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弘扬蚕桑丝织文化,普及丝绸相关知识,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不遗余力地提升社会教育的力度,丰富社教内容、增加活动项目。目前,已开发出自成系列、内容充实、趣味性强的科普社教活动,如丝绸文化大课堂、蚕桑丝绸手工包、蚕桑丝绸主题节、蚕桑丝织文化遗产考察活动等。以“寓教于乐”为主旨、以弘扬丝绸文化为目的、以观众主动参与为手段,努力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吴天才  宋俊荣 《文博》2003,(3):73-76
一、出土丝绸的状况 1986年在重修陕西扶凤法门寺塔时发现了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金银器、瓷器、漆木器与纺织品。据物帐记载,丝织品数量达700余件,且全部是宫廷供奉,数量之大等级之高都是前所未有,如武后裙金袈沙等都是武则天供奉。从丝绸的组织结构来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绸几乎包括古代出土丝绸的所有品种,初步取样分析有7个系列48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源     
丝绸,是足以同古中国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媲美的伟大发明。因为,用丝绸做衣裳,使中华民族告别了以树叶、兽皮遮体的原始部落生活,开创出五千年文明的先河,更给世界人类增加了光彩。坚韧耐磨、柔软如絮、薄似蚕丝、光辉鲜艳的丝绸,一经在神州大地出...  相似文献   

4.
辽代丝绸的发现似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知道的只有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的零星资料。其他如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的辽赠卫国王墓和解放营子辽墓中虽然也出土了不少珍贵的丝绸,但一直未见详细报道。近年来,内蒙古境内辽墓出土的丝绸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巴林右旗辽庆州白塔塔顶天宫、巴林左旗大康二年墓、哲盟小努日木辽墓等均有精美的丝绸文物发现。特别是这次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大量丝绸,品种齐全、技艺高超、图案精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仅就其中的团窠和团花图案来谈谈辽代丝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手工艺之乡,保留有许多传统的制作手法,南疆更甚。艾德莱丝绸,轻若行云,薄如蝉翼忆想两千年前的情景是很令人神往的:一条丝绸彩带从中原飘过青山绿水,飞过沙碛荒漠,轻柔地飘舞在古罗马的上空。这条横空万里的彩绸在昆仑山下的于阗挽了一个丝绸结,丝结上缀了一块洁白无瑕的和阗玉,让这条连接东、西方的纽带显得异常绚丽。  相似文献   

6.
雷虎  阮传菊 《世界遗产》2015,(3):114-117,10
缂丝,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因而又称刻丝。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的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因为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得之不易,因而又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王金山,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术美术大师,他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再到衰落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有代表其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如商周青铜器,汉代丝绸,唐代金银器,宋元瓷器。但惟有一种艺术品自古不变,这就是玉器。  相似文献   

8.
丝绸     
丝绸 飘柔的丝绸是中国瓷器仪容娴静的表姐是中国汉字风姿绰约的堂妹丝绸 是中国女人采桑时披在身上的一道小溪丝绸 是中国女人睡觉时笑在脸上的一个好梦丝绸 是中国女人活着时呼吸的一股清风丝绸 是中国女人死后灵魂边的一片轻云中国的黄土埋葬着中国的梅花中国的丝绸埋葬着中国的公主丝绸 是中国银器西行时走过的黄沙路丝绸 是中国刀剑东征时飘扬的红穗子丝绸 是中国的渔夫出海时帆上的拂晓风丝绸 是中国的农民耕种时头上的三月雨丝绸 中国的丝绸是秦时的明月 是汉时的关是唐代的诗歌 是宋代的词丝绸@雪潇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道的几个子项目中,如杭罗、蜀锦等拥有实物形式的项目所面临的困境大同小异。首先,工业化生产格局下,高质能的化学纤维大大挤压了丝绸的传统空问,丝绸的传统文化属性越来越弱,而只是成为一宗数据巨大的优质服装服饰面料。比如,大部分消费者在提到蜀锦时,第一反应是"传统被面""面料"等。换言之,在人们的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目前利用抗拉强度分析方法检测古丝绸老化强度的缺点,通过对古丝绸抗拉强度分析,利用电子天平的称量精度和记录、显示功能,结合控速、控力和固定试样的机械部件,对测定仪的机械、电路、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古丝绸强度测定仪。用古丝绸强度测定仪对古丝绸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古丝绸强度测定仪能很好地测定古丝绸的抗拉强度。该仪器为定量测定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中国丝绸发展的溯源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我国各类以丝绸为主题的博物馆,对其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特点及定位进行梳理,探寻提升丝绸类博物馆影响力的方法和策略。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对国内丝绸类博物馆的定位、性质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丝绸类博物馆地区分布不均衡,民办博物馆占比很大,存在展示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等问题。大型丝绸类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和管理方面重视对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其他丝绸类特色场馆也是推动丝绸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提出了丝绸类博物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放的潍坊     
罗洁 《神州》2003,(11)
如今的潍坊已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街道整洁有序,白浪河边绿草如茵,夜晚街灯闪烁,亮如白昼,新市府前喷泉如注,潍坊市容市貌的改观带动了潍坊经济的发展。 潍坊市的对外贸易在19世纪中叶已具规模,如丝绸在东南亚各国及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享有盛誉。自1988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丝织物保存状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出土丝绸保存状态的研究对丝绸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选取丝纤维中最主要的桑蚕丝及柞蚕丝作参照,以考古出土的明代丝绸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绸的纤维结构形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化学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晶度,用薄层色谱分析丝绸中氨基酸的组成,并进一步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丝绸中酪氨酸含量等方法,对一件出土的明代丝绸织物的保存状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明代丝绸为桑蚕丝,纤维丝松散且断裂较多,结晶度下降,多数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只检测到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与谷氨酸。酪氨酸含量为13.78%,比参照桑蚕丝含量低。  相似文献   

