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一、调查经过据《史记·秦本纪》载 ,秦之祖中时就已“在西戎 ,保西垂” ,西周中期孝王时“非子居犬丘” ,为周王室养马有功 ,孝王“邑之秦 ,号曰秦嬴。”多年来 ,学者们普遍认为秦人早期活动的地方主要在甘肃东部 ,但具体的地望并不明了。随着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及圆顶山秦贵族墓的发掘 ,甘肃礼县的西汉水上游是探索早期秦文化及秦人活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2 0 0 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礼县博物馆曾对这一地区作过初步的考古调查 ,发现了不少周代文化遗址。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早期秦文化起源、分布、发展、演变情…  相似文献   

2.
黄博 《丝绸之路》2021,(2):76-79
黄河上游的彩陶文化,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发展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历时近4000多年,构成了漫长而又完整的发展序列.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多彩的高度水准,在世界彩陶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本文对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重要文化类型的彩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从考古看丝绸之路祁山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北经陇南通向陇右天水地区的祁山古道,是四川与黄河流域沟通并通向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的重要的通道之一,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忽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逐渐形成了一条以渭河上游的天水为中心.东连渭河中下游的关中平原乃至中原,南经陇南至川北嘉陵江上游,然后经涪江、成都平原、大渡河下游至云贵高原西北的彩陶文化传播线路。夏商西周时期,中原夏文化、西北寺洼和早秦文化经天水、陇南与早蜀文明发生了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在区域交通的基础上,文化传播线路形成了川蜀经陇南、天水与中亚、西亚、北亚地区联通的国际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4.
汶川姜维城发掘的初步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2000年春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汶川县姜维城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找到了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原生文化堆积.2003年为弄清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我们又对该遗址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和骨器.通过对出遗物的观察,与邻近的营盘山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遗物大多相同或相近,与黄河中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关系密切.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上游史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互动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毛家坪遗址位于渭河南岸的甘肃省甘谷县西部,是经过科学发掘的为数不多的秦文化遗址之一,对于早期秦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标本"作用。近年,毛家坪又有新的考古发现,本文拟从文化、族群、历史地理三个角度,对毛家坪遗址的学术意义略加探讨。一、文化意义。近十多年在渭水上游、西汉水上游的考古新发现,使我们对早期秦文化以及与之比邻的"西戎"寺洼文化的分布、面貌等有了新的认识。秦史中的  相似文献   

6.
礼县是秦人发祥地,西汉水流域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大秦帝国建国的初创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本文对礼县早期秦文化研究项目的具体调察、发掘及研究情况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甘肃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史记·秦本纪》对秦人建国史简单而不清晰的记录 ,一直困扰并吸引着学界。自王国维提出秦的早期都邑西垂以《水经·漾水注》所说的汉陇西郡之西县当之① 算起 ,经过了 70余年后 ,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发现和认定 ,秦人是否到达过西汉水上游地区的长期争论 ,终于可以说是尘埃落定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不过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问题也远不是到此结束 ,一些相关的问题随之被提出。尽管秦公大墓可以证明秦人活动于甘肃礼县境内 ,西汉水上游地区自然地成为探索早期秦文化及秦人活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但墓地不等于一切 ,不大可能回答所有问…  相似文献   

8.
彩陶是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长期存在的一个文化现象。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彩陶在普遍程度、用色、纹饰、造型等方面的特点也各具特色。文章通过对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本区域内彩陶的出土数量、器型以及色彩、纹饰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区域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可分为以红彩为代表的早期彩陶文化和以黑彩为代表的晚期彩陶文化;2.该区域的彩陶文化不仅向周边区域传播,而且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当地文化因素,表现出新的区域特色;3.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印纹陶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是造成本区域彩陶文化发展长期迟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8年,通过对河北赤城县七里河遗址、上西沟窑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新石器时代资料,其中以大量彩陶片发现最为突出。遗存年代主要相当于半坡四期阶段前后,不仅填补了冀北白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而且对于探索燕山南北地区仰韶时期文化格局与互动、庙底沟文化向燕山一带的文化播散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也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为配合清水江托口水电站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贵州天柱县江东乡江东村溪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和少量铜器。溪口遗址是清水江流域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的遗址,其文化面貌与湘西地区的同时期的文化面貌一致,与峡江地区的商周文化同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系统。溪口遗址的发掘,对了解沅水上游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萧巍 《丝绸之路》2011,(12):16-17
围棋活动是供人们养身,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文体活动。本文对敦煌唐墓出土的围棋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月18日,“吉祥如意——浙江翰越堂藏古代艺术品精粹”展览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这是浙江省博物馆近年举办的浙江私人收藏精品系列展览之一,主办方选取了王永良翰越堂3万余件文物艺术品中含有较明确吉祥寓意的精减143件,以为贺岁特展。  相似文献   

13.
刘宗洪 《攀登》2004,23(2):1-3
我们党要扩大社会基础,不仅要关注新的枉会阶层,更要重视农民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其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村自办组织的发展,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党要在农村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吸收优秀农民入党,并引导农村自办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意大利庞贝古城发生了三次坍塌事故。本文阐述了庞贝古城发生事故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联系龙门石窟实际,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决思路,强调了日常保养维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戴克里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振罗马帝国,其中大部分政策为君士坦丁一世继承,并逐渐成为早期拜占廷帝国管理体制的基础.但是,戴克里先所创立的四帝共治制由于自身蕴涵着不可克服的内部矛盾,在戴克里先退位后随即崩溃.此后经过三个 王朝以及一个世纪的发展,拜占廷帝国皇位的血亲世袭继承原则得以确立,血统成为皇位继承合法性的来源.与此同时,军队也依然拥有对于皇位继承的强大影响力,血统与军队在皇位继承中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2月 2 1日至 2 5日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 ,来自京津、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高校、科研院所、档案文博单位的近二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就清史编纂的体裁体例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是清史工程启动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关于史书编纂的大讨论。一、新编清史的定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以世界眼光 ,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编纂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 ,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道教与辽朝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在辽朝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道教如何阐释和构建政权的合法性将契丹开国君后及皇太子神化为道门尊神;采用谶纬与道教融合的方式来诠释契丹开国史;运用道教术语命名政治空间;把皇帝的行帐想象、神化为“洞天福地”;借用道教词汇命名帝王陵寝建筑;堆砌道教辞藻修饰帝后的哀册。一言以蔽之,契丹统治者利用道教塑造君主和国家权力的神圣性,以此构筑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实际表现这个角度来探讨这次革命的实质.作者认为资本家阶级事实上是君主立宪派而不是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但在辛亥革命高潮中资本家阶级没有游离于革命斗争之外,不但如此,资本家阶级还利用革命党人在国内根基甚浅的现实使革命后来的发展远离了革命纲领.辛亥革命象一场暴风雨冲跨了早已腐烂的老房子--清王朝,但它却没能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之后中国有的仅仅是“民国“的招牌.因而辛亥革命实质上是一场推翻了满清的暴动,就其结果来说还谈不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尽管其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