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湘西南一隅的安江农校健步走上国际领奖台的袁隆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老百姓将他的名字与邓小平相提并论:发家致富靠邓小平,解决吃饭问题靠袁隆平。赞誉之高无以复加。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国内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去年一家知识产权机构评估袁隆平的无形资产总值高达一千多亿元人民币。 这样一位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水…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1)2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另据统计,自1975年杂交水稻试种至1995年,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这些新增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杂交水稻的硕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另据统计,自1975年杂交水稻试种至1995年,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这些新增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杂交水稻的硕果。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名字背后,90岁的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一圈袁隆平身边的人,学生邓启云说他总是不服老;记者兼朋友谭毅挺说他“热情、坦然、不会摆架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兼秘书辛业芸说他像一个永不停歇的跳高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提起袁隆平,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朋友总会被这个“农民科学家”感动,“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而在我省,在毫州市农业科研所(原涡阳县农科所),同样有这样一个人,他紧跟着袁隆平的脚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誉为“安徽袁隆平”。他的名字,因为“皖麦38”而响亮,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扎根土地、扎根农村的精神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7.
邹云峰 《文史博览》2006,(10):57-57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 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8.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痛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没补到点子上 “粮价涨了,粮农收入为何仍然低下?农民为何仍然不愿种粮?”一直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进行了批评,称“没补到点子上”。袁隆平认为,“国家按交粮数量直补给粮农,才是平衡粮价与农民收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参加受聘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活动期间,由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陪同一起考察广西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广西农业厅组织对改革开放以来30年农业志的编纂工作。通过深入考察,袁隆平院士对自治区领导重视“三农”工作以及广西农业自主创新农业技术推动袁隆平院士为广西农业志题词$广西农业厅@陈德文  相似文献   

10.
正1969年湖南省出台政策,规定"大力推广良种。各地要制订实现良种化的计划,村、队要建立种子队、种子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正是这一时期在湖南研究育种成功的。袁隆平时为湖南安江农校教师,1964年设计出一套"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方案,并已找到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1966年2月发表论文。科委九局向时任国务院科技  相似文献   

11.
“虽然现在没有人知道他,但他的成果将影响每一个中国人”周晓东的偶像是袁隆平。水稻之父用事实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而“无名小辈”周晓东盯上了小麦。用他的话来说,对于水资源缺乏的中国,小麦的意义更大。2006年11月,在国家农业部专家关于中国小麦现状、发展及科技创新问题的报告中,周晓东和他的“铁秆”小麦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2.
黄健 《文史春秋》2009,(2):20-26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广西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正值国家开发海南岛。时任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的张先程副教授应聘到海南大学任副校长,主管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行前,我到张先程家,问及海南的优势。张老师说,海南是我国的国家级水稻栽培基地,70年代,湖南的袁隆平在海南研究杂交水稻,发现了“野稗”,  相似文献   

13.
他首次在世界上发明了“口服避孕药”,又成功地试验出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被新闻界誉为“口服避孕药之父”和“试管婴儿之父”.弥留之际,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说:‘即使我客死异邦,我也要魂归故里.  相似文献   

14.
田亮 《环球人物》2020,(1):33-38
2018年8月,一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网络文章传播开来。这篇文章认为,超市货架上鲜有袁隆平研制的大米,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人们应该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一时间,掀起了该不该“暂时遗忘袁隆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谁是最早的杂交稻研究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杂交稻,往往认为现代稻作学家袁隆平是杂交稻最早的研究者或者是发明人,因为人们早已将他冠之以“杂交稻之父”的美誉。这个名字自然将他与杂交稻最早的研究者联系起来。殊不知,中国杂交稻最早的研究者不是袁隆平,而是著名的稻作学家,我国稻作学的奠基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的丁颖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前副院长牟善初教授是著名心脏内科专家,邓小平、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王震等,都先后接受过他的治疗。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副组长和内科总医师,牟善初教授曾被国内外传媒誉为“中国开国元勋们的健康卫士”、“支撑中国政治巨人的保健神医”。  相似文献   

17.
世纪伟人、时代巨人──邓小平逝世后,国际社会进行了高度评价,称颂他“不仅使十二亿中国人民得到好处,而且使全世界都受益不浅”;赞誉这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谱写了世界历史新篇章”。全面评估邓小平对国际社会和人类历史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一个“杰出的领导人”,“全面的政治家”;“罕见的才干”;不仅在于他改变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的面貌,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也是最主要之点就在于,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对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作了…  相似文献   

18.
亦虹 《文史春秋》2001,(5):1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前院长牟善初教授是名心脏内科专家,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刘伯承、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王震、邓小平、杨尚昆等都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接受过他的保健治疗。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副组长和内科总医师,牟善初教授曾被国内外传媒誉为“中国开国元勋的健康卫士”、“支撑中国政治巨人的保健神医”。  相似文献   

19.
亦虹 《文史月刊》2004,(2):2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前院长牟善初教授是著名心脏内科专家。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刘伯承、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王震、邓小平、杨尚昆等都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接受过他的保健治疗。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副组长和内科总医师,牟善初教授曾被国内外传媒誉为“中国开国元勋的健康卫士”、“支撑中国政治巨人的保健神医”。  相似文献   

20.
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他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曾荣获国际艺术学会的金牌奖,被推选为“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张大千,一位声名遐迩、名噪中外的艺术大家。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城郊一个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