获新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我读了稿本后觉得颇有新意,是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文明起源问题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和研  相似文献   

9.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早期文明是青铜文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对于中国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追溯研究格外重视。然而对青铜时代和青铜文明的概念和标志等的界定稍有些含混,不利于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两个概念做一些粗浅的理论性概括。  相似文献   

10.
童明康 《四川文物》2022,(4):113-120
2019年10月1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会议以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诸多学者就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展开交流,其中笔者针对苏先生提出的考古学“中国学派”及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考古学“中国学派”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已有一批较系统的、扎扎实实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原始材料的积累;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第三,已培养出专业人才队伍。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应是多元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文明要素的认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时需要系统地研究遗迹遗物组合;文字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十分重要。总之,中国文明起源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应当下大力气探索,这也是“中国学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谓前期夏化,按笔的划分,主要指的是二里头化的东下冯类型一、二期。这一类型的前期夏化,据调查和发掘,多分布于晋南和晋西南,其遗址就目前的初步统计约有六七十处,其中位于夏县偃掌镇东下冯村的一处,面积最大并首先发掘,故而将这一夏纪年期的二里头阶段化称为“东下冯类型”。据仇士华先生在其《有关所谓“夏  相似文献   

12.
Auditing cultu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the spread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on the subsidised cultural sector and on cultural policy making in Britain. In particular, changes in the styl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at can be ascribed to the NPM will be shown to provide a useful framework to make sense of what has been felt as an “instrumental turn” in British policies for culture between the early 1980s and the present day. The current New Labour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arm's length bodies that distribute public funds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in Britain, are showing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o justify public spending on the arts on the basis of instrumental notions of the arts and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what have been defined as “instrumental cultural policies”, the arts are subsidised in so far as they represent a means to an end rather than an end in itself. In this perspective, the emphasis placed on the potential of the arts to help tackle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role of the cultural sector in place‐marketing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ypical examples of current trends in British cultural policy making. The central argument purported by this article is that this instrumental emphasis in British cultural policy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styl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at have given rise to the NPM. These new developments have indeed put the publicly funded cultural sector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In particular, it will be shown how the new stress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rts' impacts in clear and quantifiable ways – which characterises today's “audit society” – has proved a tough challenge for the sector and one that has not been successfully met. The article will conclude by critically considering how the spread of the NPM has affected processes of policy making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and the damaging effects that such developments may ultimately have on the art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3.
14.
15.
前不久,乔家大院即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荣幸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博物馆历经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今天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达2000多座,门类日趋齐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系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有赖于经济建设的腾飞,只有国民经济搞上去,人民才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结合我馆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文化设施的建设依于经济…  相似文献   

16.
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清 《东南文化》2002,(11):32-36
安徽巢湖地区凌家滩化的遗址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化概况。  相似文献   

17.
18.
Clyde M. Woods and Theodore D. Graves. The Process of Medical Change in a Highland Guatemalan Town. Los Angeles: Latin American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73. vii + 61 pp. Figures, tables, bibliography, and index. $2.95 (paper).  相似文献   

19.
Miles Richardson, ed. The Human Mirror: Material and Spatial Images of Man.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4. xxiv + 366 pp. Illustrations, maps, figures, tables, and chapter references. $15.0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