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43年,美国记者福尔曼首次提出访问边区的申请时,共产党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当时的负责人董必武就特别致函向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介绍情况,向福尔曼伸出欢迎之手。1944年2月23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在每周一次的新闻会议上宣布同意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由此,中外记者参观团,作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赴延安的最大的一个新闻团体,得以成行。在记者团被批准出访以后,周恩来亲自发电报给董必武转告外国记者说:“我受毛泽东、朱德两位同志及中共中央委托,特电你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还安排当时驻重庆的新华日报社记者龚澎及第十八集团…  相似文献   

2.
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和中共南京代表团,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后来的国共和谈时期,中共中央派驻的特殊机构。我于1937年8月到南京,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1月底撤退;1946年6月我又到南京,参加中共代表团,次年3月7日和董必武、钱之光等被迫撤回延安。当年在恩来同志和董老的领导下工作,时间虽只是几个月,但紧张的战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主席到渝时的新闻界李青林194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大智大勇,乘坐关同军用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到达之前,候机室内人声鼎沸。争报独家新闻的外国记者大大超过了中国记者。驻重庆的十几家报社记者,及一批外地报...  相似文献   

4.
抢救:浴室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董老煤气中毒了。 1946年7月我到南京梅园新村担任董必武同志的随从警卫员后,正逢蒋介石开伪国大,关死和谈大门,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11月19日撤回延安,留下副团长董老领导代表团继续与敌人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险恶。  相似文献   

5.
我多次见到周恩来同志,但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会见的情景。 那是1938年初夏,我和马致远(即刘子厚),受中共鄂豫边省委的重托,从竹沟出发去中共中央长江局联系工作。到了汉口“十八集团军驻武汉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初步感受是,不仅我竹沟地区同“国统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而且我们这个办事处同那些冷冷落落的各路国民党军办事处都不相同:一进我们办事处所驻的街道,都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们都在期待会见周恩来同志,哪怕只是看一眼也就无憾了,办事处门口真是宾客盈门!这首先给我们增添了对周恩来同志的仰…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同志率领重庆办事处大部分人员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建立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接着又在上海建立办事处。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两个办事处人员被国民党当局所逼,在董必武同志率领下,从南京飞回延安。两个办事处存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党同国民党斗争的焦  相似文献   

7.
解放初,董必武的南京之行文/司马正午1947年3月7日上午9时,董必武率坚持战斗299天的74名中共驻南京、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乘美军飞机返回延安。董老挥手时对送别人员说:"再见之期,当不在远。"列宁说过:"神话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正1944年3月,周恩来在延安,民主人士、出版家王云五在重庆进行了关于宪政的公开演讲,提出了同一个概念——"宪政的先决条件",强调"人民的民主自由"、"地方自治"。3月12日,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周恩来说:"我们认为欲实行宪政,必须先实行宪政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员战斗在蒋介石身边张容生,周黎明段伯宇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抗战期间在重庆国民党军委会工作。当时周恩来在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周恩来要段伯宇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潜伏,并指示他与地下党的同志单线联系。当时国民党陆军大学正招收第七期学员...  相似文献   

10.
受命打入军统神经中枢1939年11月的一天,一个身穿咖啡色薄呢裙,头戴法兰西帽,脚蹬半高跟皮鞋的美丽窈窕的妙龄小姐,出现在重庆的人流中,她衣着华丽,步履从容,风度康酒而略带矜持。有谁知道,她就是刚从延安回来的张露萍,担负着党的绝密任务?张露萍原名黎琳。她到重庆后,立即到中共中央南方局报到,住在曾家岩50号——八路军办事处,即周公馆。这里不仅住有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领导同志,而且还有不少从延安来的年轻同志。尽管黎琳才到这里,和大家还不熟悉,然而在短短几天的相处之后,就彼此谈笑风生,犹如一家人了…  相似文献   

