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芾擘窠书《多景楼诗》帖:纸本,尺寸失记,原为横卷,后为人割装成册十页有半,诗云: 华胥兜率梦曾游,天下江山第一楼。冉冉明廷万灵入,迢迢溟海六鳌愁。指分坱圠方舆露,顶矗昭迥列纬浮。衲子来时多泛钵,汉星归未觉经牛。云移怒翼抟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多景楼,禅师有建楼之意,故书。共书四十一行,无名款印记。 后纸何执中跋云: 昨日元度座上见襄阳米元章所题多景楼诗,不独仰其翰墨,尤服造语之工,真可目之三绝。崇宁元禩清明前一日,剑川何执中谨跋。  相似文献   

2.
顾志兴 《古今谈》2004,(4):46-50
澜阁《四库全书》在遭受咸丰十一年(1861)惨祸之际,幸有杭州八千卷楼藏书楼传人丁申、丁丙兄弟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抢救,库书才不致陷入镇江宗阁、扬州汇阁库书同样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现藏于镇江焦山碑林的《弥勒楼阁颂碑》为孚威将军吴佩孚所撰书。学者们据此碑内容或对吴佩孚的佞佛持怀疑态度,或谓之为虔诚的皈依。笔者试从《弥勒楼阁颂碑》的碑文入手,联系吴佩孚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一些生平事实,来探讨吴佩孚佞佛之究竟。 《弥勒楼阁颂碑》,碑型横制,高53厘米,宽192厘米,(见图)从碑的上款看,是吴佩孚为扬州长生寺的弥勒阁作的颂词。  相似文献   

4.
董玮 《南京史志》2022,(41):66-67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我园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挖掘地方自然、社会、人文资源,将镇江景、镇江音、镇江味等生活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重组,融合于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引导幼儿走进生活、亲身感受、快乐成长。本文以《镇江情》融合性课程建构为例,浅谈生活教育理念下园本课程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春风又绿江南岸。在整个江南“绿”得最透的城市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镇江。镇江襟山带江,江河交织, 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多姿。这里有绮丽的金山,雄秀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这里意韵悠长的西津古渡街沿江而立, 南山烟雨氤氲着诗意;这里南朝石刻刻满了沧桑,茅山“老子”正待开讲《道德经》;这里街市上有“镇江三怪”可品尝, “芙蓉楼”有名山名泉名茶名楼“四绝相聚”……在这春风又把镇江“绿”得晶莹剔透的时节,欢迎您来这里看看。  相似文献   

6.
清初通州范国禄以诗文名震一时,著述宏富,诗文杂著且逾百卷。其中《十山楼诗年》、《十山楼诗》、《十山楼文》、《范十山诗集四种》、《十山楼尺牍》、《十山楼序稿》、《狼五诗存》等流传至今,多为海内孤本,笔者结合各方文献材料考察、梳理范氏著述版本及其后世流传。  相似文献   

7.
曹宝麟 《收藏家》2002,(10):40-45
一《研山铭》是米芾今存大字行书真迹四件之一。十年前,我在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时,把《吴江舟中诗》系于元丰五年(1082年),元章时年32岁,因属早期作品,个人艺术风格尚未成熟,自可勿论。而其他3件——《虹县诗》、《多景楼诗》和《研山铭》,我皆系于晚年。距今跨三十个年头的197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印行《米芾墨迹三种》,即以上述次序排列。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中,能看到以前纯属“横扫”的古物已是万幸,更遑论探究流传、藏所等等书迹以外的内容了。直到  相似文献   

8.
该市2006年初将全面启动《镇江市志(1983—2005)》的编修工作,年度工作目标是制定方案、拟定篇目、组建队伍、业务培训、落实任务分工和收集资料。各辖市、区新一轮修志工作将同步启动。2006版的《镇江年鉴》设计方案对框架结构进行调整,新设了《胡锦涛在镇江》、《“十五”回眸》、《“十一五”展望》等类目(分目)。编撰地情书《镇江乡镇概览》、《镇江指南》、《镇江市历次重要会议件汇编》(暂定名)、《“十五”回眸》(暂定名)等。  相似文献   

9.
江苏镇江,曾名丹徒。镇江修志史上,编修过5本《镇江府志》、7本《丹徒县志》。现存7本《丹徒县志》,有5本是清代编修的,而其中又有3本是记述清末的。这就是光绪《丹徒县志》(以下简称《光绪志》)、《丹徒县志摭余》(以下简称《摭余》)和《续丹徒县志》(以下简称《续志》)。  相似文献   

