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八二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中,共有满族人口四百三十万。这个数字与清朝末年满族人丁最兴旺时期的数字基本持平,而较之国民党统治中国时期的一百五十万左右的满族人口,则猛增几近三百万。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之地,也是我国满族人口最密聚的省份。一九八二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有满族人口一百九十九万,占当时全国满族总人口的46%强。八年之后,即一九九○年,辽宁的满族人口已越四百万大关,实有人口为四百九十五万之众。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2.
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将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1930年7月,又把北平划归河北省管理。北平在全国政治地位的变化使其经济更加萧条。随着日寇铁蹄的逐步侵入,北平满族人民奋起汇入了中华民族抗日爱国斗争的洪流。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北平市的满族人民与汉族和其它民族一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敌斗争。残酷的民族压迫,艰难的贫困生活,许多人在沦陷期间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由於当时的广大满族人民的姓名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7,(5)
正进入中南海我十几岁时随父亲从河北老家到北平。解放前父亲是北平一家车行的司机。1944年我18岁时,父亲托人把我送去了新街口南大街的永茂车行当学徒。日伪统治时期,中国人没有地位,学徒工的生活很辛苦。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北平迎来的是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接收大员。本想今后的日子会好过些,不料国民党和日本人一样,都是欺压老百姓的活阎王。当时北平城里流传一句歌谣:"盼政府、想政府,政府来了更受苦。"可见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4.
“国共和谈”内幕1948年秋至1949年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面临全面崩溃。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达到所谓“划江而治”的目的,“代总统”李宗仁宣称,愿同中国共产党谈判。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飞抵北平...  相似文献   

5.
所滑“禁政”,指的是禁绝鸦片及与之有关的政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而掀起的禁烟运动有三次:第一次是1839年林则徐主持的禁烟,第二次是清末民初长达十年的禁烟,第三次是蒋介石控制下的国民党政府的禁烟。本文拟粗线条地勾勒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禁烟概貌,剖析国民党禁烟的意图以及鸦片长期不能禁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笔歌墨舞气纵横———记解放战争时期在北平的徐悲鸿、齐白石及济贫画展□吴长江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北京人民热切盼望太平之际,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了内战。当时的北平,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开辟了第二条战线,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抗争活动。北平文化...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一个以智慧和勇敢著称于中国历史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两度问鼎中原,开拓了舆图仅次于元代但统治强度远胜于元代的广阔疆域,前后统治时间畏达三百八十多年(金代119年;清代268年)。 满族不仅以卓著的武功彪炳青史,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绝大多数满族已通用汉语、汉文,所以客观上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满族没有语言文字。甚至许多满族人自己都不知道本民族曾有过语言文字。实际情况是:满族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拥有使用这种语言文字创作的大量的口头与书面的文化遗产。作为满族人本身以及研究满族问题的同志们,有必要了解满族的文化史,其中包括语言和文字。 满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满族的先世就出现在汉文古籍中,当时被称作“肃慎”、“息慎”或“稷  相似文献   

8.
1978年至2008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北京的满族人也恢复了有史以来的巨大活力,再一次显示了他们不怕艰难、勇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了许多优秀人物,受到各族人民的尊重。一、平等权利得到保障十年动乱中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北京的满族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不应有的民族歧视,许多人违心地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民族成分,致使户口登记为满族的人口下降。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登记为满族的人口才116710人。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许多人恢复了自己的民族成分,与汉族通婚的家庭也纷纷把所生子女申报为满族,满族人口得到稳步上升,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满族人口为165043人。1999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北京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满族人口为250286人,列居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第一位,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这个在北京有360多年迁徙史民族的真实情况。自1978年以来,先后有赵鹏飞、张建民、金鉴、索连生等同志在北京担任过市级领导,北京市民委先后有启功、张寿崇、金毓嶂三位党外民族代表人士担任过副主任。1980年,在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9.
黄绍竑,号季宽,新桂系的三大巨头之一.陆军上将.曾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长、浙江和湖北政府主席、监察院副院长、北平军分会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代表,赴北平参加和谈,为谋求和平奔走呼号,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后,飞抵香港,同龙云等44位国民党上层人士在香港发表声明,与国民党政府公开决裂.随后,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2月,对在华北沦陷时期保持民族气节、不当汉奸的吴佩孚下褒奖令,并实行国葬。蒋介石特派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代表他主祭,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主席孙连仲与北平市长熊斌陪祭,国民党军政要员,吴佩孚旧日袍泽及各方  相似文献   

