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勋旧佐领是清代八旗佐领之一种,是清帝为奖励投顺有功、建立殊勋者以及姻亲,通过将属民、俘获以及陪嫁人丁等赏给后者,令世代承管的佐领.功臣后裔可借世袭佐领登上仕途,维持家族的地位.但是能否延续恩宠,不能仅靠佐领,还需要不断立功或加强与皇帝的关系.本文以额亦都家族十个勋旧佐领为例,利用《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五十八年满文《镶黄旗满洲家谱册》等文献,考察该家族勋旧佐领的编设、承袭问题,以深入对勋旧佐领与清代军功世家关系之认识.  相似文献   

2.
封面满文书影──《满文承袭谱》佟永功辽宁省档案馆藏清代世管佐领等八旗世职承袭谱,反映世管佐领等八旗世职的初置及代代承袭情形。此种承袭谱存量不多,是十分珍贵的档案史料,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参考价值。封面满文书影──《满文承袭谱》@佟永功...  相似文献   

3.
东洋文库藏有一部分珍贵的清代镶白旗蒙古都统衙门档案。从格式上分类,该部分档案有佐领根源档、佐领承袭或佐领署理的奏折及家谱档、世爵世职承袭的奏折及家谱档、引见补授档,旧营房兵丁一年情况汇报档、循例请给纪录档、纪录折单、谢恩折、钱粮关系档、佐领遗孀生女上报档等类型。本文从档案的内容入手,从蒙古八旗的佐领人员构成、牛录及佐领的类型、世爵世职、法令的实效性,档案的语种等几个方面分析和肯定了该部分档案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蓉 《史学集刊》2004,(4):100-106,59
私徒属是春秋时期随社会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群体 ,主要指卿大夫属下团聚着的依附人口 ,包括家臣、私卒、养士及贫民依附者。私徒属是卿大夫的私有领民 ,不受国君直接控制 ,在政治上依附于其贵族主人 ,通过为贵族主人服务而活跃于春秋时的政治舞台 ,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战国时期 ,随着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官僚政治的确立 ,私徒属这一社会群体渐趋消亡。  相似文献   

5.
"属州"是元、明以及清前期存在的地方政区。通过对元代路或散府下辖领县属州的沿革过程、时空变迁、领属情况及设置利弊进行系统梳理和初步探讨,得出有元一代前后共设"领县属州"数155个,其中前代之州演变为元代属州者居多,占总数的67.74%,在经历至元到成宗初年置废频繁期后,属州数趋于稳定,直到至顺元年无大变更。受地理、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至顺元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属州分布格局。元代"领县属州"之设有助于克服路或散府因管理幅度过大而对所辖区域难以有效管理的弊端,但属州领县数均较少,这与其作为统县政区不甚吻合。元代为属州发展的雏形阶段,其"领县属州"多为明代承袭并有所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八旗史上有一项特殊的制度——抬旗。所谓抬旗,就是将某旗佐领下某家族人,抬入地位较高的旗分中,另外,由包衣佐领(奴仆组织)抬为本旗非奴仆的旗人组织——旗分佐领者,虽未出原旗,也谓之抬旗。本文主要叙述这一制度的内容及实行情况,并试图通过抬旗问题,对旗人内部的等级差别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7.
包衣,源自女真部落时期贵族家内供役使之家人与奴仆。后金建立及八旗编设,使得包衣组织得以形成并分编包衣牛录及浑托和管理。入关之时,留驻盛京之包衣佐领内因存在正身旗人所属家人及奴仆,使得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于包衣参领外单独编设而盛京之浑托和下人等仍由京旗所属。包衣三佐领所属人等身份,以被俘旧汉人及关内移民为主。  相似文献   

8.
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地区,位于清帝国辖境的西北端。清政府在这里设总管、佐领和骁骑校等官,管理当地的军政事务。关于这些官员的姓名和事迹,从来没有系统的记述。历任佐领和骁骑校,除极少数可考者外,大多已湮没无闻。值得庆幸的是,在浩繁的清代文献记载中,尚存阿勒坦诺尔乌梁海总管的一鳞半爪,可供研究者勾稽探索。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可考的阿勒坦诺尔乌梁海总管共有十一人,现按年代先后顺序,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盛京内务府皇庄是皇帝的私产,分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管理所属事务”。盛京内务府皇庄中的粮庄由管领管理;棉庄、盐庄、蓝(靛)庄、果园、打牲、牧场等专业庄由佐领管理。不论由管领或佐领管理,盛京内务府皇庄的人、事、财、物均由盛京内务府统摄。盛京内务府又须事事向总管内  相似文献   

