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确实存在一个博物馆学的话,那么它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徘徊于尴尬的十字路口,正是当今博物馆学研究的严重现实.当此之时,张晓旭先生的看法(见《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博物馆学非学科论简纲》,无疑是一枚清醒剂,值得深思而慎待之.确如张文所言:“一切科学学科所需要的准则是客观社会需要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规律.博物馆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就必须符合这一准则,也就是说,它必须具备自己的认识对象,专门的研究方法,自己所用的一套资料和理论体系等,而这些必备条件,博物馆学却没有”.——这就是现实,从现代科学所赋予的学科品性要求,博物馆学无疑是等而下之的.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博物馆学学科的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为了提高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水平和促进我国博物馆学科的进步,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这不仅是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使命和任务,也是我国博物馆学得以保持生命力以及促进我国博物馆学学科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博物馆学一词最早是在1877年由杰·格雷瑟(J·Graesse)在一本杂志中以《专业学科的博物馆学》一文中提出的。但也有人认为是在1869年由一位名叫菲利浦·马丁(P·martin)的人在他写的《动物标本手册》一书中首先使用了这个名词。不管怎样这个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近代博物馆学肇始于19世纪末与20世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传统博物馆学体系多将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知识区别开,强调博物馆学理论的科学性,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行业封闭、缺少包容和对话等问题.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大成,是人们对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合和批判,可以从知识的维度对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将知识创新作为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维度的博物馆学结构,即包涵博物馆志、理性博物馆学、元博物馆学三个子系统的博物馆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既有着久远的历史,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又特别令参观者垂青.因此,在对博物馆学研究的过程中,把遗址博物馆学作为博物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了.那么,遗址博物馆学这门分支学科有没有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是有的.必要性就在于它的存在及发展和社会对它的需要,可能性就在于它内在具有的特殊的规律性.因为这个问题过去虽有一些学者提出来过,但是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的论述.我们编写《遗址博物馆学概论》的目的,就在于对此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志在抛砖引玉,使这个课题能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使遗址博物馆学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发展,臻于完善和成熟.一、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项隆元 《东南文化》2013,(1):107-110
定型化、规范化的学科术语,是任何一门成熟学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目前博物馆学教育与研究中,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博物馆学基本术语的运用,存在不统一、不严谨现象;二是一些新的外来的博物馆学术语的译介,缺乏必要的斟酌。因此,学科术语的规范性研究,是博物馆学急待开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徐玲 《东南文化》2014,(5):101-109
中国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20世纪30-4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是以西方博物馆学为摹本,基本上没有超出西方博物馆学的思维模式;50-60年代的照搬苏联模式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掌控性,在博物馆学构建中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色彩;80-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学逐渐产生自我研究意识的时段,就一些基本术语、命题等展开了探讨,博物馆学作为学科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先后进入博物馆学学术研究队伍,为开创博物馆学研究的新局面准备了最为重要的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20世纪30-4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是以西方博物馆学为摹本,基本上没有超出西方博物馆学的思维模式;50-60年代的照搬苏联模式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掌控性,在博物馆学构建中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色彩;80-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学逐渐产生自我研究意识的时段,就一些基本术语、命题等展开了探讨,博物馆学作为学科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先后进入博物馆学学术研究队伍,为开创博物馆学研究的新局面准备了最为重要的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学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知识体系。对于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学界关于它的定位、于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界定,目前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因而阻滞了博物馆学科的发展。基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博物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博物馆工作与实践上,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和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标准中,文博考古学科类属关系不统一。文物学始终没有获得科学界正式承认,给高校学科建设造成一定影响;考古学新升为一级学科,意味着"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专业名称面临调整,由此将出现"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的二级学科;而将本科专业名称"博物馆学"改为"文物与博物馆学",又将使其与"文化遗产"学科分类不相同步。因此,文博考古学科类属关系需要统一,相关的专业名称与学科名称也应该一致。  相似文献   

11.