11.
李凌 《百年潮》2004,(9):43-48
以西南联大为重点,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1941年初,原任中共川康特委常委的郑伯克走进重庆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接受党给他的新任务:担任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周恩来、董必武、南方局组织部长孔原和钱瑛等同志都和他进行了亲切交谈.他们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和党在白区的工作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以及周恩来提出的"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和"三化"(合法化、社会化、职业化)的精神,指示郑伯克到昆明后要以西南联大为重点,搞好各方面的统战工作,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12.
1943年8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张罗着要为周恩来洗尘。暗地里,胡宗南却通知黄埔六期以上30余名将官偕夫人出席这次酒会,并告诉他们要把周恩来灌醉,给这位中共领导人一点颜色看看。周恩来对胡宗南搞这些小动作的细节全然不知。胡宗经胡宗南精心策划,这次招待会在小雁塔举行。邓颖超同志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南想在招待会上发难一事,被在胡宗南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熊向晖知道了,熊向晖悄悄地告诉了周恩来,让他多提防点,周恩来显得异常平静…  相似文献   

13.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是国民党将近五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突破。"中外记者的采访报道从不同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抗日武装以及根据地的真实情  相似文献   

14.
1942年新年伊始,当时身在重庆的周恩来便开始与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范宣德、谢伟思、戴维斯等人积极接触,并建议美国一些较务实的驻华人员去延安看一看。1943年1月23日,谢伟思在回国述职报告中向美国政府提出"中共军队的价值不容忽视","美国应当要求国民党解除封锁,并将租借物资分配给共产党","应当派代表访问中共根据  相似文献   

15.
1940年1月,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参加了“华北慰劳视察团”。该团由重庆出发,经成都、西安、郑州、宜昌等地,先后访问了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原计划抵达西安后访问延安,但毛泽东致电参政会,代表中共公开表示对慰问团中余家菊、梁实秋两人不予欢迎,该团遂取消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16.
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1944年春,美、英向中共提出:拟派出美、英、加拿大、奥地利等国记者赴延安及黄河以东抗日前线了解八路军及敌后斗争情况,并考察陕甘宁边区实施的各项政策,以便最后确定能否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军力反击日寇。在延安宝塔山下王家坪的窑洞里的毛泽东,看过美、英的要求电,微微颔首,对朱德、周恩来说道:“我们没有么子见不得人的事,敞开大门让他们看,请他们向全世界人民张扬张扬。”他让周恩来回电表明态度。事情似乎就成了。可国民党顽固派怕外国记者冲破他们的封锁线,便多方设障碍阻拦,直到5月下旬才有条件地…  相似文献   

17.
顾炳枢 《文史月刊》2005,(12):25-26
延安时期,中共毛、朱、刘、周、任五位高层领导人之一的任弼时,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日理万机。与周恩来一样。被称之为当时中央延安最繁忙的人。  相似文献   

18.
陈祖涛 《百年潮》2006,(1):15-21
和周恩来同机去苏联 1938年,在八路军驻武汉和驻西安办事处的安排下,我和叔叔陈俊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当时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终于和阔别多年的父亲陈昌浩生活在一起了.在延安,我们和刘少奇家是邻居,我和他的儿子刘允斌、女儿刘爱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1939年的夏天,突然一连几天他们都不见了踪影,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两人去苏联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情绪波动也很大.没过多久,大概是七八月份的一天晚上,父亲对我说:"明天蒋介石派一架飞机来,送周恩来同志去苏联治病.我的胃病犯了,和他一起去苏联治病.要是小飞机,我就一人走,要是大飞机,我就把你也带走,到了苏联,你就又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们在一块了."  相似文献   

19.
何世庸  何康  何嘉 《百年潮》2012,(7):34-40
正1946年下半年,蒋介石撕毁重庆"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悍然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此时刚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的何康回到南京家里。他感到局势骤然变化,害怕失去党的关系,便冒险去了梅园新村。董老(董必武)看见他,用责备的口气问:"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何康讲了自己的心情,董老向他介绍了形势,说全面内战已经爆发,自己即将撤回延安,叮嘱何康注意隐蔽,在家里等着,会有人和他联系。不久,联系人带何康去见了钱瑛和钱之光。钱瑛告诉他,董老已将他们兄弟三人(何世庸、何世平、何康)的党的关系交给她,随她一同转至中共中央上海局(钱瑛是上海局委员、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月11日晚,重庆化龙桥蜥华日报》报馆内灯火辉煌,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的一些领导和报馆工作人员,正在庆祝《新华日报》成立三周年纪念会,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及叶剑英、邓颖超到会。会上,周恩来作了简短发言,对《新华日报》的工作作了一些指示。这时,红岩八路军办事处的两个机要人员满头大汗快步走进会场,把一封标有AAA符号的特急电报交给周恩来。周恩来拿着电文的手在微微颤抖,目光急速扫视电文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