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淮军的营制及后勤制度军队的后勤制度与军队的编制密切相关。研究淮军的后勤制度,必须从了解淮军营制开始。淮军营制,分步队营制和马队营制。淮军的军队营制。初建时“一准楚勇规模”,以营为单位,营设营官1员,每营分立前后左右4哨。营官有亲兵6队,每队12人。每哨分立4队。每哨108人,4哨共计432人,加上亲兵共504人,营官在外。淮军搬运一切军用物资设有长夫。每营营官及帮办人员共  相似文献   

2.
在咸同20多年的国内战争中,勇营军不仅逐渐取代经制军成为清军主力,且出现守旧、创新、改良三种类型,其中创新型湘、淮军虽然对内战的逆转起了主要作用,但其他勇营军在相当长的时间,在一些地区,也起了重要的甚至主要的作用。然而在咸同勇营军史研究中,却长期存在偏重湘、淮军,忽视其他勇营军的倾向。这虽然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但对咸同内战全局,乃至湘军发展过程的全面了解,都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安徽史学》开辟淮军研究专栏,这很好。近日我们读了董蔡时同志写的《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一文,受益匪浅,但也感到有些问题值得讨论。这里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说明我们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蔡时同志批评指正。一、李鸿章招募淮军的办法及初建哪“四营”蔡时同志在《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一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方英 《安徽史学》2011,(6):95-103
淮军是晚清时期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也是清代军事体制从传统向近代转化过程中承先启后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本文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淮军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既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该关注的方向,并就如何利用好淮军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武装侵台,清政府派沈葆桢负责处理台湾事务.在沈葆桢请求下,李鸿章派部将唐定奎率淮军13营武装保台,挫败了日本的侵略意图,并进行台湾早期“抚番”开发.在台期间,淮军共有2000余名官兵伤亡病故.为祭祀追念这些将士,清政府允准在台湾凤山修建了凤山淮军昭忠祠.  相似文献   

6.
卫汝贵,字达三,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将领,积功至甘肃宁夏镇总兵。甲午战前,率盛军驻守天津附近的青县,作为畿辅游击策应之师,共有步队12营6000余人,马队5营1000余人,合共约8000人。该军除拥有较为精良的哈乞开斯枪外,还配备克虏伯大炮近40尊,是当时淮军乃至全国军队中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一支。卫汝贵因此也深受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赏识器重,光绪十七年曾奏称“实系最为得力之将。”  相似文献   

7.
淮军初到上海时,芒鞋短衣,布帕包头,遭到外国驻军的讥笑。未及一年,“尽改旧制,更放(仿)夷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显示出十分凶悍的力量。从19世纪70年代起,淮军逐渐成为清王朝对内维持封建统治,对外担负国防任务的一支最重要武装。淮军地位的迅速上升,与它较早、较为全面地实行近代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为清朝钦差大臣,先后负责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李鸿章的六弟昭庆曾带淮军继招的新勇协助曾国藩守安徽芜湖、无为、庐江,其军事才能初露头角,曾欲用之为统领,以备他日栋梁之选,李鸿章以禀商"家慈",代辞.但正在谋发展的李昭庆与其三哥鹤章成为李鸿章"平吴"的左右手.曾国藩奉令北上剿捻后,为了笼络淮军诸将,请李昭庆办理营务.曾国藩为了对付捻军的运动战术,于四省十三府州设四重镇驻兵,以静制动,并筹建游击之师一支,以李昭庆为游击之师统领.李昭庆带兵作战不力,请为曾国藩护卫.曾国藩辞掉钦差大臣后,清廷以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军剿捻,曾勉励其助兄完成"剿捻大业",李昭庆表示要大干一场,但不久又打了退堂鼓,要求"卸营务、统军两差".曾国藩想到昭庆"时前时却",不肯"苦战",又"于官阶、功名二者不甚歆慕",只好劝李鸿章另择统领,接替他.文章说明:曾国藩希望落空,李昭庆自毁仕途前程.  相似文献   

9.
台湾始有防军驻防的时间是在同治五年(1866),此后防军的重要性逐渐超越绿营,成为清末戍台的主力。这些驻台的防军,可以区分为楚军、淮军、福建绿营练军、广东绿营练军、贵州绿营练军、台湾绿营练军。他们当中以淮军最为重要,因为在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以后,该部被赋予防卫台湾的重责。防军的驻防,也改变了台湾既有的军队组织。受到影响者包括:台湾绿营、番屯、团练。他们纷纷仿照防军的营制,学习使用洋式武器,甚至领取远比本俸还高的军饷。至于戍台防军,所参与的战争有对内、对外两种。前者的代表性战役是平定光绪十四年(1888)彰化施九缎事件、十三场的原住民战争,以及追捕土匪。后者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光绪十至十一年(1884—1885)中法战争、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中,抵抗日本与法国的入侵。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的官绅为抗拒《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遂成立台湾民主国,部分防军加入这场战斗,成为他们戍台的最后一役。  相似文献   

