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记·货殖列传》中“种代”、“燕涿”二经济区的归属东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到传》中曾将当时的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北”四大自然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分并论述了十几个经济小区,其中便有“种代”和“燕涿”。此二经济区之归属,...  相似文献   

2.
樊如森 《史学月刊》2007,2(6):96-104
上海开埠以后,在成为全国最大对外贸易口岸的过程中,把北方变成了它的间接经济腹地,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外向化。进入20世纪以后,环渤海港口城市的直接辐射作用得到加强,促使该地区的直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经济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并迫使上海的有效辐射范围从北方逐步向长江流域退缩。直接龙头取代间接龙头,是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结果。它加速了环渤海经济的崛起,不利于上海经济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学增  李昕欣  赵福伟 《神州》2014,(14):281-282
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迅猛增长,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必须受到高度重视,环渤海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其也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提升中原地区城市的综合功能期间,在服务中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成了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礼  张爱国 《旅游纵览》2013,(2):124+126
简要介绍了空港经济理论,分析了设立空港经济区的必要性及未来趋势,通过对空港经济区理论、新机场选址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研究,对未来临汾市空港经济区规划布局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规划重点,对临汾市空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员智凯 《人文地理》2009,24(2):63-66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新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最显著的特色应当是大力发展高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成强大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集成发展,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寻根祭祖和周秦汉唐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东北经济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青山 《人文地理》2000,15(1):52-55
本文以东北经济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为基础,以人地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通过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对东北经济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区划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如何依据河北省的经济结构特征建构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之路,如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的毕业生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同时,缓解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提高高职高专毕业学生就业率要从社会工作岗位群、国家政策支持、学校毕业推荐等各方面做好就业工作,同时改变就业观念,明确高技能人才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提高自身技能、素质尤为重要。一、河北省经济结构特征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大概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环京津产业经济区、冀中南产业经济区、冀东产业经济区和冀北产业经济区,在产业领域中四大经济区各个地区各有侧重,在区域产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 ,以劳动分工为基础 ,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大约自春秋至西汉武帝时代我国经济区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古代经济区具有自然、民族、政治三大特色。划分经济区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区划 ,其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 ,对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地域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军侵占山西之后,立即将山西工矿企业纳入其整个经济殖民体系,进行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希图将包括山西在内的整个华北建设成为重要的殖民地和提供经济"共荣"的主要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日军确立了以原"山西公营事业"所属各厂矿为基干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工矿业掠夺体系,其"开发"对象均是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战略物资,从而导致山西经济出现畸形化发展态势,进而阻碍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整体成长。特别是日军对工矿业设施的"超度"使用以及大量拆迁和破坏,从根本上颠覆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山西遭受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试论环渤海物流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简述物流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作者界定了物流网络的概念与研究地域的范围,并且分析了环渤海物流网络的构成。同时作者仔细探讨了环渤海物流网络的形成机制和运作模式,通过分析,作者认为网络轮廓-海陆地域形状、网络节点-城市、网络联线-运输通道、网络能量-区域经济和运作主体-物流企业等五个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了物流网络,其运作由运作模块、驱动模块和调控模块组成。最后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洋世纪潮的全球涌动,实施海洋经济开发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而横跨中越两国边境的北部湾海洋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出行东盟国家的必经通道,具有重要的国际合作开发价值,所以已经纳入海洋区域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安排。为此,考察北部湾海洋经济区的基本结构,依托自身优势打造北部湾海洋经济圈;发挥区域内核心城市的引擎功能,促进北部湾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禀赋,依据西部大开发政策打造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使之成长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跨国境商贸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信息交流中心,应当从研讨课题推进到合作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李宁 《人文地理》2003,18(4):48-52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必然会给人类的产业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经济地域必将伴随着这种影响发生深刻的"变革"。最终引起经济地域景观形态的全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地域空间结构(即其核心、外围、网络及三者组合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经济地域的外观形态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本文在明确经济地域景观形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带来的经济地域景观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变化作了较系统地阐述。进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域的景观形态作了定性、定量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山西与环渤海地区区域工业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霞 《人文地理》2000,15(3):48-51
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结构呈现出"畸重型"特点。近年来,这种结构与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山西工业处于一种不景气状态。山西工业要振兴,区域合作是捷径。山西与其东邻的环渤海地区,有着明显的地缘优势、资源互补优势和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山西作为中部地区的前沿地带,很有可能成为环渤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工业的首选地区。山西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与环渤海地区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其合作途径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低碳转型的内涵,本文以环渤海17个沿海地市2005-2012 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及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结果进行时空差异分析,揭示其内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自2005 年到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发展颓势明显,各地市低碳转型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各地市之间转型绩效的整体差距较大。②环渤海沿海地市经济增长在空间格局中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而在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发展支撑方面均呈现出反向变化的态势,说明低碳转型成效并不显著,仍然保持传统的发展态势。③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资金、人力与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支撑因素,国家政策、科学技术、低碳意识及企业家素质等新型推动因素,资源(能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自然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16.
淮海经济区城市空间影响范围与城市经济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因子分析法求取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指数及等级划分。根据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和等级划分,选取4个一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然后运用断裂点公式计算中心城市与邻近城市的空间影响距离。再根据空间影响距离划分各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最后以城市经济影响区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城市的区域特征、发展潜力、现有经济规划、历史习惯和人文特征,确定城市经济区界限。研究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形成和划分的目的是指明各城市在整个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区位商指数和基尼系数对环渤海地区两位数制造业20个行业1993-2007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0余年来环渤海地区20个主要制造业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在不断提高,绝大部分行业呈集聚加强趋势;制造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各省(市)地方专业化产业趋同,比较优势和集聚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呈梯度分布,北京、天津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内转移,河北、山东、辽宁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8.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应用生产函数法和我国19962000年度混合数据,从全国各地区的层次进行分析,估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及不同地域的显著性差异。得到的估计结果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人均GDP产出弹性为0187;不同地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文献;第二部分应用生产函数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第三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平  姚永鹏  张方明 《人文地理》2006,21(2):89-92,98
文章选择了断裂点模型作为定量衡量的方法,应用断裂点公式、场强公式和辐射半径公式,以城市规模和城市距离为起点,计算出断裂点位置及其场强,并选择边界场强计算出了甘肃省14个主要城市的经济辐射半径。依据这一定量化的辐射范围,分析了甘肃省区域内点辐射和线辐射的特点,进而为城市经济协作区的划分、城市化战略以及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