11.
1946年夏天,我从西南联大分配到北京大学政治系念书。当时国民党的力量很强大,在北京大学开展学生运动很困难。一是汪伪时期北平的大学学生,经过北平临时大学甄别后,有一部分分配到复校后的北京大学。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中共地下党和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联")的同学,在日伪时期统治很严,不容许学生公开集会和成立社团,没有搞民主运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军事调处”的实质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同年12月,美国政府派马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参谋总长,晋升五星上将)任驻华特使来中国,以“调处国共军事冲突”为名,参与国共谈判。当时,国民党为了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不得不借和谈之名,欺骗人民,制造舆论,争取时间,以加紧部署内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决主张和平、民主、团结的形势下,于1946年1月10日,继《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代表与中国共产党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发布了停战令。由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美国(代表马歇尔)代表各一人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下设若干执行小组,分赴各军事冲突地点进行所谓“调处”。这个军调执行部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在华北"剿总"机关及军以上人员会议上,宣布了北平城内国民党守军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入城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江绍贞编审撰著之《戴笠和军统》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戴笠是国民党政府中权力无限、令人谈虎色变的角色,由他一手策划和创建的军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两大特务系统之一。本书全面反映了戴笠和军统的发迹和结局,摒弃社会上流传的  相似文献   

15.
丁群 《文史精华》2002,(5):34-45
1947年5月20日,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爆发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中心口号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且迅速波及北京、上海、天津等60多个大中城市,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三天后,新华社发表时评,认定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可以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渊远流长,从金代时起,这里的山山水水就留下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足迹。现有满族人十七万。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现在,丰宁满族人民广泛流行的满族民歌,经过近年来挖掘、搜集到的不下百余首,有的收集在县、地区、省的《民间歌谣集成》里和《满族民歌集》,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和东北满族发祥地的民歌现有相同之处,又有演变中新的内容。入关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吸取兄弟民族民歌中的营养,满族民歌也在不断提高和演变之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跑马占圈谣真实地反映了丰宁满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其他们的欢乐、痛苦。  相似文献   

17.
1948年之北平"七五事件",是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上独特的一页。它深刻反映了学生对国民党政府从期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混乱,大量东北学生迁往平、津两地,国民党政府也宣称在平津成立了临时大学、临时中学。然而,由于经费、校址等原因,国民党政府所宣称成立的临大、临中不过是空中楼阁,学生入关"要读书,要生存"的期望落空,由此引发了北平"七五"事件。然而,国民党政府把该事件当做学生政潮来处理,措置失当。经过北平"七五"事件,最后那些尚对国民党政府抱有期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对其失望,政治态度转向共产党一方,投入到解放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指画占一体。满族善指画者,自清·高其佩(1672——1734)至近世林彦博(1893——1944),二百多年间,颇不乏人,并有指画理论专著:高秉《指头画说》、林彦博《续指头画说》等。在指画形成和发展中,满族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林彦博,满族正蓝旗,西林觉罗氏,本名嵩堃,字公博,别号博道人,世居京华,民国后以林彦博之名行世。 林彦博父孚琦,字朴孙,曾供职清廷,任刑部右侍郎,光绪三十四年(1908)署广州将军,宣统三年(1911)三月在广州被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死。林彦博在清光绪、宣统年间,任礼部员外郎。民国以后,任平汉铁路局编纂,并先后在北平铁路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授《中国书画史》、《诗词》等课。  相似文献   

19.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社会生产的产物,从中可以看到满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子。作为精神文化成果,这些民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反映了满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何理良 《百年潮》2022,(8):45-52
<正>中央工委在西柏坡1946年1月,经过协商,组成由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和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三人小组,协商解决国共军事冲突及有关事宜。还成立了三人小组领导下的国共美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监督执行停战协定,总部设在北平。美方作为调停人,一贯站在国民党一边,尤其是1946年7月美军驻天津部队31人向我河北香河安平镇进行军事侵犯,完全失去了调停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