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城市,身在山水园林,兼得都市繁华和山水至美,是城市生活至高至佳的人生境界。城市风景名胜一大特点是人工化、园林化,这既是历史以来人类开发的产物,也是适合城市特点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风景区往往都经历自然生成和后继的文化生成两个过程,具有自然景观、园林景观、文化景观、城市景观四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2.
古琴台一段俞、钟琴会的传说记载着楚人重诺重情的历史化传统,成为武汉人彰显城市个性、塑造自身性格的化资源,并演绎为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一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已有考古成果和历史古籍看,常州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560多年的建邑史。秦代开郡设县,置有延陵县,成为郡府级城市也有1700多年历史。自古至今,常州都是江南乃至全国知名的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吴文化和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十分突出。历史上曾出现过春秋吴  相似文献   

4.
西安,从汉代时被称为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曾经有无数使团、商队、僧侣、学者从这里启程,向着已知和未知的西方踏出万里征程的第一步。西安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有3000多年的都城历史,历经13个朝代、21个政权,是世界上古代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史天地》2002,(11):60-60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近日披露:正在发掘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这表明中国早在5500年前就出现了城市,从而使中国城市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此前,考古界公认中国最早的城市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丹土村,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凌家滩遗址位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巢湖流域。据考古家描绘,凌家滩在远古时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并具备了初级的城市“规划”水平。中国城市历史应该提前千年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15,(1):24
以色列特拉维夫毗邻地中海,全称是特拉维夫—雅法,由两个相邻的城市特拉维夫和雅法合并而成,是一个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现代化的特拉维夫与拥有千年历史的雅法老城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特拉维夫常被称作"永不停息的城市",这座以色列的现代犹太之城,热情拥抱每一个旅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城市建设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的经营们,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但努力加大城市建设,还关注到历史化遗产的保护,这在城市建设的认识上不能不说是一种可喜的进步。有人说:“城市是一种化形态”。但我们认为,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但有经济功能,更有它的化功能,城市又是化的产物,体现了建造们在化上的追求,又反过来给居民及外来以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一些产业关联、人文历史相似的相邻城市合作的程度大大提高,呈现出"同城化"的趋势,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同城化"这种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新现象,初步阐释了同城化的基本内涵,并以沈抚同城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城化是区位邻近、人文历史相似、产业结构互补的城市在社会经济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而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现象;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源于两市间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空间联系、政府企业化与城市间合作型管治方式;同城化的主要对策包括发展战略协调、行政壁垒消除和协调组织独立化等。  相似文献   

9.
作认为历史化街区的保护要树立城市现代化的正确理念,注意保护内容的层次性,要探索物保护的新方式,充分利用历史化街区展示和传承名城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15日——18日,全国历史化名城西南片区2002年年会在国家级历史化名城四川阆中召开。成都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化名城,我市城科会及名城专业委员会等6人应邀参加该次年会,并作了题为《成都的名城保护与物保护》的大会交流发言,就名城成都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近年来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中,积极探索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名城保护和物保护的新思路作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经济和化的产物:在漫漫五千年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明,同时,也在辽阔的中原和遥远的边疆,建立起一座座雄伟壮丽的城镇和一处处幽美的江村渔市。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除具有政治、经济和化功能外,还需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如何对城市进行形象设计和功能定位,如何协调它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个性与共性、化与经济、美学与生态上的关系,将对一个地区的对外形象甚至经济战略至关重要。城市,作为一种化载体,能最大限度的反映出人类的思想、经济、政治和艺术成就。历史上,一次次民族沉浮和一次次化盛衰无不或多或少地通过城市的变迁反映出来。因此今天,城市问题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化问题,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鉴于昆明在城市建设上忽左忽右和屡屡走入误区,作提出从“时空”的角度来分析昆明的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藏书化追本溯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私家藏书与官藏并驾齐驱,成为中华化保存和传播的两大重要渠道。作为藏书化物质载体的中国藏书楼,它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明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13.
董斌  武凌君 《百年潮》2023,(4):60-69
<正>北京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城市规划的城市之一,诞生于1953年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搭建了首都城市发展的骨架,对北京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立城市规划工作机构和开展初期讨论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布局规整、气魄雄伟、建筑精美,被称为“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然而,  相似文献   