10.
北方各省起运京边粮料,皆是大户领银到指定京边仓附近买纳上仓,这就为按"领价"折银提供了基础。所谓"领价",就是指大户等从政府领取买纳各仓粮料的额定单位价格,其价包含了运输、盘缠、交易、贮存、上仓等各种费用,故按"领价"折银的折价远远超过了"市价"。京边粮料按"领价"折银的原则具有示范效应,以买纳方式运作的各类起运税粮,其折价多以官定或民间私定"领价"为准。按"领价"折银,不仅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还能相对减轻纳户的负担,是多赢的财政政策,致使明代赋役货币化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1.
自察哈尔部被编入八旗系统,清廷不断增设佐领,多源部族形成的佐领导致察哈尔八旗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如喀喇沁、浩齐特等佐领。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等相关档案资料考察乾隆年间居住于察哈尔八旗游牧地的八旗蒙古喀喇沁、浩齐特佐领的动向,同时对清廷为解决八旗蒙古生计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2.
覃淡 《文物天地》2023,(2):72-76
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为曲阜衍圣公府历时四百余年所形成之私家档案,涉及历代衍圣公及孔府公务、私事两项,分为12大类,其中,袭爵类档案详载历代衍圣公承袭爵位之信息,是为此类档案重点。现存此类档案24卷,另有清代散档1件;丝织品诏令类档案3件。此类档案为研究孔氏子孙袭爵受封之原始资料,也体现了历代政权对孔子嫡裔及儒教哲学体系之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3.
"外妻"初见于睡虎地秦简,指隶臣"外妻",新出《岳麓书院藏秦简(伍)》中又有"奴外妻"。"外妻"之"外"指妻与夫的身份存在良与贱、庶与奴的差异。隶臣"外妻"特指隶臣自由民身份的妻。秦及汉初"隶臣"的性质可按来源不同分为"刑徒"和"官奴婢",有"外妻"者身份一般为"刑徒"。隶臣"外妻"需提供隶臣"从事公"时的衣服,后改为"冗作"而官府"勿禀食"。隶臣家庭有一定财产,其经济收入来源于从事商业活动及雇佣劳动等。隶臣"外妻"所生子女承袭出生时其父的身份。"奴外妻"特指私家奴的自由民身份的妻。私家奴与"外妻"在身份上虽有奴庶之别,但私家奴对"外妻"有夫权和家长权。奴与"外妻"的婚生子女身份从父,但奴对子女无父权。"外妻"现象是秦及汉初"良贱为婚""庶奴为婚"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4.
那瑛 《史学集刊》2007,1(5):79-85
对于公私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是梁启超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公私观的理论重构,是承袭传统与汲取西方文化的成果。他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对"公"、"私"的内涵进行了转化,从"朝廷为公"向"国家为公"转化,从"群体之私"向"个体之私"转化。由此,把公私的主体转化为"国家"与"国民"。在此框架下,从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域,对公私规范进行了重构与解释。他把中国传统的"公私对立"观念转化为公私相互依存;他区分了政治法则与伦理道德,使传统的"公"、"私"观念在政治学说层面上具备了近代形态;他还强调国民的权利及其对国家的责任。梁启超的公私观对中国当时及其后的公私秩序的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乾隆时的私钱和禁私钱政策叶世昌清乾隆年间的私铸和私销一直难以禁绝,后期尤为严重。私销毁坏国家铸币,而又往往是私铸的前奏,因此高宗多次强调私销之罪重于私铸。乾隆三十四年(1679年),因浙江巡抚永德奏中把熔化制钱私铸小钱按私铸定罪,被高宗批评为“所见...  相似文献   

16.
“厌胜钱”也有人称为“压胜钱”,实则所谓“厌胜”者,谓厌伏其人咒诅求胜之意也,《后汉书》以以菟为厌胜之术,因此,“压胜钱”实为“厌胜钱”之谬称。按“厌胜”二字字义推断,“厌胜钱”就是一种以厌禳为目的的钱币。厌胜钱大都是私铸钱,因此要谈厌胜钱还得从私铸钱谈起。钱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国家经济命脉,应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铸以免造成金融混乱,但我国早在西汉之初就已有私铸钱币出现了。公元前186年(吕后二年)就因私钱充斥,曾下令严禁民间私铸钱币,但到公元前175年(文帝五年)又取消了“盗  相似文献   

17.
<正>然而"幽獨"與"藴積"意正相反。若將《新序》與《孟子》、《韓非子》綜合考慮,郭説固不可從,張説亦與之相隔有間。事實上,在蔣氏所引《新序》外,尚有與"怨女"相近可爲佐證者,而爲諸家所未察。《墨子·辭過》:"必蓄私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宫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内無拘女,外無寡夫,故天下之民衆。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  相似文献   

18.
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金国汗皇太极宣布将女真族名定为满洲,今简称满族。清初八旗满洲有“旧满洲”,满语称佛满洲,佛(Fe)汉译“旧”的意思,“新满洲”,满语称伊彻满洲,伊彻(lce),汉译“新’助意思。是太极崇德年间用兵X龙江流域,曾把当地部分索伦、达翰尔和赫哲人编人满洲八旗,通称其为“新满洲”①。由于当时这些少数族人被分散编入八旗各佐领,入关后同其他满族成员均被称为“旧满洲”。“其顺治、康熙年间,续有招抚壮丁,编佐领隶旗籍者,则以新满洲名之”②。清初招抚新满洲是事关东北国防的重大事件,迄今为止几乎…  相似文献   

19.
原文: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荣辱》)杨倞注:洁其身,则自清也,但能口说,斯俞浊也.俞,读为“愈”.高亨:“口”疑当作“厶”,形似而误.“厶”古“私”字.《说文》:“厶”,奸袤也.韩非曰:‘仓颉作字,自营为厶.’”“私,禾也,从禾,厶声.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是“厶”乃“公私”之“私”,“私”疑是“私田”之“私”,二字义亦相通.禾按:高疑“口”当作“厶”.观上古字形,“口”作(?)、(?),“厶”作(?)、(?)、(?),似无由致混.“口”字无需改,即“言语表达”义.《书·说命》“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之“口”即用此义.欲使人认为“清”,应以行为示之,辩说不仅无补于事,反会致害.故杨倞说深得其旨.  相似文献   

20.
"私属"新探     
王莽改制所颁布“王田私属”令中“私属”的真实内涵并不像诸学者所言的那样,即是对奴婢的另一种称呼,也不能简单地解释成“庶人”或“依附农民”。从新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相关律文对“私属”的规定看,“私属”乃是指由国家法定的、介于奴婢和庶人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以此重新考察王莽改“奴婢”为“私属”之举以及汉代奴隶制度,我们也会获得较以往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