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索阿俊塔美国克林富兰艺术博物馆,于1990年从美国J·H韦德基金会购得一件北凉石塔,藏品号为CMA90·84,曾在1991年的《克林富兰艺术博物馆简讯》中作了报道,1994年该馆对这件石塔又作了简要介绍,全面资料未公布。笔者承蒙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艺术史系阿部贤次先生提供照片复印件,后又承蒙克林富兰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副馆长J·K威尔逊先生提供石塔全面照片和介绍文章,现据二位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资料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
一、石塔简述我国目前已知北凉时期的石塔共有十四座,发现于属北凉时期的河西走廊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所以学术界称其为“北凉石塔”。①在这些石塔中,有明确纪年或残存部分纪年的共七座:敦煌吉德(玄始十五年,426年)石塔。酒泉马德惠承阳(承光)二H年(426年)石塔。酒泉高善穆承玄元年(428年)石塔。酒泉田弘承玄二年(429年)石塔。酒泉白双缘禾(延和)三年(434年)石塔。敦煌索阿后缘禾(延和)四年(435年)石塔。酒泉程段儿太缘(太延)二年(436年)石塔。另外七座为无纪年或纪年残损者:武威石塔酒泉残塔段敦煌沙山石塔…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2000年11月,在福建龙岩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上,深圳大学的刘丽川老师提交了题为《“客家”称谓年代考》的论文(以下简称“刘文”)。该文后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上发表,并收入她2002年6月出版的《深圳客家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明史学会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1年8月 2 5— 2 9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召开 ,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杨国桢宣读了题为《傅衣凌先生的明史情缘》的论文 ,以缅怀和纪念这位先辈对明史研究的卓越贡献。南炳文先生作了《百年来明史研究状况》的学术报告 ,对今后明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会学者提交论文百余篇 ,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下面分类加以介绍。在明代经济史方面 ,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林金树《试论明中叶以后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认为 ,明…  相似文献   

5.
彭建兵 《敦煌学辑刊》2009,4(4):140-146
本文主要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考察敦煌杂密信仰的民间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北凉时期,杂密信仰在敦煌民间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6.
北凉石塔十二因缘经及有关问题殷光明在北谅石塔中,有十二座塔上均刻有一段经文,虽然各塔经文段落长短不尽相同,但其中都有一段完全相同。①关于这篇经文之出处,经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各塔现存经文文字虽然有差异,但它是一篇经文的前后部分。该佛经系东晋时宾三藏...  相似文献   

7.
1997年甲骨学研究十分活跃。8月,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桓台召开,国内外与会学者提交论文50余篇,其中部分是甲骨学论文,涉及文字考释、祭祀制度、天文历法、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本年度学者们还出版刊发专著、论文90余篇(种),展示了甲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姜熺静  徐勇 《敦煌学辑刊》2008,1(1):175-180
一 在冰凉地区发现5世纪前半叶所建的奉献塔,其中有十余座被称为北凉石塔.这些塔外形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大都发现于以敦煌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9.
接近世纪末的唐史研究是以研究者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为其特点的。1998年11月18~23日,在陕西西安市及扶风县召开了’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唐史年会,参加者有各界人士300余人,提交论文150余篇,是历届年会论文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一次,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成为世纪末总结性和继往开来的盛会。在学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本年度又出现了30余部各具特色的专著、论文集,它们是:1.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史学会、《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于1987年7月下旬在青岛联合召开了“七七”抗战50周年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中国现代史教学研究人员129人出席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97篇。这次会议对有关抗日战争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争鸣。 一、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和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历来多注重于陆疆,而对于海疆的研究却很不够。这也许是因为,正如本文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很少有人把沿海各省看成是边疆地区。本文作者郭东华(译音)先生是台湾前中国国民军校校长,现为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的海疆》(英文)一文是提交于1984年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中国边疆学术会议”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8月 12至 14日 ,“纪念韩儒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元代政治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由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元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和香港教育学院共同主办 ,来自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韩国、日本、以色列、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 6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 ,数量为元史研究会召开的历届学术讨论会之首。本着韩儒林先生等老一辈历史学家所提倡的求实、创新的治学原则 ,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大多是深入的专题研究。会上中外学者积极讨论 ,畅所欲言 ,堪为蒙元史研究新成果交流的…  相似文献   

