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窑店石窟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屯里镇王家河村南309国道北侧的山崖上,由一座中心塔柱窟和两座三壁三龛窟组成。造像以较为常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为主。通过分析石窑店石窟造像风格特点,并与其他地区造像进行对比,推断石窟年代为北朝晚期至隋代。石窑店石窟反映了北朝晚期至隋代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发展、窟龛形制的演变与吉县地区佛教传播的情况,为研究临汾地区中古时期的佛教发展与艺术传播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北朝时期菩萨璎珞是典型的西域造型,至隋代,菩萨像上开始出现与北朝西域璎珞有显著差异的上下一体、装饰通身的璎珞。莫高窟隋代菩萨这种“通身式”璎珞在造型和材质上既融合了中西方多元文化因素,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隋代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应时而变,开启了本土化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0年6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商业街16号院地表下2米深处发现南朝石刻造像9件。其中2件有明确纪年,一为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一为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这些造像都有背屏式莲瓣形大背光,题材主要有一佛二菩萨、一佛四菩萨、一佛四菩萨二力士及浮雕四弟子,另外还见双身佛像。造像的题材、雕刻技法和风格与过去发现的著名成都万佛寺造像、西安路造像相同,应是受南朝建康佛教造像样式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吕波 《文物春秋》2002,(4):68-68
佛教造像艺术是佛教发展的自然产物。在佛教流传的早期,印度佛教徒通常用足印、莲花、塔、菩提树等来象征佛陀,以表达他们对佛陀的热爱和崇敬。到公元前1世纪,逐渐兴起了造像艺术。我国的佛教造像是西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人而兴起的,至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定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圆雕二菩萨二弟子大型石造像是北齐时期的典型作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芳 《丝绸之路》2013,(2):55-57
头冠作为独具特色的菩萨配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本文据图片资料从图像学角度切入,归纳了莫高窟中隋代菩萨头冠样式,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强调"为形象以教人"。造像是佛教的一大特点,文章从佛教造像发展入手,对各菩萨的坐骑种类进行总结,并对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所藏的一尊名称存在争议的菩萨造像的形态进行描述,以其坐骑种类为切入点,通过假设与分析的方法,探讨这尊菩萨造像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隋书·五行志》中涉及佛教之记载特别多。一方面,层出不穷的灾变为以五行观念来观察隋代兴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与当时极为普遍的佛教产生了很多交叉点。另一方面,也表明佛教在隋代已经融入中国文化意识的主流,几乎无所不在了。  相似文献   

9.
<正>1990年,河北获鹿县(今鹿泉市)北新城村发现一处隋代窖藏,出土残断汉白玉石菩萨像二尊,佛像一尊,可惜均残断为数段,损坏严重。其中一件菩萨立像残缺程度稍轻,尚能大体接合,但双臂已缺失(图一)。下面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10.
菩萨是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简称,意译“觉有情”。是指已证得觉悟,获得自我解脱而专为众生谋觉悟和解脱的佛教大乘学人。是大乘佛教的忠实履行者各大乘佛教济世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佛教修行境界上,是仅次于佛而居第二位的果位。菩萨的形象为在家居士相,一般头戴花冠,上身着天衣,饰项圈、璎珞,下身穿罗裙,戴有手钏、臂钏、足钏。菩萨像同佛像一样也有相好和量度的规定,菩萨的相好要求面容端庄慈祥.衣饰华丽多彩,以体现菩萨慈悲济世的情怀;菩萨的身量为108指,比佛像身量少12指。菩萨像的造型姿势也比较简单,多为一面二臂形象,也有多面多手的形式,但不多见。另外菩萨像多为男相,长方形脸,躯体壮硕,与汉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除了五岳名山之外,应有五大佛教名山。现存文献中,仅有四大名山四大道场,即东有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西有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北有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中有安徽九华山(金地藏菩萨道场)。南方佛教名山与弥勒菩萨道场一向没有定论。本文试图揭开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12.
隋代仁寿年间,在京畿地区精通涅槃经典的僧侣和活跃在隋文帝身边的高僧的主导下,形成了仁寿舍利的瘞埋制度。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资料,对以神德寺舍利石函为代表的京畿地区舍利石函的图像和风格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图像以石函四面八树为特征,寓意释迦牟尼涅槃的过程和涅槃四德"常、乐、我、净";并以中国传统的方位意识与佛教天界图像的结合来表现佛教的世界图像。石函精致繁复的风格融合了隋代陵墓石质葬具和佛教纪念碑艺术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3.
四臂观音     
观音,亦称观世音、“观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积多伊湿俄罗”(佛教菩萨名),阿弥陀佛的左胁持;“西方三圣”之一。佛教将其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应机以种种化身前往拯救解脱。故佛教中有各  相似文献   

