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山东临淄齐故城内的一处铜镜铸造作坊遗址进行了发掘,有关的遗迹有铸坑、房址、水井及部分灰坑,出土有镜面范和镜背范。遗址的发掘是秦汉时期乃至古代铜镜铸造业及铸造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张宏林 《收藏家》2016,(7):55-60
二."杜氏"铸镜作坊的所在地及其存续时段 从各类"杜氏"镜的出土和发现情况以及镜铭纹饰中,积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汉代"杜氏"铸镜作坊的所在地及存续时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1.对"杜氏"铸镜作坊所在地的推断 目前发现的"杜氏"四神规矩镜两面,其中之一传出绍兴;8面"‘杜氏'龙虎镜"中的6面,或出土于绍兴一带,或传出绍兴。  相似文献   

3.
扬州是隋唐铜镜的重要产地。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一时期涉及扬州铸镜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考古发现中若干可能与扬州有关的铜镜实物,初步探讨了隋唐时期扬州铸镜业的兴起,上贡的不同形式及过程,铸镜的特征以及铸镜业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宋代湖州镜的整理,分出9型3期,认为湖州镜的生产兴起于北宋中晚期,发达于南宋中期,并一直持续到南宋末年。南宋后期,存在着严重的政府禁铜与民间铸铜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矛盾,以湖州石家镜为代表的私家铸镜的繁荣,体现了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是两宋时期经济发展历史潮流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杨勇  白云翔 《中原文物》2020,(1):102-115
在古代铜镜铸造中,镜范的制作和使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铸镜技术的核心所在。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汉代陶质镜范在材质、结构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较先秦陶范有了很大的改进,反映了汉代铸镜技术的进步。这些镜范在制作时于泥料中羼入了大量稻壳灰,焙烧火候也高,因此范体密度低、重量轻,内含大量孔隙,适合铸造,同时又结实耐用且不失柔韧性,从而便于工匠对其进行塑形、雕刻乃至修补和改制。镜范结构设计亦较科学、合理,不仅可铸造出好的产品,而且有利于保护镜范,以达到多次反复使用的目的。另外,镜范成形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刻纹技术的普遍采用,既保证了镜范的质量,也使工匠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进步,造就了汉代临淄镜范优异的铸造性能,同时还使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当时的铜镜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铜器全集·铜镜》卷图59,是一面定名为“始建国二年新家镜”的简化规矩镜。该镜边区内缘锯齿纹的对应处饰有极为少见的细斜线纹,笔者认为这种细斜线纹应该是某一铸镜作坊的特有标识。根据绍兴出土、应为相似年代的5面饰有这种细斜线纹铜镜和同一时期会稽山阴一带已经流行简化规矩纹镜及绍兴曾出土过新莽纪年镜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推断“始建国二年新家镜”可能为汉代会稽山阴一带的某一铸镜作坊所铸制,由此了解到新莽时期山阴铸镜业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推进东周秦汉时期金属冶铸业的考古学研究,"临淄齐故城冶铸遗存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组于2012年秋在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在阚家寨遗址B区第Ⅱ地点发掘清理出一处秦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址。根据该项目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需要,笔者于2012年10月26~27日赴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铜镜铸造作坊遗址发掘工地进行了现场采样,并对相关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这里仅就阚家寨秦汉铸镜作坊址砂样的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在阚家寨秦汉铸镜作坊址发现一处与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