13.
泾川王母宫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为一大型中心柱窟。透过对石窟整体造像内容与结构之分析,本文认为王母宫石窟将北凉石塔的法身意义引入石窟中,以"十方三世"思想来架构其整体造像内涵,并结合当时代表法身不生不灭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来诠释涅槃法身之实相义。其所反映的造像思想有对于北凉涅槃学的承袭,也有揉合其它大乘思想的新意,对于中国佛教涅槃学的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光 《文史天地》2022,(10):20-23
<正>大家知道,我在1999年提交台北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年会”的论文《从仁学到新仁学: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儒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其后,又在《哲学研究》《衡水学院学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民主仁学”的思想模式及其体用论、文化观、价值观,逐步充实了“民主仁学”的基本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0月3-5日,"全球视野下的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出版50周年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希腊、阿根廷、日本、德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的学者提交二十多篇论文,分别从汤普森及其时代、理论、汤普森在南、北半球、道德经济学、阶级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这次研讨会对汤普森及其思想研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一、汤普森及其时代时代因素在汤普森学术生涯中具有重要影响。学者的思想产生于其所生活的时代,但又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6至17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等在开幕式上作了致辞,缅怀了邓广铭先生在学术上的杰出贡献。本次研讨会共有84名学者参加,其中海外学者15人。共收到学术论文72篇,分为9个议题,即1.辽夏金元,2.社会经济,3.思想与学术,4.历史人物,5.社会生活,6.典籍文献,7.宗教活动与信仰,8.制度与现实,9.史学理论。参加者所提交的论文,多为精心之作,在材料、论题、研究取向等方面,都有不少新的意境。而各组评议人针对发言人的观点、材料、思维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分析、评论乃至质疑,引发…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6,(3)
2002年4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国际研讨会",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何大伟先生在会上提交了论文《英国图书馆所藏永乐大典》。201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获得牛津大学及大英图书馆仿真影印出版其馆藏《永乐大典》的授权,并在何大伟先生的帮助下,陆续与欧洲其他《永乐大典》的收藏机构取得联系,分别获得出版授权。目前,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及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已经出版,大英图书馆及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藏即将于2016年出版,欧洲藏其他《永乐大典》也将陆续出版。以此为契机,何大伟先生在2002年所撰写的论文基础上增补有关信息,修订完成此文。由于原文系由英文撰写,恐不便学界使用,故特为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辽金西夏史研究》编后景爱《辽金西夏史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是纪念陈述先生逝世三周年论文集。1995年8月,北京12家学术单位联合召开了纪念陈述先生暨辽金西夏史学术研讨会,有海内外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辽金西夏史研究》即是此次会议论文结集而成。陈...  相似文献   

19.
读了《文物》1986年第3期《河南安阳灵泉寺唐代双石塔》一文,颇有收获。关于塔上唐人题字,有数事或当补充。灵泉寺双石塔上之唐人题字,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卷四已有著录。《双石塔》一文著录了西塔禹璜、郑儅等人的题记,对禹璜题记录文有删节,对东塔徐源等四人  相似文献   

20.
李春利 《南方文物》2012,(2):146-150,118
在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提交了一篇题为《新见乐从堂尊铭文试释》的论文①,首次公布了新见“闻尊”,引起大家关注.张先生对铭文内容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其后,董珊先生就铭文中重要文字进行考释②,为进一步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陈絜先生③、蒋书红先生④也分别撰写文章参与讨论.本文拟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铭文内容,对两周时期的采邑制度就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文中不足之处,尚祈方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