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文介绍了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华侨移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内外背景、谋求生存及创业的艰难历程、取得发展经济和参与政治的机会与成就。认为拉美地区华侨华人在中拉经贸合作、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大有可为。比如有经济实力的华商,可以充当中拉经贸合作中的中介和代理人。而拉美众多的华文媒体,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介绍中国情况和反映侨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门是华工奔赴拉美各国的主要始发站,与拉美华侨有着天然的历史联系。澳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促进拉美华侨华人为祖籍国做贡献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文梳理了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华侨华人所做的独特贡献,侨务系统在推动华侨华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华侨华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论文认为,华侨华人既是祖籍国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独特力量,也为居住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体现在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传递信心等方面;后者体现在为当地购买物资、提供志愿服务和分享经验等方面。在协调和引导华侨华人参与全球疫情防控行动中,侨务系统及侨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华侨华人参与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也面临不少挑战,包括疫情对华侨华人经济的严重影响、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的负面影响、种族主义抬头带来的冲击、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涉侨部门和机构更好地协调与引导等。就此论文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华侨华人慈善捐赠蓬勃发展的背景因素,宏观把握华侨华人慈善捐赠的阶段性发展与特征,总结各级政府有关华侨捐赠政策法规及捐赠管理的特点,并揭示华侨华人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意义与启示。论文认为,侨务政策的恢复和落实、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华侨华人经济实力的增长是推动华侨华人捐赠中国慈善事业的背景因素;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慈善捐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呈现出捐赠热情和数额持续高涨、捐赠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捐赠方式和主体日益多样化、对突发灾害和重大事件的捐助引人注目等特点;各级政府有关华侨捐赠政策法规具有出台早、层级多、范围广等特点,而捐赠管理形成了协调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四个机制",具有管理与表彰并重的特点;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慈善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华侨捐赠政策法规与规范管理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法治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华侨华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华侨华人社会内部的差异性与认同的多元性、与祖籍国联系的密切以及在居住国地位的提高四个方面,分析解读了21世纪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就后疫情时代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提出几点思考。论文认为,应该客观理性认识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严格界定和区分“华侨”与“华人”的概念,并且审慎思考“华侨华人”与“华人散居者”这一术语在英文语境中的接轨;应该从国际移民视角审视和看待中国的海外移民和侨务工作,消除偏见误解,为中国移民正名,为中国侨务工作正名。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侨情的深刻巨变,华侨华人的认同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发展激发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认为,除了中国的发展这一宏观背景外,全球"汉语热"及华文教育的复兴与发展、侨务部门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居住国对华人贡献的肯定等因素,都推动了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论文提出,海外华裔的文化认同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如何增强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姜淑萍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6):39-44,125,126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积极感召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和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广纳海外华侨华人才智,为振兴中国科技事业助力,对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缩短同世界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海外华侨华人在实现祖国统一中的纽带作用,为促进两岸交流、加快统一进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善堂文化是潮汕慈善文化重要的代表,是祖籍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华人在海外形成血缘、地缘、业缘三大关系,互帮互助,在海外生存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善堂文化不仅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帮助,而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有力见证。在新时代,弘扬包括潮汕善堂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越两国自古关系密切,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国情相似,经济互补性强。目前,在区域一体化、东盟合作加强和中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两国人民迫切需要增进了解。而越南华侨华人在中越经济交往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研究越南华人的历史与现状,增进我们对越南华侨华人经济与中越关系和贸易往来之间关系的了解,有利于两国更好的合作与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来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服务。本论文主要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线索,从经济方面,动态地分析和描述华侨华人向越南迁移的历史和在迁移过程中华人经济的形成、发展以及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建立后,华侨科学家纷纷回国献身科技事业,贡献卓著;海外华商回国设厂和捐资办学一度非常踊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正确侨务政策引导下,华侨华人掀起支持祖籍国改革开放的热湖。他们大规模来华投资,继续支持科技事业,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中国统一大业。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史,是国史和侨史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对于制定侨务政策、利用和保护侨务资源、推动祖国完全统一乃至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31日上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之"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在中国侨联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梁英明教授主讲。  相似文献   

