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轶峰先生新近出版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对"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力图从真正的"本土"视角出发,呈现和阐释中国文明、文化、社会共同体的结构模式与演进历程,提出"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样一个统摄性概念,并围绕这个概念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充分展示了"大历史"的活力和魅力。此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界对于"大历史"的关注和兴趣,推动对于中国历史独特发展道路的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出现的"王权主义"、"地主社会"、"农商社会"、"帝制农商社会"和"富民社会"等学说或理论,是特定学术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梳理出专制王权、宗法组织、地主所有制、农商结构和富民阶层等中国古代史固有的概念和要素,构建起独特的话语体系,试图从中揭示中国古代史发展的"玄机"和"密码"。这些新学说广泛采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历史理论的最新成果,亦力求提供确凿的史实证据来支撑其理论体系。诸种新说导引着新时期对中国古代特色发展道路的思考和认知,同时人们也要把握其共存问题的症结并正确应对以便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20—21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暨农商社会/富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行。这次会议在2014年8月于昆明云南大学成功举办的首次"农商社会/富民社会高端研讨会"基础上,将研讨范围从唐至清扩展到从秦至清的整个帝制时代,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中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6月20—21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暨农商社会/富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一、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李振宏认为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是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从新中国算起将近70年,从新时期算起将近40年,已经到了应该总结也可以有所总结的时候。问题是如何总结,如何来看待和总结当代中国古代史研究所走过的学术道路。赵轶峰教授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术总结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路径,给会议定了一个很好的主题:“评论与反思——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这个题目显示的是一个主题两个基本点。一  相似文献   

6.
<正>由赵毅、赵轶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自2002年初版发行以后,经国内多所大学使用多年,近纳入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计划,已经修订完成,新版将在2010年春季开始发行。  相似文献   

7.
本期寄语     
<正>本期"理论与思想"栏刊出两篇评论性的文章。赵轶峰的《李约瑟难题与明清社会——读文明的滴定》结合作者自己关于明清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的研究对李约瑟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解答进行评论,在分析李约瑟考察该"难题"的方法论基础上,将李约瑟的解答归纳为3项论说,即"亚细亚官僚制度"是中国没有实现向现代科学的体制原因、现代科学与古代中世纪科学有本质区别、中西自然法观念差异及有机论与机械论世界观差异构成中西科学道路差异重要原因。李约瑟的解答包含推测、模  相似文献   

8.
正由赵轶峰教授倡议召开的“评论与反思——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学术研讨会,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选题。它触及到当下国际交往大背景下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是否需要国际视野,这早已不是一个疑问。实际上远在呼吁全球史之前的20世纪40年代,翦伯赞就已经在自己从事的先秦和秦汉史研究中,实践了由中国看世界,由世界看中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区域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江南区域史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综观既有的研究,学界在理论与方法、文献与史料、田野调查与口述历史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方法和研究模式,为进一步拓展江南区域史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江南区域史研究的助推器。公共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0.
法国汉学家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中国数学史专家,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数学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林力娜教授1981年来华研习中国数学史,随后与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的专家精诚合作,历时20余年,于2004年出版了《九章算术》中法文汇校版,为推动西方学术界了解认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刊特邀请林力娜教授从数学文献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数学文献与律令关系等方面,对传世文献《九章算术》与近出简牍《算数书》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社会高等研究院等70家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P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大会主题"中世纪东西方社会与现代转型"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  相似文献   

12.
正黎虎先生,祖籍广东兴宁,1936年8月出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虎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自著及主编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黎虎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主要为如下三个方面:一、开创并构建了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研究的学术体系。这一由外交决策制度、外交管理制度、外交使节制度、外交方式方法、外交手段与工具、外交礼仪制度与法纪等方面构成的中国古典外交制度学术体系,被学界盛誉为中国古典外交制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代表作有《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汉代外交体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二、开创并构建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吏民"问题研究的新路径和学术体系。黎虎先生的吴简"吏民"学术新体系将吴简与文献资料结合,推翻了长期统治魏晋南北朝史的"吏户"论;全面、系统论证了"吏民"的内涵、性质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所阐释的"真吏"论、"给吏"论等对于从新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官制史,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代表作有《先秦汉唐史论》(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三、提出并构建了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问题研究的全新学术体系。提出"权力的掌控与人力的掌控"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变的两个关键,据此而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无君群聚"社会、"王权众庶"社会、"皇权吏民"社会依次相承的三个时代。代表作有《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文史哲》2020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3.
张其凡著《宋初政治探研》评介葛金芳唐宋之际,是我国传统社会由中古走向近古的转折时期。晚唐以降,特别是宋代社会,逐步呈现出与中唐以前迥然不同的世相。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的诸多变化,必然会在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引起连锁反映。事实上宋代的政治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古代社会危机及其政府应对"高层论坛在百年名校河南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校机构的30余位知名学者莅会,共提交专题研究论文24篇,学者们紧紧围绕"社会危机"和"政府应对"的论题核心,就中国古代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在南开历史学科建立90周年之际,由《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宋元明国家与社会高端学术论坛"于2013年10月18-19日在天津召开。与会学者参照欧美学界近年所谓"宋元明历史过渡"说,在"政治文化与士大夫缙绅"、"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两大议题下,就唐宋变革后的官府政策、土地赋役、富民、农商、基层社会、北方族群、江南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贯通性"的探研和争鸣。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大阪大学的汤浅邦弘教授,近20年间,主要从事出土简册的思想史研究及学术组织工作,成果丰硕,是日本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最新一部著作《竹简学——中国古代思想的探究》(白雨田译,以下简称《竹简学》),作为"中国文明研究丛书"的一种,2017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此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儒家思想与古圣王的传说",以上博楚简、清华楚简为中心,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尧、舜、禹及周文王等古代圣王的传说进行考察。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限定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视野和思想方式。由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感受到的世界不同于希腊哲学家所感受的世界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商品经济的相对不发达 ,家长制家庭与村社土地制度的长期存留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国家、权力、平等与公正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元代江南政策的主体为"安业力农"、"重商"和重"市舶",四等人压迫和诸色户计制的嫁接推衍,则是其局部。忽必烈等实行南北异制,维持和保护了江南"富民"农商经济且有所繁荣发展。明前期卫所军户、"均工夫"配户、里甲"画地为牢"、移民徙富和抑商海禁等政策,起步和重点实施于江南且触动极大,几乎倒退至单纯自然经济状态。蒙元江南统治与宽纵豪富相"背反",官场腐败与贫富悬殊相叠加,招致经济畸形和"官逼民反"、"富逼穷反"。明初富民农商秩序破坏及户役法的南北通行,改变了近千年江南富民大地主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与北方相差无几的"配户当差"。元明江南社会发展,居然因宽纵豪富和管制农商二模式交替及忽必烈和朱元璋的个性,从开放繁华到锁国萧条,大起大落,而且成为14世纪中国经济由先进跌入落伍的转捩点。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概念的出现,大抵是经济与社会近代化以后的事情。在传统中国社会,尽管"城"的出现很早,但无不是以"城邑"与"城池"两种形式存在于世,且为历代史书乃至地方史志记录在册。在中国古代,"城"的存在,与"郊"、"野"颇有区别,然总体还是偏于"邑"与"池"两个功能,亦即邦国与军事防御的功能结构。进而  相似文献   

20.
<正>公民社会与臣民社会有着根本性区别"和谐社会"是公民社会还是臣民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尽管有古代礼乐文化的背景,有一些朴素的自由、民主的因素,尽管这个社会也有比较宽松、稳定、太平的时候,但都还是脱离不了臣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