10.
翁飞 《江淮文史》2005,(1):80-92
随着《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央视一套的热播,淮军名将刘铭传与淮军统帅李鸿章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他们两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的战争中兴起的以李鸿章为总首领的淮军,为了褒扬祭祀死于战场和积劳病故的官将兵丁,在全国各地修建的几所淮军昭忠祠,分析了李鸿章修建淮军昭忠祠的目的,叙述了淮军昭忠祠实行的入祀、祭祀制度、日常管理、资金来源,以及淮军昭忠祠的兴衰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对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2.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赴台与日本交涉并办理台湾防务事宜。沈葆桢东渡后,深感台防空虚;随后,李鸿章急调唐定奎所部淮军武毅铭军十三营入台巩固台防。中日《台事专条》签订后,日本按约撤军。沈葆桢巡台期间,审时度势地提出"开山抚番",唐定奎又率淮军协助其安抚番社。在台湾期间,淮军招抚狮头诸番社,宣威怀德,力行教化,为"开山抚番"各项事宜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亦为清政府在台湾保卫主权、巩固治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应对,可以围绕王朝制度系统的反应,形成一种历史叙事。在这一事件应对叙事中,李鸿章不是直接责任人和主角。但围绕李鸿章的大量史料显示,这一事件发生前,淮军面临裁撤压力,海防体系也空虚无力,李鸿章充分利用日军侵台造成的危机局面,将闲居徐州的淮军精锐调往台湾海防前线,将参与西北平叛的另一支淮军精锐力量撤回沿海布防,成功实现淮军的转型。同时,利用危机,制造舆论,与总理衙门和沿海督抚一道推动以李鸿章为核心的海防体制的形成。这是李鸿章和淮军从内部平叛之战时体制向应对西方的海防体制转型的关键一步。危机利用与权力外移是晚清权力关系变动和体制变化的重要路径,而事件应对和危机利用构成的复合结构是晚清历史的特殊构造,需要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结合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淮军华字营     
淮军是继湘军之后组成的一支地主武装。它是湘军的继续发展,又是北洋军的前身。这支反动武装始于镇压太平天国,盛于镇压捻军,衰于甲午战争。淮军是以太平天国时期皖中庐州府(辖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无为县和巢县)、六安州地主团练为主体组成的。其将领大都是皖中地区的地主团练头目。其  相似文献   

15.
近日拜读了冀满红同志所撰《论淮军》一文,受益非浅,在教书之余,我试写一篇《也论淮军》,除淮军的封建性、私属性、买办性为人共知不再赘述外,就一些问题与满红同志交换意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一关于淮军长期存在的历史条件问题满红同志认为“淮军发展快、存在久,还取决于晚清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认为这点是值得商榷的。满红同志提到太平天国失败前后到捻军起义失败时清政府执行了“抑湘扬淮”策略,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满红同志文中提到三点,说明太平天国失败前后清廷对曾国藩施加压力,迫使他遣  相似文献   

16.
一太平天国时期,张树声在合肥地区统带一支团练与太平军、捻军顽抗,从一个诸生被提擢为候补同知。他所统带的团练,为李鸿章后来编练淮军奠定下基础。他也因此而发迹。张树声(1823—1884年)安徽合肥人。“县廪膳生”,1853年太平军进军皖北,捻军纷纷响应,他“奉钦差大臣周(天爵)、吕(贤基)示谕团练,并奉钦差办理团练刑部郎中李(文安)颁发章程,坚壁清野”,“除结团自保外”,还带练勇外出与太平军转战各地,配合清军攻陷含山、六安、英、霍、潜、太、无为等州县。1857年桐城清军溃败,次年太平军再次攻占庐州,皖北革命斗争又趋向高涨。张树声从地主阶级利益出发,“严申禁令,不准乡民从贼,先平肥西匪寨,继败捻酋张洛行于官亭,就周公山下坚筑堡寨,阻河为险……远近襁负来归,咸知其制寇有方,相依为命。”当时合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淮军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史学》开辟淮军研究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廖宗麟《李鸿章与淮军的近代化》,冀满红《论淮军》,陆方、高翠莲《淮军建立初探》等(以下简称董文、廖文、冀文、陆文),在淮军创建的问题上各抒己见,给这个过去一直寂寞冷落的领域带来了生机。但通读这些文章后,颇觉意犹未尽。其中,有些史实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订,有些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推敲,还有一些环节由于缺乏交待,而使淮军建立的过程显得脉络不清。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谨以近来读书所得敷衍成篇,敬请各位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8.
胡汉辉 《中华遗产》2006,(2):144-144
1862年春天,李鸿章率领一支8000多人的淮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上海。淮军士兵们腿上穿着“布袋裤”,身上穿着杂色棉袄,头上扎着花布巾,脚上穿着草芒鞋,肩膀上还扛着大抬枪、火绳枪和弓箭。这一队军容奇特的淮军行走在上海滩的大街上,引来市民的争相围  相似文献   

19.
魏羲之 《文史天地》2012,(11):38-41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1858年冬,人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20.
朱明 《东南文化》2003,(8):90-91
“农民画”始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理论上讲,它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演化。在“家民画”中你可看到,诸多民间刺乡、勇纸、皮影、泥玩具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