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水拍与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潮》1999,(7)
当我翻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新版本《毛泽东诗词集》的时候,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附录里增加了其他版本没有的《对毛泽东诗词中若干诗句的解释》一文。书中注释说,1963年《毛泽东诗词》出版后,外国文书籍出版局立即组织翻译出版英译本。1964年1月,毛泽东应英译者的请求,就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学概论》证误纠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学概论》证误纠谬劲草颜廷亮先生继主编《敦煌文学》之后又主编出版了《敦煌文学概论》一书。出版前多种报刊登载了消息,出版后又进行了首发式,电视台也作了专题报道。笔者出于对敦煌学的热情,迫不及待地读完了该书。掩卷而思,甚感疑惑。《敦煌文学概论》,洋...  相似文献   

3.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萧艾同志的《王国维诗词笺校》,经《读书》杂志1984年第三期《信息》作介绍时,尚未出版。现在《读书》已与大家见面。作者的前言说得到我的帮助,我和作者仅通过信,实在没有帮过多少。但《信息》既已作为重点介绍出来,可见这部书瑕不掩瑜。我为了事后帮助,不得不说几句: 园陵草露溥 溥应作62页 风雨相看如怆神 如应作各69页 含生总作征禽化 征应作微 雷洗觯觚爵鹿祖 祖应作俎 飙轮直邸黄歇浦 邸应作抵88页 亟语尊前觉道宽 宽应作宏103页 徙象全宗祐 祐应作祏104页 下有蛟龟窟 龟应作龙  相似文献   

4.
金科 《江淮文史》2008,(2):97-101
2007年中秋时节,我应母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邀请,前去为巾文系的学生作题为《人在他乡的文学情怀》的演讲。在母校见到有着“安徽郭体(郭沫若书体)书法第一人”之誉的郜锦强先生时,他一下送给我好几本近年出版的书法著作:《郜锦强书法作品选》、《书法创作指要》、《行书创作概要》、《梅花颂——郜锦强书咏梅诗词名句选》,真令我叹为观止,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相似文献   

5.
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  相似文献   

6.
林松 《郑和研究》2000,(2):30-32
先生生前诗词,每有所作,必然自己刻写蜡纸,出版少许油印本,馈赠亲友;有时也给我寄来手抄稿,我们之间时有酬唱往来。他自编的诗集,曾汇集数百首;名《李载庵诗词选》,没来得及出版。他在返回昆明后,专心致志,埋头写书,终于完成一部20万字《郑和新传》;又马不停蹄、手不停挥,准备写《赛典赤赡思丁传》。正在积极准备参加1985年7  相似文献   

7.
陈辽 《钟山风雨》2015,(2):47-48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年代很早,但直到1937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中才首先发表《长征》一诗。其后,美国记者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又发表《长征》,才使该诗走向世界。毛泽东的《六盘山》词,首次公开发表于1941年12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第2辑。阿英的《敌后日记》1942年8月12日则记录了两首长征诗词,即《长征》诗和《长征谣》(根据《六盘山》词略作改动后的歌谣),这  相似文献   

8.
林阳 《古籍研究》2002,(3):129-130
不久前,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丁放先生的新《金元明清诗词理论史》,这是中国古代诗词理论界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集宋浙本字《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出版纪实□白浪最近阅读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其中收入了毛主席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的一段批语:“我的几首歪词,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份说对了,一部份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一九五八年...  相似文献   

10.
早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笔者就得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出版的大字木刻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作了批注。后来,笔者又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同年7月出版了一本相同书名的诗词集。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寻觅这两本册子(以下简称为人文版《十九首》、文物版《十九首》),可惜无缘相识。最近,在一位朋友的鼎力襄助下,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它们。同时还见到了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二十一首》(以下简称为文物版《二十一首》)。真是大喜过望。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仲夏,我在贵阳市图书馆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看到一本未正式出版的著述,书名叫《我的故乡闻见录》。此书是手写本的复印件,孤本,署名谭宇文。全书述说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些人事情景,共有30篇。其中有一篇叫《贵州新声律》,是仿《声律启蒙》形式,集贵州地名、人名和方物名写成的。我认为此文具有珍贵的地方文化价值,便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2.
哈晓斯 《江淮文史》2014,(3):157-165
正九一八事变以后,地处西南一隅的广西桂林与全国各地一样,抗战声浪日益高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戏剧演出乃至文学社团,也在桂林文化界崭露头角,成为文化抗战的先锋队。一直以来,关于抗战前期桂林风雨社的活动鲜被提及。偶尔涉及风雨剧团,惜亦语焉不详。我的父亲哈庸凡作为桂林风雨社主要发起人,在其自传中提到,风雨社成立后曾主办《风雨》月刊,  相似文献   