11.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东南亚至少有15个郑和寺庙和近30个有关郑和的传说。它们反映了早期南洋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与当地妇女的通婚、华侨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的桥梁作用。东南亚华人纪念郑和活动的特点是“四个结合”,即将纪念郑和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定居国文化相结合,与宣扬祖籍国和定居国的友好关系相结合,与发扬华人创业精神相结合以及与争取华族正当权益、促进族群和睦、繁荣当地经济相结合。虽然郑和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但海外对郑和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因此,在海外全面、深入地介绍郑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港澳台与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资本(以下简称海外华资),大举进入中国大陆,构成了中国大陆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主体,在中国经济建设、乃至整个亚太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改革开放前海外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进程,已充分显示与华侨华人所在国的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所谓主观因素,即华侨华人所在国华族为争取获得享有开展本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权利所进行的主观努力;所谓客观因素,即华侨华人所在国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及政府的政策,以及祖籍国——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政策所施加之影响。本文着重论述客观因素对东南亚华文教育之影响。一“华文教育”的界定“华文教育”,顾名思义系指“对华侨、华人子女以及其他要求学习中文的人士施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课程的教育”。①此界定内涵着海外华侨华人来中国国内(包括…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侨华人的数量与成就和贡献等方面的进步 ,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均无出其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与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而中美关系在中外关系中则更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华侨华人因而自觉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对中美关系发挥作用 ,并且利用其实力影响美国政要和选民 ,以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作用、机制与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中国软实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至今未见有从华侨华人和侨务工作视角系统探讨中国国家软实力的研究成果。论文着重探讨了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影响机制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播、开展民间外交、中国国情和发展模式的宣传介绍以及对中国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理解、支持和解释等方面,而机制在于通过华侨华人的个人行为和方式、海外华人传媒、华文教育以及华侨华人社团等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到华侨与华人的不同身份对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如何在新时期开展侨务工作,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文聚焦于华人移民在bilibili网站上发布的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经济为主题的视频,以及中国民众发表的弹幕点评,对它们进行话语分析与“过程追踪”。研究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祖籍国网络媒体成为散居者进行族群身份展演、向祖籍国民众寻求情感支持的媒介之一。华人移民在自制视频中运用话语型构,展示自身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与见证、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祖籍国民众在观看展演后与移民展开话语互动,对移民所主张的族群身份进行表态,进而深化了自身对民族国家文化与经济的自觉意识。华人移民的这种族群身份展演不仅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策略,更反映了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与身份意识,为我们理解网络化时代散居者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论文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解读,阐述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华侨华人的独特性质,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内外兼修的视野,要求华侨华人研究一定要具有全面、系统和均衡的视角。一方面,需要在祖籍地中国和住在国之间有一定的均衡,过分强调任何一地,都可能会失去对华侨华人这个分布于全球的群体的客观理解;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现代化进程既涉及政治经济,也包含社会文化;既需要本土稳定,也兼顾世界和平,所以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一定要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华人、华侨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一是华人、华侨身居海外,具有爱国爱乡的民族情结和民族凝聚力;二是华人、华侨在中外交流合作中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三是华人、华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科技知识;四是华人、华侨具有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的优势。广西壮族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了广东中小企业"走进东南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阐述了华侨华人在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中的作用。自2007年全球经济日渐衰退以及广东珠三角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以来,边际产业的广东中小企业急需撤退性转移,"走出去"不失为一个选择方向。东南亚应该成为广东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点目的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包括政府间的政治关系和民间的社会宗教文化关系,对于中国(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华侨华人除了发挥经济上的中介作用外,在维系和促进中国和东南亚政府与民间和谐关系中扮演友好使者的角色也十分必要,其作用不可小觑。值得注意的是,华侨华人作用的发挥,需要政府部门特别是侨务部门搭台、铺路。  相似文献   

20.
<正>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联合主办,由怀亚逊大学加拿大—中国商务与发展中心协办,昆山市侨联、侨办承办的第八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于2017年7月10—12日在江苏昆山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莅会并致辞。康晓萍指出,华侨华人在中外经济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必须以全球化视野,加强对华商群体、华商企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