14.
剥色是古代纺织品染料分析的第一步。如何选择合适的剥色方法和试剂是做好染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模拟古代染色样品及其老化样品为对象,对染料剥色方法和试剂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古代常用的九种植物染料苏木、茜草、紫草、栀子、槐花、姜黄、黄柏、五倍子/栗壳靛蓝对现代丝绸用古代方法模拟染色。选取DMF、乙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2%碳酸氢钠(pH=10)、盐酸/甲醇/水(2:1:1) (括号中为体积比,下同)、3M盐酸/甲醇 (1:1) 和10%硫酸/乙酸乙酯(1:1)等溶剂对各种染色丝绸进行剥色实验。此外,对染色后的丝绸进行老化,并将其与未老化的样品做剥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酸/甲醇/水、DMF、乙酸的剥色效果好,但盐酸/甲醇/水体系丝纤维水解严重。苏木、茜草、紫草、栀子、姜黄、黄柏染色丝绸用甲醇/水、10%硫酸/乙酸乙酯、2%碳酸氢钠剥色均有一定效果,姜黄和黄柏染色丝绸也可以用乙醇和水剥色。媒染染色丝绸用EDTA/DMF的无损方法剥色效果好。五倍子和栗壳丝绸用水或70%乙醇剥色效果好,靛蓝丝绸用吡啶、吡啶/水、DMF、乙酸剥色效果好。热老化丝绸上色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和交联作用,剥色效果不如未老化的纤维。如果剥色试剂不符合后续分析的要求可以用蒸干重新溶解或者萃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波 《丝绸之路》2010,(8):53-54
丝绸是《古兰经》之天堂想象中的重要物品。《古兰经》对天堂的描绘中,不少地方提到人们将在乐园穿上丝绸。穆罕默德出生于商业重镇麦加,又多年经商,无疑接触过丝绸,彼岸世界是此岸世界的反映,《古兰经》体现了古代阿拉伯人对丝绸的无比喜爱,中华文明也借丝绸与《古兰经》发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16.
曾谦 《丝绸之路》2011,(10):37-40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通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河南段的发展历经兴衰。在东汉建都洛阳之后,丝绸之路河南段首次出现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继续保持着繁荣的态势;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河南段再次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丝绸文物上的污物除了会引起丝绸的诸多老化和病变外,还会影响文物的研究展示和利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去除丝绸文物的污物便成了丝绸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操作之一.湿洗是丝绸文物污物去除方式中的一种,湿洗可以仅用水进行清洗,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水中加人某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以加强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丝绸行业何日再辉煌张显影众所周知,我国蚕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生产的丝绸产品70%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国。多年来,由于丝绸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给我国丝绸行业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近年来,由于白厂丝价格下跌,蚕...  相似文献   

19.
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直到元代江南丝绸贸易还较少记载,其具体情形更无从深究,那么到明清时期,江南丝绸贸易的记载已俯拾皆是。丝绸商品交换不但制约着其本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遗憾的是,对于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至今尚未见有专文探讨,这显然与江南丝绸应有的历史地位不相符合。为此,本文将较为系统地考察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希望通过对明代江南丝绸国内贸易的兴盛、主要形式、商品量的估算以及兴盛的原因等方面的探讨,勾划出这种贸易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20.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研究古丝绸的降解特征,对新鲜丝绸和古丝绸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古丝织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古代丝绸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下,受酸、碱、盐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丝绸的宏观形貌、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古丝绸的质地也不再有蚕茧那么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像发生了变化,肽键断裂,碳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使之失去了原有的强度。了解这些降解特征对采取正确的保存保护古丝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