13.
<正>邹积慧先生,现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常务副局长,论其身份是位政府官员。积慧曾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并有《季卉文集》等4部著作出版,论其学历,是位名副其实的学者。积慧又曾在在《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诗词》等报刊发表诗词300馀首,论其诗词,是为名副其实的诗人。所以说,邹积慧集官员、学者于一身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要闻速递     
《神州》2011,(13):6-9
吉林75位老同志41米诗书画长卷献礼建党90年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的75位老同志创作的41米的系列组诗《九十风雨情》诗书画长卷近日完成并对外展出。从1921年到2011年,41米长的《九十风雨情》诗书画长卷所集纳的55首诗词涵盖了中共"一大"召开,农民讲习所,南昌起义,抗联志士,皖南事变等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创作的诗词激情飞扬,充满感情,运用的书法包含了楷书、隶书、草书等众多形式,所配的插图与诗词内容紧紧相扣。据介绍,参与《九十  相似文献   

15.
张蕴艨 《百年潮》2023,(6):69-75
<正>毛泽东诗词在世界上的传播版本很多。在各种外文版毛泽东诗词集中,最早的是1957年在苏联出版的俄文版《毛泽东诗词十八首》。1937年,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由美国记者斯诺首次英译,走向西方世界。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不但推进《毛泽东选集》在中国的出版和在苏联的译介,还建议翻译出版毛泽东诗词以供社会主义阵营国走近新中国及其开国领袖。于是,自1950年起,毛泽东诗词便开始以散篇形式发表在苏联杂志或诗集中。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鸡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鸡为吟咏的题材,留下了大量咏鸡诗歌。《诗经》中就有"鸡鸣喈喈""鸡栖于树"之吟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经·郑风》中的《风雨》一诗: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歌大意"风吹雨打多凄凄,雄鸡啼叫声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满族诗词十论》是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满族研究》副主编张佳生先生撰述的满族文学研究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定价每册:7.60元。全书436页,收入学术论文10篇,计:《清代满族诗歌概论》、《论清代满族诗歌的特点》、《论八旗诗歌的主要风格及形成的原因》、《八旗诗论五评》、《清代满族词坛述略》、《清代中叶满族词坛兴衰之原因》、《论纳兰性德的诗词理论》、(岳端与《玉池生稿》>、<铁保与《惟清斋全集》)、《袁枚与八旗诗人——兼谈满汉诗歌的关系》。另收入著名满学家、原辽宁  相似文献   

18.
严麟书 《古今谈》2000,(3):15-16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1900-1986),对我国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词学宗师”。他自幼爱好诗词,少年时即会作五言、七言诗,十四岁时考入温州师范学校,所作诗词,深得张震轩老师赞赏。十八岁时作闲情诗十首,刊于《瓯括日报》。三十岁前后,有更多的诗词作品问世,后结集出版的有《天风阁诗集》、《天风阁词集》前后编等。他出生于永嘉(今温州),早年的山水诗词多写永嘉灵秀的山水,龙湫雁荡的雄奇。1930年来杭,任教于之江大学。抗战时的1940年,曾一度随校迁沪,后又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抗战胜利后,先后执教于浙江大学、浙江师院和杭州大学,直至1976年赴京疗养,一生大半时间定居杭城,真是“有缘久作西湖客”(《虞美人》)。他在与西子湖相伴的四十多个春秋里,写下了数以百计赞美西湖的诗词,也透露出这位词学大家的美学见解。  相似文献   

19.
王邸同志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是贵州《爱晚诗社》、贵州省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之一。1997年曾出版过《王邸诗词选》,以后还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诗作。王邸同志又是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曾任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998年在他八十岁生日举办个人书展的基础上,选了80幅,出版了《王邸书法作品选》。  相似文献   

20.
在羊年乍暖还寒的初春,老作家石果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里程。他是贵州湄潭人,本名何恩余,石果是笔名。这个名字属于文学,他的作品的光彩照亮了它,伴随他终生。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结下了,曾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后来又在遵义《民铎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辅助线》。这些只是发韧之作,他的成名,是在上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他的小说《喜期》,一经《西南文艺》发表,即被《人民文学》转载,编者称之为“标准的短篇小说”。接着,《人民文学》又发表了堪称他代表作的《风波》以及他的得意之作《官福店》。其中《风波》影响最大,《中国文学》译为英文发表,国外译为日文、丹麦文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为电影《一场风波》。他在《西南文艺》发表的《石土地》,也以内容的厚重、生活气息的浓烈而引人注目。当时,全国知名的贵州作家很少,除了老作家蹇先艾,石果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曾听北京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其时评论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北方有骆宾基,南方有石果,指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受读者喜爱。以后,石果还用“石梦天”的笔名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旧作一起结集为《喜风集》出版。喜,是他心情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