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爆发,天下大乱,形势失控。280万解放军官兵受命于危难之时,以“三支两军”形式介入地方运动之中,由此卷入“文革”政治漩涡达6年之久。如何看待:“三支两军”,中央虽已有定论,但多数人对解放军在这6年的作为、作用及影响仍不十分清楚。《“文革”中的“三支两军”》一文概略地叙述了这一历程,对那特殊年代解放军的特殊作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2.
经历过“文革”或对其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晓“四人帮”在1973年利用两个事件掀起“反周恩来”的最后余波,从而揭开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序幕。江青一伙抓住意大利导演拍摄的电视片《中国》利美国公司送给中国考察小组的礼品玻璃蜗牛,大作文章,无限上纲,掀起阵阵黑风恶浪。请年《“安东尼奥尼事件”和“蜗牛事伯”》。  相似文献   

3.
散木 《文史精华》2004,(6):47-49
“文革”期间,中国的一些涉外宾馆相继建成。周恩来指示集中一批著名的画家创作作品以装饰宾馆。但“四人帮”借“批林批孔”意在“周公”,组织了一场批判“黑画”运动,株连的画家多达上百人,山水动物画都受到批判其荒谬可谓登峰造极。详情请看《“文革”后期的“批黑画”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4.
徐平 《文史精华》2001,(9):63-64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军队的军衔制,基本上沿用了晚清的军衔等级体系,只是各级称谓有所变化,其中上等官称“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作为高级军官的军衔。除此之外,一些高级将领还有“将军”或“上将军”的称号,如“宁武将军”、“扬威将军”、“镇安上将军”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于1914年6月30日下命令,“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将军府是由大总统直辖的中央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将军分上将军和将军两级,均由大总统任命,承大总统之命会议军务、校阅陆海…  相似文献   

5.
1976年1O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共中央面临“两个凡是”和大量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在解决这两大难题中,胡耀邦以大无畏精神,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不管”,矛头直指“两个凡是”,并与之作了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斗争,平反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挽救了千百万无辜的苦难者。《“两个不管”与“两个凡是”的交锋》一文对此作了真实记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出土古文字资料,重点对早期文字辞例中(幺幺)字以及舆其形音义相关的“幽“、“幺“、“玄“等字进行了同源考察.本文还结合古文字有关材料的综合论证,分析讨论了(幺幺)组字在字形分化和音羲演化过程中尚值得深究的若干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华遗产》2013,(11):78-81
“乡”、“县”、“州”这些今天还在沿用的行政单位,在诞生之初与“家”的概念息息相关。古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国家的统治,便于政令的实施,完善赋税的管理,把一定数量的“户”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之内,  相似文献   

8.
何蜀 《文史精华》2002,(4):32-39
“文革”中冤案不计其数,重庆的“一号专案”即是其中之一,冤案的炮制者对重庆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民主人士,采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严刑逼供等手段,炮制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反革命嫌疑案”。被冤枉的人士有的被近害致死,有的被毒打致残,最后结果竟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文革”中重庆的“一号专案”》揭开了荒唐野蛮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王学理 《文博》2007,(1):34-41
一、《阿房宫赋》的迷惑尽管秦火熄灭了两千二百多年,历史的风尘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速把早已模糊了的记忆几乎荡涤无痕。那段历史的辉煌,成了尘封既久的符号而被挤压在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中。除过少有的学者偶尔光顾之外,忙于宦海商战的弄潮儿谁还记得多少?但兵马俑搅动的“旅游热”,更适应当今潮流与时髦意识,竟使得以“秦”字打头的历史名词被激活了,什么“秦始皇”、“秦始皇陵”、“秦都咸阳”、  相似文献   

10.
市场呼唤“花儿“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青海的百科全书,它发展的轨迹,客观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时代的独特性。因此,抓住历史机遇,努力打造“花儿”品牌,全力推动“花儿”走向市场,逐步形成产业,从而为青海的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花儿”学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花儿”产业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花儿”学要找准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坐标。“花儿”研究要引导“花儿”发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花儿”学不仅包括理论研究,而且有“花儿”的演唱与发展,应是一个稳定、完整、科学的体系。几次“花儿”研究热表明,每一次的“花…  相似文献   