翻阅国内博物馆学界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会使人产生这样一个印象,即凡出自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学的论文,基本上用“文物”一词来表达“物”;凡出自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学的论文,基本上用“标本”一词来表达“物”。但谁都没有宣称自己的论文是属于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学的。实际上,无论国内国外,都没有划分出社会科学博物馆学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所有博物馆的一般理论,不应该根据“物”的具体形态或馆的规模大小来划分不同类型。有些比较考究这个问题的研究者在使用“文物标本”一词时,显然比前面两种说法要周全些,但众所周知,博物馆的藏品并不仅仅是文物或标本,比如在历史博物馆,常伴随有发掘现场记录、照片(胶卷)、图书文献等;在革命纪念馆,常有当事人回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传统博物馆学体系多将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知识区别开,强调博物馆学理论的科学性,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行业封闭、缺少包容和对话等问题。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大成,是人们对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合和批判,可以从知识的维度对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将知识创新作为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维度的博物馆学结构,即包涵博物馆志、理性博物馆学、元博物馆学三个子系统的博物馆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七九年王镜如、王宜同志“建议开展博物馆学研究”(《文物通讯》1979年1期)一文发表以来,国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各地博物馆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近年来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学(协)会的成立,更促进了博物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学”一词,听来似乎不大习惯,是一门新的学问。对这一名词的概念有所理解的人,不过是所谓关心博物馆的人们,但其中也有人否认“博物馆学”这一学科的成立。可以这样认为,一般人对这门学科几乎是毫无所知的。以实物为对象的博物馆学,也许是在现社会中专门研究形而下学科学的学者们所难于接受的一门学问,这里曾出现过一些否定的论调。但是在学校里或社会上既有教育学的成立,那么建立一种通过博物馆可以使人们从中获益的“博物馆学”并不是奇怪的事。其历史虽浅,也已出现了不少关于“博物馆学”的论文。这里把各种论点加以整理,以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下面我想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博物馆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骞先生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她几乎是与考古学同时兴起的。考古学已成为社会科学中独立的一门学科,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科研队伍。相比之下,博物馆学远远落后于考古学,尽快的建立完善博物馆学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博物馆学范畴的紧迫任务之一,就是在省级博物馆中,明确陈列与研究的范围和方向。省级博物馆陈列与研究的范围,是由本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汤米斯拉夫·所拉(Tomi-slov Sola)在《博物馆》杂志上,提出了能够得到博物馆界公认的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范畴.他认为,博物馆的基本原理不再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了.新的研究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类与现实的特定关系(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一是研究作为社会活动而对人类遗产进行的保存和利用问题(功能的确定).国际博协曾为博物馆学下过这样的定义:它“研究博物馆的历史背景、社会作用以及博物馆的研究、保管、教育、组织机构等特殊的体系,研究博物馆与其物质环境的关系,研究博物馆的分类问题”,尽管博物馆仍然是现实的一个部分,但这个定义已不能反映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中国博物馆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第三次博物馆学本土化高潮,才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针对中国博物馆学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今后基本建成中国博物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目标和所要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在中国文博界一直有争论,可惜这一问题未曾公开讨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科学,它需要接受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检验,避而不谈不利于学科的发展.现在,我们发表张晓旭同志的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通过争鸣求得真理,促使博物馆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东南文化〉200期目录索引》收录了《东南文化》自创办至第200期(即《文博通讯》1975年第1期~《东南文化》2007年第6期)的全部篇目,按学科、研究领域及内容等分类,共分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研究与鉴赏、建筑与园林、书刊评价与学术动态、知识介绍及其他、图版等十一部分;另附录有作者姓名索引与《东南文化》2008、2009年目录索引。《索引》内容全面、分类科学,是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及遗产研究与保护、文化史论、艺术史  相似文献   

20.
正《〈东南文化〉200期目录索引》收录了《东南文化》自创办至第200期(即《文博通讯》1975年第1期~《东南文化》2007年第6期)的全部篇目,按学科、研究领域及内容等分类,共分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研究与鉴赏、建筑与园林、书刊评价与学术动态、知识介绍及其他、图版等十一部分;另附录有作者姓名索引与《东南文化》2008、2009年目录索引。《索引》内容全面、分类科学,是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及遗产研究与保护、文化史论、艺术史论、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