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典籍文献中,特别是地方志中记述的武侯祠不胜枚举,其数量之多、地域分布之广,史上少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建设的发展,武侯祠多数已消失不见。目前全国现存具有一定规模的武侯祠大约不超过20座,其中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祁山武侯祠等九座武侯祠最具有代表性。这九座武侯祠在分布区域、建筑形制、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诸多共性,亦各具特色。特别是成都武侯祠,以其君臣合祀的独特文化内涵区别于其他武侯祠,成为现存武侯祠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座。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一个引起人们长久不衰怀念的名人;武侯祠,一个让人无限崇敬和无尽思考的祠堂。武侯祠的构造和地势如诸葛亮的性情一般,庄严肃穆、远离尘嚣。  相似文献   

3.
武侯祠内保存了大量传统化的精髓,有许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本就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古建筑中涉及的原始宗教、神话内涵等五个问题,作了一些考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诸葛亮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节操赢得了后人的尊崇缅怀,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建祠纪念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湖北襄樊古隆中(今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陕西勉县武侯祠等。陕西勉县武侯祠建于236年,在诸多的武侯祠中,该祠是全国惟一一所由皇帝下诏并由国库拨银修建的,又靠近武侯墓,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从勉县乘车沿川陕公路西行4公里,便来到武侯祠。武侯祠古建筑群由北向南,楼台殿宇成纵向排列,中轴线直穿五进,各进均三院并联,形成18个院落。从北进入山门,依次为乐楼、东辕门、西辕门、牌楼、琴楼、钟楼、鼓楼、戟门。进入戟门,穿过东、西厢房便是拜殿,三间厅堂为券棚式硬山建筑。其中有隆庆年间所铸的铁香炉一尊,重达五六百公斤。大殿上高悬大匾一块,上书“大汉一人”四个大字,笔迹遒劲有力。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和官宦名流的诗辞歌赋。后檐柱上悬挂着著名民主人士于右任先生亲笔所书的一副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的神龛上,雕塑着一尊诸葛亮坐像。他左...  相似文献   

5.
南阳武侯祠现存有元、明、清三代有关祠庙修葺的纪事碑25方,记录了武侯祠的发展变迁和修茸实况,为以后南阳武侯祠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回顾成都武侯祠走过的1780年岁月:始建于蜀汉兴修惠陵、汉昭烈庙之时,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唐宋时已成名景区,许多诗人前来拜谒,留下佳作,同时形成了新任地方首脑一到成都就先拜祭武侯祠的习俗,明初分开的三个景点合为一体。本首次指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儒家化与兵家化相结合,逐步成为该景点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7.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三国圣地明良千古--武侯祠1780年回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成都武侯祠走过的1780年岁月:始建于蜀汉兴修惠陵、汉昭烈庙之时,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唐宋时已成著名景区,许多诗人前来拜谒,留下佳作,同时形成了新任地方首脑一到成都就先拜祭武侯祠的习俗,明初分开的三个景点合为一体。本文首次指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相结合,逐步成为该景点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馆藏历代碑刻400余通,匾额楹联170多副,数量居全国现存武侯祠之首。于右任先生先后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手书匾额、对联等六副,现存五副。  相似文献   

10.
冯岁平  佘星银 《文博》2003,(1):39-44,56
陕西勉县武侯祠是全国第一座武侯祠,也是刘后主刘禅诏定唯一的武侯祠。这在全国武侯祠之中,早已是不争而明的事实。不过这些武侯祠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这里以不同的纪念方式传承着这位千古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古今皆然之精神,以此焕发出创造新历史的精神原动力。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1.
冯岁平 《文博》2002,(4):72-76
陕西勉县武侯祠,在全国武侯祠的定位,是早已确定了的:它是全国创建时间最早的武侯祠,也是蜀后主刘禅诏令所建唯一的一个武侯祠。千百年来,勉县武侯祠不断修葺、整治,使之成为陕南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也是人们膜拜千古名相诸葛亮,追念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理想场所。但该祠所在地的学者之研究,集中在魏蜀争夺汉中及“六出祁山”诸史实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成都武侯祠内《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碑,俗称明碑,是武侯祠最重要的碑刻之一,由明嘉靖年间四川巡抚张时彻撰。其记载了昭烈庙、武侯祠从立庙以来的历史沿革,并对时人对武侯祠历史的几处误解作了更正,价值极高。本对此碑做了注释、翻译,并对中内容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3.
贺游 《四川文物》2002,(6):66-79
本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概述武侯祠近五十年的接待工作,介绍中外名人参观武侯祠的逸闻趣事,从一定角度反映武侯祠在国内国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成都武侯祠近十年建设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来,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应该说是武侯祠最辉煌的年代;九十年代,武侯祠在古建的保护、维修及新景点的开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通过近十年的建设,武侯祠已发展成为一座涵盖内容十分丰富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武侯祠的碑刻反映了祠庙的沿革等重要情况。本主要考察祠内碑刻刻建、搬迁、补镌、现存情况等等。《武侯祠碑刻之沿革与现状(一)》,已载于本刊2003年第4期。现将已整理、考证完毕的武侯祠碑刻的有关情况继续刊出。  相似文献   

16.
柳玉东 《中原文物》2015,(3):109-112
南阳武侯祠是目前豫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武侯祠内保存有大量的泥塑、石雕、木雕、砖雕作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道教艺术和三国文化题材、娴熟的雕塑技艺和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的特色,对武侯祠起到了完美的装饰美化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吸收和继承了南阳汉画等的雕造技法,成为中原雕塑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
成都武侯祠园林特色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侯祠祠内建筑以刘备殿、诸葛亮殿和刘备墓为主体,配以辅助建筑和园林设施,共同构成一处古代园林建筑群。本通过和畅园的改建实例,阐明了成都武侯祠园林改造的指导思想,对其园林特色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武侯祠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塑像是成都武侯祠文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祠内现有塑像四十七尊,其中四十尊塑的是见诸史载的蜀汉历史人物,与我国其它寺庙祠观中的塑像相比,如此大量的历史人物塑像堪称自具特色。过去关于塑像的文章,都限于通俗性的介绍;有的研讨武侯祠沿革的文章虽言及塑像沿革的零星情况,尚欠全面、深入。本文拟讨论如下三个问题: 一、唐代至明代塑像沿革塑像须在祠庙内。最早建于惠陵旁的是昭烈庙(或称昭烈祠、先主庙、先主祠).其始建年月尚无定论.建于昭烈庙旁的武侯祠,约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庙、祠既建,当有塑像,但有诗文记述而确切可据的,始自唐代。今立于武侯祠内的唐  相似文献   

19.
武侯祠文武廊彩塑后背壁画的维修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侯祠武廊彩塑后背壁画是该祠重要物的组成部分。本介绍了武侯祠的地理环境和相关的气候条件,分析了造成壁画起层、残损、空鼓和开裂的诸种因素,叙述了对壁画进行除尘去污,修补复原,灌注和表面封护的工艺措施及材料。并对壁画维修保护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沅是清代四川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主持了清道光年间成都武侯祠塑像的调整,在祠内刻建了大量的碑碣,并有《明良志略》等有关武侯祠的作,还积极关心当时在成都西郊所发现黄忠墓的保护。在他的影响下,一百多年以来其后裔都非常关注武侯祠的物保护,并积极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