11.
1945年,经过8年抗战走向主权独立的中国也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打破以暴易暴的历史周期律,通过“政争”达成妥协建立新中国,还是通过“兵争”实现一统建立新中国,成为全体国民都在思考的问题。为此而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怎样达成的协议?对后人有何启示?《再现“旧政协”的“非常之处”》对其条分缕析,文章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萧条”宋玉《风赋》中“萧条众芳”一句的“萧条”一词,注家多释作“寂寥”、“雕零”。这与安适富丽的楚王宫中景象和“宁体便人”的清爽大王雄风颇为不叶。“萧条”一词在这里应该解作“动”。它与“萧萧”、“骚骚”、“萧骚”、“搜搜”等词是同义语。  相似文献   

13.
当今,表示地理方位常用“东”“西”“南”“北”,但在古代诗文中表示地理方位常用“阴”“阳”“左”“右”。为便于学习古诗文,特对古诗文中惯用的方位词“阴”“阳”“左”“右”的性能解释如下: “阴”,在古诗文中表示地理方位,常指水之南,山之北。如在某水  相似文献   

14.
朴红瑛 《神州》2011,(8X):19-22
“做”是汉语中很常用但是用法又相当复杂的动词,汉韩词典中常以“ ”、“ ”为对应词。但“做”与“ ”和“ ”又不是完全对应的。正是一些词义和用法上的相似点和差异造成了很多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困惑,从而出现偏误。作者试图分清“做”与“ ”和“ ”之间的异同之处,总结它们的用法规律,帮助学生抓住不同点,正确使用“做”。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的文字,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难字颇多,不易识读,致使一些出土文献资料不能为各有关学科所充分利用,以往的研者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综合探讨楚国字体的演变规律远较薄弱,本文打算以楚国金文“月”、“肉”、“舟”及“止”“止”“出”的演变为例来探讨战国时期楚国金文字体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国宝何尊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新 《文博》2005,(6):30-31
“中”和“国”两字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很多见。如在宝鸡山土的西周早期的何尊(图一)、大盂鼎,中期的卫簋,晚期的比鼎、毛公鼎等鸿宝重器的铭文中的,都有“(?)”、“(?)”和“或”、“彧”(图二)。依照汉字的造字规则,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甲骨文“(?)”和金文“(?)”,就是象形字, 象征着居于军队中央,指挥士兵作战的旗帜,即旌旗。中间为旗,上下各飘着为旗游,这种由各种飘带  相似文献   

17.
“趋”与“徐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六年第四期发表了空华同志《“入而徐趋”新解》一文。文章认为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释“趋”为“快步走”,冯其庸先生在《历代文选》中把“徐趋”释为“慢慢地向前跑”,都不正确。因为“既是跑又怎能徐呢?”“岂不自相矛盾?”空华同志认为,“趋”是“古代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的一种恭敬”,“本身是礼节”。而且描写了“趋”的形象—“行而张足曰趋”,“张,大也。”“‘行而张足,就是举步前先端正姿势,然后一步一步抬起脚来走,以表示恭敬,不能走成碎步,更不能紧,不能快。”冯其庸先生把“徐趋”解释成“慢慢地向前跑”,确实不妥。因为“跑”是脚跟不  相似文献   

18.
“采”、和“采” “采”读cǎi不,八画,分上下两部分。“采”字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独用,也可以作偏旁,组成“彩”、“菜”和“踩”等。 “采”读biàn,七画,它同“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黄禹康 《文史精华》2006,(12):29-32
30多年前,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在中华大地顿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全国当时有17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今天的老“知青“,一定还记得福建省有个小学教师慨然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一封后来促成调整“知青“政策的信,此信在一种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和生活轨迹.这位写信人就是当年向毛泽东“告御状“的红极一时的人物--李庆霖.……  相似文献   

20.
郑谦 《百年潮》2002,(7):11-12
要深刻领会“5.31”讲话精神,应特别注意这个讲话的两个背景。一个背景就是“七一”讲话和“5.31”讲话中所论及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以及“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等等。一个背景就是去年“七一”讲话后,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领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新进展、新经验、新体会,以及党的十六大对这十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新任务。“5.31”讲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新的经验、实践和认识,对“七一”讲话作了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