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选学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3日至6日在长春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长春师范学院和日本·敬和学园大学联合举办.海内外70余位学者与会.《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在我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唐朝开始,研究《昭明文选》就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号称文选学.选学研究早已超越国界,  相似文献   

2.
余国庆 《古籍研究》2001,(4):68-70,95
《昭明文选》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所选的诗文辞赋总集,这些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极具代表性,并且兼顾到各种体裁与流派,文章辞藻华美,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文选学”。季刚先生对《昭明文选》有过精深的研究,在《文选平点》中,对文章的评笺考证,言前人所未言,对后人启迪良多,即使只言片语,也极具真知灼见,有画龙点睛、阐幽释微之妙。后学观摩研习,深为叹服.兹略举数则,以作汇报。  相似文献   

3.
清代鄱阳人胡克家,字果泉,乾隆年间进士,曾官开归道台、安徽和江苏巡抚。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因疏浚吴淞口积劳成疾,殁于任上。他是封建时代少见的关心民瘼的封疆大吏,难能可贵的他还是治学谨严、致力文献校刊的知名学者。他倡导和主持刊刻的《昭明文选》和《资治通鉴》,在学术界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两种文献,波阳藏有几种版本,但有的残缺不全。他的一些遗墨、遗像,则分别保存在县博物馆和他的故乡樟林桥胡家。昭明文选,梁太子肖统编辑,成书于公元6世纪20年代,收录先秦至南朝梁代诗文辞赋七百余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文选刊行后,人…  相似文献   

4.
《昭明文选》注的音韵研究,自1950年以来共有论著六十余篇(部),其研究范围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李善注、五臣注及《文选音决》的声类、韵类、韵律等方面。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文选》音注音韵研究的经验,便于新世纪选学音韵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亚男 《古今谈》2006,(3):58-61
我的母亲陈学昭,1906年4月17日出生于浙汀省海宁市盐官镇,原名陈淑英,笔名学昭、野渠、式微、玖等。母亲幼年丧父,而她的母亲在她15岁那年不慎跌了一跤,就此不治瘫痪卧床,母亲在她的几个兄长严厉管教下长大。童年时,母亲就爱读课外读物,如《昭明文选》、《史记》等典籍,因家中藏书颇丰,在外婆的帮助下,她看了一些小说、戏曲。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他曾经阅读过《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词律》、《容斋随笔》、《梦溪笔谈》、《楚辞集注》、《屈宋古音义》、《古文辞类纂》、《六朝文絮》等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1]其中,他对庾信的《枯树赋》却百读不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清代胡克家主持重刊的宋本《昭明文选》的校勘记《文选考异》,作了叙述和总结,目的是在于强调它在“文选学”历史上的地位。文章认为胡克家《文选考异》对版本流传过程中造成的《文选》异文,及李善与五臣注的相淆乱作了一次全面的清理,使我们得以窥李善注的原貌。文章还认为《文选考异》注意了考因、内证、训释的方法去进行校勘,在方法上师法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宋朱熹的《昌黎先生集考异》。文章还举了其中诗歌部分的实例,来举证《文选考异》的基本校勘方法。总之,认为《文选考异》在“文选学”史上有它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善注《文选》征引郑玄《毛诗笺》异文甚多,大致有缺字改字、断章取义、引用其它著作而标为《毛诗笺》者。这种现象反映了李善注《文选》之时,《毛诗》抄本异文众多,文字并未统一之事实。对李善注《文选》征引郑玄《毛诗笺》进行探讨,既可以为《文选》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引文信息,也可以纠正唐代《诗经》学的某些成说。  相似文献   

9.
日本金泽文库旧藏平安中期古写本《文选集注》残卷二十余卷。光绪间罗振玉影印出版,题为《唐写文选集注残本》。集注之次序依李善、钞、音诀、五家(即五臣注)、陆善经排列,亦时附编者案语於後。日本选学泰斗斯波六郎於《文选诸本的研究》中云:“此本所引之钞、音诀,虽均不知何人所撰,却堪称惊人之秘籍。特别是陆善经注,彼我书目一无所记,彼国之人且已久不问其名,诚不可不谓珍贵之极。”又於《文选索引序》中云:“《文选》  相似文献   