14.
论海盐文化在重塑盐城形象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和结晶,又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城市,必须立足这座城市文化之根,保护、发掘、整理、发扬光大城市的历史文化。盐城地处淮河下游的东海之滨,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在这块“环城皆盐场“因盐置县的广袤盐区,有着2000多年的产业历史。盐城是“两淮盐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既有多层面建筑风采,也有浓郁的文化品位与人文情怀。一座名楼本身就是一个文脉遗产累积的过程,它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延伸了城市生活的时空,丰富了城市文化的景观。名楼遗产无疑有益于人们用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城市文明,用远久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用名楼突出的普世价值激活城市活力,这是我们已经做了或正在努力的方向。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名楼重放异彩,不仅是领略建筑的精彩,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魅力。然而今天的历史文化名楼面临着在城市规划中被"过度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被"低俗化"、在城市主体中被"离心化"的危机。我们需要围绕文物价值,文化品位和景观功能看待历史文化名楼,让它们更具魅力风采。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立法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较之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起步晚,但是变化很大。日本战前教育立法大致经历了学校的“西洋化”、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和法西斯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罗马-高卢城市兴起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的高卢行省深受帝国城市化运动的影响,在城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独具特征。在某种意义上,高卢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整个帝国城市化运动的发展。促进高卢城市兴起有几个因素,即高卢原有的城市因素——奥必达、希腊殖民地的城市因素和罗马化的城市因素,对这些因素在高卢城市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彼此继承改造的关系、融合的过程和具备的创新意义等展开具体分析,有助于认识高卢城市兴起的基本条件和历史动因,进一步加深对罗马帝国城市化运动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天津600年     
万民 《百年潮》2004,(9):74-79
天津建城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600年的历史并不算悠久,无论在中原,还是江南,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比比皆是.天津既没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古都那样显赫的政治地位,也没有苏州、杭州、扬州和淮安等名城那样绚丽的文化风韵.从中国历史发展长河看,一个城市有600年历史,不足为奇.其实并不然,天津建城后,经历了四百五十多年缓慢的发展后,随着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天津开始迅速成长和崛起,一跃成为雄踞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国后,天津经历了特殊的曲折和磨难,改革开放以来,又迎来了喜人的发展和跨越.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天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曹迪 《风景名胜》2021,(8):0232-0234
通过对历史地图、卫星地图等研究材料的梳理与分析 , 结合历史总体发展进程,进行布鲁日城市二维空间形态变迁的研究与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布鲁日的城市历史起源与演变,研究了影响城市早期变化的背景环境,随后结合城市各阶段历史地图的比对,对布鲁日的整体历史发展进行定性分析,最后采用历史地图与卫星地图转译的手法,提取出城市街区、水系、路网、绿地等空间要素,对布鲁日自近代以来的城市演变进行形态化比对分析,得出布鲁日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历史的延续与城市演变的价值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城市城下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下町是存在于日本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形态。它是以领主城馆为中心,融武士集居区域、工商业区域、寺院神社为一体的封建城市。它在日本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初,作为各个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城下町普遍兴起,压倒以至取代了其它类型的城市,而成为全国城市演变的主流,在数量、规模、作用上均占绝对优势。城下町化成为当时日本城市发展的显著趋势,出现了日本城市发展史上的城下町时代。据统计,在十七世纪,仅三万石以上的城下町就有二百三十五个,遍布全国。整个江户时代一万石以上的城下町(不管其兴废情况),共达四百五十二个,可见其发展之兴盛。城下町这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城下町化这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对日本城市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何种影响,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点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