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西藏》2009,(1):88-88
李苗苗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上发表有关藏族天葬习俗研究的文章,列举了当前对天葬习俗起源的流行观点:1、印度来源说;2、本土起源说;3、“原始天葬”发展为“人为天葬”说;4、霍巍的中亚起源说。作者经过分析更加认同西藏的天葬习俗最可能是受到来自中亚古代民族葬俗的影响并且与拜火教之间有密切联系。据此推断,  相似文献   

2.
崖葬是流行于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丧葬形式,也被称为崖洞葬。既所谓“死不殡,置之山洞是也”。这一葬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长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和云贵高原等地。在主要以天葬为主的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的崖葬习俗,别具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周星 《民俗研究》2017,(4):96-108
对唐山、汶川、玉树三次大地震的遇难者集体"亡灵"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的梳理,可以展现现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有助于分析"亡灵"作为生者记忆遇难者的装置所具有的意义,以及民俗学研究"亡灵"相关课题的必要性。集体遇难者的"亡灵"无法仅在个人或家庭层面予以对应,而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予以抚慰;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行政和社会舆论也总是会遭遇到各种形态的"亡灵"问题。  相似文献   

4.
辽东王姑祠庙会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娜 《民俗研究》2002,(1):86-96
众所周知,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都在农历七月十五,两个节日有一种共同的民俗功能,即祭祀神佛,超度亡灵。在民间,人们常将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将这一天称为“鬼节”。“鬼节”必然要祭鬼,这种祭祀风俗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其宗教色彩始终未能泯灭,至今仍是俗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5.
只要是对西藏人文风土比较了解的人,都可以随口说出西藏最为常见、最具特,正的丧葬习俗——天葬,哪怕是从未见过天葬的人。当然也有人知道古代西藏曾流行过土葬,那是因为人们去看过或听说过山南琼结的藏王墓、朗县  相似文献   

6.
水陆法会是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众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而法会中所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谷县"一普"登录的水陆画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通过对水陆画中的主要神祇鬼灵图像进行解读,探究其含义、源流,从而发现水陆画在表现这些图像时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盛行原始的东巴教,东巴教中的祭司称为东巴。东巴死后,要为之举行一个特定的超度仪式,叫超度丁巴什罗仪式,简称什罗仪式。意思是把东巴死者的灵魂超度到丁巴什罗居住的地方。仪式名称中的什罗有两种含义,一是传说中的圣人丁巴什罗,二是指死者东巴。 丁巴什罗原是藏族本教祖师,不同的汉语翻译分别写成“登巴贤若”“屯巴辛饶”“丹巴喜饶”。在纳西东巴经书中出现的丁巴什罗,在翻成汉文时则通写为丁巴什罗。  相似文献   

8.
在岗底斯四周共有四座天葬台。其中最大,也最有名的还是岗底斯西麓的天葬台,人们称这座天葬台为“扎炯阿加措雄”,意为五百弟子或叫五百罗汉的布道盆。这座天葬台是紧靠岗底斯雪山右侧的一个巨大的天然岩石平台,周围有灌木衬托,北高南低,酷似人工专门建造而成。在天葬台中央的石面上有一个深深的脚印,论其大小远远超过现代人的脚印,人们用石块累成一个无顶的小石屋,将脚印圈在石屋当中,并将一些糖果之类的食物和小钱放在脚印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四个脚印之一。平时,常有一位身着红衣,长发齐腰的道长在石屋之内朝东而坐,道冠遮额,面带黑纱,手摇双面法鼓布道。令人感到凄凉的祷词伴随着深沉而凄惨的旋律久久回响在天葬台上空。在石屋西边约两米多远处,放着一块大石头,  相似文献   