10.
民国期间,作为江苏省省会的镇江,出现过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既十分重视志书的编纂、刊刻,又出现从国外流传进来的年鉴、指南、要览的书籍样式,先后编刻过《丹徒县志摭余》、《元至顺镇江志》、《续丹徒县志》3本古代、近代志书,也编印过《镇江指南》、《江苏省会辑要》、《江苏省会要览》。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在镇江曾经有一份报纸叫《江声日报》,该报创办人刘煜生为江西人,大革命时期曾接受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抵镇江后,刘煜生立志以报纸唤起民众,遂创办《江声日报》,自任经理与总编。取报名“江声”是喻指镇江百姓代言人。刘因其在报界的影响,被推为镇江报界公会主席。  相似文献   

12.
998年2月6日《人民日报》和2月22日《中国文物报》相继报道了镇江发现萧梁五铢陶范堆积层的消息。在镇江古城考古所的支持下,苏州市钱币学会与上海《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秦汉南北朝卷》编写人员赴镇江实地作了考察。这批钱范出土地点,位于镇江市北固山南脚下,紧...  相似文献   

13.
正"‘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这神思激越的呵天一问,把无数神往的目光聚焦到横枕大江、石壁嵯峨的镇江北固山麓;一代伟人毛泽东书写了这名篇名句。辛词毛书,旷世绝唱,引无数人竞相前来瞻仰镇江千古江山的迷人风韵",历经八个寒暑、六易其稿的《镇江市志(1983~2005)》以这样富有诗意的文字起头,开始了对镇江改革开放二十三年历史的记载。全志共536万字、549幅图照,鸿篇巨制,其资料之翔实,体例之谨严,篇目结构之全面、合理、有新  相似文献   

14.
现在来到镇江,大街小巷,老人幼童,无论走到哪里、遇到哪位当地人,都会津津乐道地跟您说: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如果再多聊几句,那就肯定会眉飞色舞地跟您讲起《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到了镇江,无论多忙,人们总要到金山去游一下金山寺,看一看法海洞和白龙洞;有一点空闲的还会打听许仙待过的五条街"保和堂药店"、白素贞住过的"白莲巷"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正《镇江市志》(1983~2005)已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不仅是镇江市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江苏方志界的喜事。镇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城市,修志历史悠久,(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向被誉为名志,首轮新志热潮中成书的《镇江市志》为江苏第一部新修地级市志,曾获江苏省修志成果一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这部《镇江市志  相似文献   

16.
夏永是我国元代画坛上一位十分出色的民间界画家。仅据不完全统计,夏永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十一件之多。其中,笔者曾经寓目的真迹和影印品有七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岳阳楼图册》(图呈圆形。以下简称《岳一》),《岳阳楼图册》(图呈  相似文献   

17.
老镇江三题     
<正>旧时镇江社会生活,既有光怪陆离的画面,也有民生疾苦的情景,还有那些忘不掉的记忆,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痕迹。虽说昨夜星辰,但对了解近代镇江社会史,却有资料价值。织布机坊旧时,镇江棉织业颇为兴盛。据《镇江市志》记载:"抗日战争前夕,镇江仅有7家规模很小的织布厂和几十家家庭布厂、10多家手工染坊、3家毛巾厂及70余家家庭织袜作坊。到1949年,纺织业有小作坊、小工场452家,织机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9年第3期刊载蒋文光同志《谈楼(王寿)<耕织图>清代刻石》一文,谈到南宋绍兴年间临安於潜令楼(王寿)作《耕织图》并诗,以后历代多有临摹翻刻;摹本中较早的有元代程棨的一种,已经佚失。又谈到清乾隆间画家蒋溥进呈《耕织图》,此图曾被附会为刘松年的《蚕织图》而编入《石渠宝笈》,实则是楼(王寿)《耕织图》的程棨摹本。  相似文献   

19.
正在湖南近现代藏书史上,叶启勋(1900-1972)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可说是湖南古籍收藏的殿军。笔者对叶启勋感兴趣,得益于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叶书录》,是书收录叶启勋的《拾经楼紬书录》及其叔弟叶启发的《华鄂堂读书小识》。《拾经楼紬书录》里头收录的100多篇题跋,几乎都掺杂了浓烈的情感。如对伯  相似文献   

20.
“南方才子”何诹与《碎琴楼》晏立豪清末民初,有3位文言文小说大师享誉文坛,这就是写《断鸿零雁记》的苏曼殊,译著《茶花女遗事》的林琴南,再有就是长篇小说《碎琴楼》的作者何诹了。《碎琴楼》在民国年间印了数十次,风靡全国,其书脸炙人口,美味无空,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