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抗战的烈火全面燃起,越烧越旺。上海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采用各种方式与日本鬼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那时,有一首民谣曾经在上海城乡各地广为流传,我至今记忆犹新。民谣用上海方言传唱:矮子,要想占上海。几十只兵舰,开到黄浦滩。八一三,东洋兵,飞机掼炸弹。炸死伲老百姓,炸坏伲火车站。我伲老百姓,大家一条心,不论男女,不管老少要打败那东洋鬼。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方志》2012,(2):34-34
大年初一头一天,亲朋好友都拜年。拜年,拜年,洋糖一包。十三两五钱,还有一包。不是黑枣,就是桂圆。头一磕,有吃有喝。手一伸,瓜子花生。脚一跷,桔子香蕉。杯一拿,洋糖热茶。起身要走。欢喜团到手。多谢多谢,明年再会。  相似文献   

3.
袁佩凤 《神州》2013,(33):42-42
民族精神是传统的积淀,也是时代的精华。而盛世民谣,不无体现出内涵非常丰富的民族精神。其鲜明的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歌唱艺术的星空中大放异彩。本文从民歌、民谣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民歌、民谣的传统审美精神;现代民歌、民谣是现代艺术的符号三方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广州满族民谣是广州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缩影,全国满族民谣是全国满族历史发展的多方位记录.满族民谣时间上有解放前的,有解放后的,民谣内容有来自八旗的,有的来自满族民间的;有满语的记录,有汉字的记录,大量的是北方汉语记录,也有满族今日生活地域的特点.满族民谣是满族人整理的另类文献,它是独特的民谣文化.  相似文献   

5.
于越 《满族研究》2017,(2):110-112
熟语和民谣是创作于民间的文化符号,其中蕴藏着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概括出的经验智慧.由于民族的融合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各民族的特征在渐渐消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满族熟语、民谣的语义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满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台下是穿长裙的姑娘、Tee上印着"靠谱"的青年、头戴棒球帽的中年男人、满头小辫的民谣爱好者;台上,云南原生态的山人乐队唱着《跺脚歌》和《三十年》,花花绿绿的彝族弦子与五光十色的灯光效果迷了眼,  相似文献   

7.
孙海芳 《丝绸之路》2013,(20):42-44
作为中国腹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州独特的文化现象,为具有民间生态文化表达方式的民谣兴起创造了条件。兰州民谣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的民生状态,民谣中存在浓厚的思乡情怀。本文从城市叙事、人事物象、思乡原型等方面对兰州民谣进行剖析、解读,进一步探讨民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民谣”,与传统民谣不可同日而语。但民谣无论新旧,都是民众集体心理的一种折射,它们既体现着群体的模仿与盲从心理,又不乏天才般的独特创造,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游戏中,将汉语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新民谣与时尚潮流紧密相连,其背后的传统因袭却更令人触目。透过它们风行过后留下的点点尘埃,我们总能窥见到那数千年恒久不变的文化心理积淀和传统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9.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9,(2):64-65
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遇上一段民谣(人们习惯地将它与顺口溜混为一团,统称顺口溜)。民谣始于何时,无从考证。数千年来,它却早已作为一种社会相声受到世人的喜爱和青睐。  相似文献   

10.
采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统治者用采风来观察风俗的淳薄,政治的得失,早在周代就作为一种制度来推行。《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当时由帝王派采诗官深人各地民间去收集歌谣,作为施政设教的参考。《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华北地区有一首民谣广为流传:"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说的是华北比较有名的几处名胜,即沧州的铸铁狮子、应县的木塔、正定县隆兴寺的观音菩萨、赵县的石拱桥。1934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听到民谣后惊喜不已,立即和同事刘敦祯、莫宗江来到山西应县。下了火车后,他们又坐了6个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民谣热度的渐冷以及相关节目存在的问题,一些新民谣音乐节目遭遇瓶颈、停更甚至转型的情况.本文以国内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其中播放量第二的纯民谣节目《城市新民谣》为例,从节目的 优势、不足和营销策略等三方面探究新民谣节目的 坚守、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书 《北京文史》2004,(2):8-10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以名优产品为特色的商业老字号的存在,是北京活态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商业是以“买卖”为生存形式,有买有卖商业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属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活需求,又要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世上有一首古老的歌 它像一条永远流淌的小河 它的名字叫唐德格玛 它从那遥远的年代缓缓流来 啊,唐德格玛,一条清清的小河 你穿过峡谷,流经草原 伴着彩虹起舞,扬波天地间  相似文献   

15.
北宋灭圣四年(1026年),时任右司谏、龙图阁待制(皇帝的文学顾问)的孔道辅,被宋仁宗委任为国庆贺使,出使辽国。为招待他,大辽使馆举行了一场宴会。  相似文献   

16.
梅瓶的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底足纤巧,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所以叫梅瓶,据说因其口小,只可插一枝梅花,供文人雅士案头清玩,这恐怕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梅瓶的起源始于宋朝,宋瓷的造型讲求挺拔、俏丽,梅瓶最能体现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梅瓶的功用原本是盛酒用的,  相似文献   

17.
杨丽琴  韩连赟 《旅游》2016,(4):46-49
有一种花,专属新疆,那就是"布谷鸟翅膀花",维吾尔语称之为"玉波甫纳卡娜提古丽"。然而,此花非花,却是一种丝绸,一种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老少皆爱的标志性服饰的织锦面料——艾德莱斯绸。维吾尔人用充满春天气息的布谷鸟的翅膀上的花纹,浪漫、形象地比喻艾德莱斯绸轻若行云、薄如羽翼的品相,真是恰切极了。"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艾德莱斯绸"意即"扎染绸",即"扎经染色的丝绸"。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巴扎——乌鲁木齐大巴扎,纹样古老神秘而富含"艾德莱斯元素"的披巾、领带、双肩包、运动鞋、家居饰品等,令人怦然心动;在一些反映新疆风土人情的大型舞台剧目中,面料为艾德莱斯绸的演  相似文献   

18.
王婷  武俊杰 《沧桑》2014,(5):18-19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民间信仰多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本文就宋代民间不同宗教兴盛的原因进行了分类浅析。  相似文献   

19.
在高高的景颇山上,每逢新房落成的夜晚,远近的景颇族乡亲就围着篝火,听一位长者吟唱古辈传下的歌……忧虑被山风吹散了苦闷随着山泉流远了来唱吧,亲亲热热的乡亲古辈传下的歌有多多少少人从哪里来聪明的祖先向天要  相似文献   

20.
"小娟很静,好静。语言都是多余,乐器都是多余,声音都是多余,但是必须传达"小娟已经演唱了15年。长发,波西米亚长裙,带着平和,笑起来露出小小虎牙。她的动作很轻很慢,言谈中几乎听不到任何尖锐的态度或是观点,似乎总在对你说:"听我的歌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