9.
丧葬期间通过讲唱劝孝、劝善、咏佛等内容以超度亡灵、劝化众生的活动,可统称为“劝孝”活动.劝孝的地点,可能在由都司或寺院设置的道场上,或者在施主家中.劝孝仪式上多讲唱十恩德、父母恩重赞、孝顺乐、行孝文、劝善文、董永变、舜子变、目连变等孝敬父母为主题的作品,另外五会念佛赞文、佛本生故事太子故事,以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也是劝孝仪式上常见的讲唱内容.而这些文学样式在今天很多地方的丧葬仪式上仍有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天葬台见闻林染作者林染和天葬师江巴茨成在天葬台畔。台后是一片苍鹰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三件事是埃及金宇塔、外星人和雪域西藏的天葬台。喇嘛教徒们崇尚天葬,就如同铁崇尚磁石,婴儿崇尚母乳。我的朋友、头发长长的作家扎西达娃认为,把人的躯壳喂养最高处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们的灵魂观念非常强烈 ,对先祖亡灵的祭祀达到极致 ,所谓“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2。因此 ,人们非常重视先祖亡灵“居住”的礼制性建筑——宗庙。《礼记·曲礼》载 :“君子将营宫室 ,宗庙为先 ,厩库次之 ,居室为后。”《墨子·明鬼》云 :“昔者  相似文献   

12.
天葬——让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茫的西藏高原,隐藏着无数撩拔人心的神秘。天葬,就是其中最令人神往的一个谜团。那阴冷的天葬台、盘旋的鹰鹫、血腥的场面、神态冷漠的天葬师,形成一个神秘的磁场,吸引着许许多多有缘或无缘走上高原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丧葬习俗的地理学研究——以西藏天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形式既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应,也是一定自然环境作用的产物。我国主要有5种丧葬形式-土葬、火葬、塔葬、水葬和天葬,大部分民族采用火葬的形式。藏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在丧葬习俗上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90%以上的藏族同胞接受天葬。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神奇的经学传说是天葬在西藏盛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天葬节约土地,净化环境,保护资源,在促进社会文明方面有特殊意义,应予以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4.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这是由生物的属性所决定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丧葬习俗。丧葬习俗作为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死”作为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其实和“生”一样,是同等重要的。这一点在藏族的丧葬习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没有接触过“天葬”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  相似文献   

15.
水族,是中国较有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生活在黔桂边境的都柳江、龙江流域,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自称“虽”,汉语音译力“水”,史称“僚”、“俚”、“水家苗”等,今通称为“水族”。水族有不少风俗不同于其他民族,其丧葬(水族为过世老人超度的  相似文献   

16.
火葬前一天,在结古寺听一位喇嘛解释何为“拯救”,实录如下:“你们觉得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但我们认为人死灵魂存在,对于死者来说,超度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辽史·礼志》所载的辽朝皇帝的“迎节”和“送节”与当时中原地区中元节祭祀先人之亡灵的习俗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契丹化的中元节。  相似文献   

18.
马的来历     
纳西族在人死后,要举行两次仪式,一次是人死后的出葬仪式,火化尸体或埋葬尸体,处理人的肉体。第三年的阴历十一月份,举行超度仪式,把死者灵魂超度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超度人灵魂。在这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和兄弟们喝酒,突然想起少了一个人,他要是有墓碑的话,我会想,他就在那里,我应该去和他说说话,那么这就会成为我一生的阴影。我们藏族没有墓碑,天葬或者火葬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也许这样最好”  相似文献   

20.
“先拜杨公二拜龙,三拜祖师到地中。南极仙翁作师主,九天玄女定吉凶……”这是流传于福州的《安祀歌》,道士在死者棺材埋葬后,于墓碑前设坛作法时所唱。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关口,在道教的宗义里,这些都要靠礼俗来祈福禳灾。婚娶时要演戏娱神、酬神;生育时要奉祀临水夫人、保生大帝等神明;寿庆时要请道士做天香;丧事时要请师公超度;乔迁时要祭土地,平时还要拜忏做功德、祭拜祖先……这些民俗活动深受道教的浸润,这些时候演戏成为仪式中一道重要程序,成为谢神的诚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