10.
于光华《文选集评》是《文选》评点史上唯一一部以"集评"本身为目的的评点著作。它集录明清三十余家评点,大体涵括了明清《文选》评点著作的主体内容,集中反映了明清《文选》评点的主要精神,是《文选》评点史上的集大成与总结性著作,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虽也有缺点与不足,但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王锐 《炎黄春秋》2004,(10):52-54
年前有文章谈及“文革”中曾有红卫兵、造反派编有《江青文选》,并有追随讨好者欲正式出版《江青文选》,后因故作罢。今年《炎黄春秋》第3期上甘惜分先生在《我见到的陈伯达》一文中谈及对陈伯达的评价,又建议说:“但是作为一个学术人物,他的前半生还是做过不少有  相似文献   

12.
《昭明选》的编纂可能主要是适应萧梁建国后政治教化方面“润色鸿业”的需要,但梁武帝本人的一些重学问、好策事的习尚,对《选》的选标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是《选》一书呈现典重雅正风格的重要原因。但梁武帝的情趣、好尚又是多元的,其诗歌创作受到晋宋以来乐府民歌的重要影响,沿袭的主要是鲍照、汤惠休那种轻艳、流丽的诗风,成为宫体诗的先导。而且,这种诗风在梁代不仅不曾中断,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玉台新咏》的编纂。  相似文献   

13.
刘明 《收藏家》2022,(12):64-71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辩亡论》残卷,学界的一般意见是认为抄自《文选》,属于“唐写本”。残卷并未有明确的抄自《文选》的题署,亦不避唐讳,是否抄自《文选》及抄在唐代尚需辨析。通过写卷可能存在的避梁武帝之父萧顺之名讳用例,以及与宋刻本《文选》及《晋书》《三国志》录本的比勘,推测写卷有可能抄写在六朝时期,与萧统所编《文选》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此帙写卷在保存异文方面的文献价值,但校勘结果未能坐实写卷抄自《文选》的判断。依据文献记载及第一手的采访档案,考察了残卷收藏者方雨楼的生平事迹,也澄清了写卷在流通收藏及鉴定方面不确切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赵丹 《沧桑》2010,(3):228-229
梁代诞生了我国中古时期两个最重要的文学选本——《文选》和《玉台新咏》,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文选》和《玉台新咏》在诗歌选录上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曹植的闺怨诗、弃妇诗入手,从两选本差异之处发掘两选家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审美价值观等,进而从各自独特的文学批评方式中找寻选本沿用千百年来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越缦堂抄本《文选楼藏书记》中26部方志目录存在较多问题,既有书名、卷数、册数、著者等失实的硬伤,亦有因抄写凌乱而语义不通之处,为此一一订正。鉴于《文选楼藏书记》问题较多,读者在参考此目录时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俄藏敦煌Ф242《文选互》写卷是研究唐初《文选》学的重要文本,其价值表现在征引文献史料比较丰富,其中不乏亡佚文献,有裨于辑佚。但写卷注文存在讹误需要进行辩证,语词训释也需要考出其文献根据。另外.写卷存在着大量的俗字,需要进行文献的校勘和整理,以更好地揭示此写卷的文学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与刻帖所见的《出师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述了古帖《出师颂》宣和本的相关著录与题跋,并叙述了见于刻帖的9件《出师颂》刻本。说明一件古法帖在历史上会有多种摹本、临本和刻帖本并传。同时校勘了《出师颂》法帖与《文选》本(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间的文字异同。  相似文献   

18.
《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习称《昭明文选》。《文选》原为三十卷,后因唐人李善注份量很大,引书约1700种,析为六十卷。《文选》共选作品700多篇,有赋、诗、骚等各种文体达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为保存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典籍。由于《文选》编选时间早,各种文体多,选录精审,内容丰富,故王运熙先生称之为“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广的一部总集”。像《文选》这样重要的古代文学名著,本来早该有注译本出现。但由于《文选》字…  相似文献   

19.
读罢此文,叹息将军英年早逝!蔡树藩是我军早期一员著名将领,《邓小平文选》、《聂荣臻回忆录》、《我的父亲邓小平》、《西行漫记》等著作均对他有所介绍。从各种党史军史著作中,可看到蔡树藩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聂荣臻、贺龙等众多高级将领的合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蔡树藩当年在军内的地位。作为一名没有军衔的"独臂将军",蔡树藩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相似文献   

20.
丁丑芳 《文史月刊》2012,(8):125-126
政论语体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体,《邓小平文选》又是近期影响力很大的政论语体著作。本文通过其答语的分析,从而得出其答语与问句中背景(预设)的关系、答语与问句中隐含义的关系和答语与问句不关联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