14.
1996年7月,陕西省长武县丁家乡直谷村发现一处佛教石刻造像窖藏,共出土砂岩质地的佛教造像24件。近半数刻有明确的纪年题记,多为北魏时期的作品,包括太和、景明、延昌等纪年。形制为背屏式高浮雕和背龛式高浮雕,题材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尊像。其中一件延昌二年(513年)造像,主尊为交脚坐弥勒,雕刻精美,彩绘尚存。这批北魏佛造像数量较多,时代较早,保存基本完好,是近年陕西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对研究北朝至隋关中地区佛教发展及造型艺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佛、菩萨、缘觉和声闻是佛教的四圣,龟兹石窟中有许多的相关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它们的演变反映出了龟兹佛教的变迁。龟兹石窟早期奉行唯礼释迦的观念,菩萨是佛修行阶段的身份,声闻是佛的弟子,辟支佛是自证成道的修行者。佛的十八不共法是菩萨、缘觉和声闻不具备的。公元7世纪以后,汉传大乘佛教传入龟兹,龟兹石窟中,反映多佛、十方佛以及菩萨代佛传法度人等大乘观念图像流行。  相似文献   

16.
今年岁逢辛丑,适为“牛年”。对于较为熟悉佛教造像者而言,菩萨造像中菩萨所乘座骑为狮象龙虎者,倶为常见,可座骑为牛者,实不多见。殊不知,佛教诸神谱系之中,有一位“解冤结菩萨”,所乘座骑即为牛。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理浅显而朴实,是中国民众希求平安、倡导和谐的基本诉求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恒 《文物世界》2004,(4):13-16
菩萨,全名为菩提萨锤(Bodhisattra)。梵语菩提,意为觉悟,萨堙意为众生,以示既能自觉本性,又能普渡众生。这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菩萨形象在宣扬大乘佛教的美术雕刻和绘画中,不仅数量大而且表现出装饰上(包括服饰和佩饰)的丰富多彩。在佛教中,菩萨是被崇拜和歌颂对象,但其地位又不及佛陀,是与世俗社会更加接近的人物。因而,人们在塑造他们时,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菩萨是印度梵文“菩提萨”的略称。“菩提”汉译是“觉悟”。“萨”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情感的动物)。用大乘佛教的理论说,凡是立志修行、求得觉悟的众生都可以称为菩萨。敦煌壁画、彩塑中的菩萨像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但按佛教理论,依据菩萨的地位和职能,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觉悟将等同于佛陀的觉悟。在没有成佛前,常侍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每位佛陀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壁画上经常画的是“八大胁侍菩萨”,即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  相似文献   

19.
房山縣白帶山、上方山一帶是我國華北地區的佛教勝地,从‘日下舊聞考’、‘順天府志’和石經山(小西天)各洞所藏石經等記載來看,这里远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就已經是佛教兴盛的地方。这里还藏有自隋大業年起到  相似文献   

20.
丁山 《收藏家》2005,(3):59-64
菩萨菩萨,源于梵文菩提萨(土垂)的简略,其中菩提是“觉”,萨(土垂)指的是众生,所以意译有“觉有情”、“道众生”多种,在大乘佛教中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类尊神。佛教认为,菩萨以修持大乘六度,即通过六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