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宇 《沧桑》2008,(6):13-14
汉代察举制度,是两汉时期地主阶级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统治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选拔人才制度。作为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察举制度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大大促进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增长,这一制度越来越被官僚地主所把持,成为滋生门阀世族的工具,直接影响汉代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遗留至今的各类汉代画像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更为直观的文献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汉代后期时期的墓室图像是在继承汉初墓葬文化基础上,对当时俗民盛行的思想和信仰进行整理和综合,  相似文献   

3.
西北汉简中保存有大量汉代边塞文书档案。当时的基层组织如悬泉置、甲渠候官都设有文档室,并有相关收藏保存制度。令史、书佐等专门缮写和管理公文的基层吏员兼有档案管理的职责。西北汉简文书作为边塞档案具有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这些简牍实物,反映了汉代档案管理的细节,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档案卷宗形成、收藏、编目、分类管理以及日后利用的情况。《康居王使者册》《寇恩册》等西北文书简牍对汉代边塞档案的形成、管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壁画的发展与不同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宗教、哲学、美学观念等紧密相连。同时,壁画的制作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古代壁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墓葬壁画出现并最终形成一种丧葬文化现象是在汉代。汉代墓葬壁画自西汉前期形成以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完整的体系,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信仰和丧葬观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墓葬壁画在早期绘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发表在《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十余种期刊自创刊至2015年的有关墓葬壁画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据此研究了我国墓葬壁画的分布区域及其特征,总结墓葬壁画的保护模式与方法,并就墓葬壁画保护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鹏 《黑龙江史志》2011,(19):32-33
两汉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营口市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西汉连弧铭文铜镜,一件是东汉"宜子孙"凤鸟纹铜镜.两镜制作规整,图案清晰,反映出汉代精湛制镜水平,也集中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治状况、人们的审美和思想观念等历史文化内涵,渗透着我国古代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汉代工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承担着红色文献收藏、研究、保护与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作者重点从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献收藏与整理、保存与保护、利用与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更好地促进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献“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刘晓东 《文博》2012,(5):80-82,91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三方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武官印,即军司马印、部曲督印和伏波将军章。本文试图对此分别加以考证和介绍。并对它们所包含的官职及与此相关的当时的武官官制进行初步考辨。这也许对研究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军事制度有一定的可借鉴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通过对江西汉代墓葬的分析,阐述汉代以后,赣境人们在信仰和风俗习惯各方面在与南迁的北方文化各种思想的长期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趋同以及汉代墓葬在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相似文献   

9.
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大量汉代遗迹遗物的存在,为我们研究该地区的汉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笔者通过对大连地区发现的汉代花纹小砖的整理,从当时的社会意识出发,对一些纹饰图案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靳彦乔 《收藏家》2013,(5):59-65
一.与收藏联系紧密的明清玉器对古玉的收藏,应该说从古玉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收藏的意义仅仅等同于拥有。把前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物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研究,以阐释特定历史文化下的思想意识、社会生活、工艺艺术等问题,开先河者当属宋人。  相似文献   

11.
汉代画像石盛行于两汉时期,是汉代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画像石内容丰富,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社会风俗、书法以及雕刻艺术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根据笔者的理解,本文通过厚葬文化和神学化两个角度来分别阐述,汉代画像石所反映的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2.
动用国家人力、物力,大规模编纂当代宫廷史、对当代宫廷收藏以及文化活动进行系统整理和编纂相应文献,在清乾隆年间以前是闻所未闻,有之,则自乾隆敕修《国朝宫史》始。伴随着《国朝宫史》的编纂,清代官方对清宫廷建筑、园囿、内廷人员及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典制、经费、收藏与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录,这项工作为后代的宫廷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翔实资料,奠定了清代宫廷史、古代艺术与文献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基础,并为现代宫廷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唐小惠 《文物天地》2023,(1):100-103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追求死后灵魂不灭、升天成仙的物质载体,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农耕内容的画像石记录了汉代徐州地区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这一地区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化发展的直观呈现,对研究当时的农耕经济、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顾雅男 《神州》2013,(3):200-200
汉代曾经是我国封建王朝经济、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各种艺术样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舞蹈艺术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地区的汉画像中呈现的舞蹈形象,论述了汉代舞蹈最为典型的审美特征,并结合当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代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时代,此时期建筑群的布局和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技术已趋成熟,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出现了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位于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河南,营造业的成就尤为突出。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汉代木构建筑  相似文献   

16.
韩华 《丝绸之路》2011,(20):27-33
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和地主经济的发展,选举用人已逐渐打破了以前以血缘宗族为标准的世袭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整套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实际需要的选举用人制度。本文利用汉简资料对其中的选拔和调动试作讨论,以期揭示其中汉代基层官吏的选拔和调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汉代画像石刻,以山东、四川、河南等省出土的较多,尝试论其故,认为这与当时这些地区的经济、政治背景有密切关系。石刻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汉代的石刻艺术记录了当时的阶级生活、劳动者与寄生者、被剥削者与剥削者的不同形象。这些石刻艺术有血有肉,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不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些石刻画像是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资料,它可做为古代文献的证物。  相似文献   

18.
朱赞卿是近代著名的收藏家,其收藏并非囿于古籍,还包括书画、碑帖乃至器物,在当时宁波地区藏家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朱赞卿亲手收藏整理的金石小品集《金石垖》为例,探寻其对金石的收藏、整理及研究,并结合当时的收藏环境考察其对宁波地区金石收藏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芬 《文物天地》2023,(6):19-23
汉代铜镜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岛市城阳区古庙汉墓、文阳路汉墓、后桃林汉墓、玉皇岭汉墓出土的汉代铜镜数量可观、种类丰富,由这批铜镜可一窥当时古不其城的社会发展状况,乃至西汉中期到晚期整个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城阳区在汉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情况,对研究城阳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6,(11)
正19世纪后期,美国渐渐进入世界强国行列,人口由1870年的3000万发展到1910年的9000万之多,由于几个主要城市的人口膨胀和迁移,使许多中小型城市具备了满足美国主要都市的条件,这种快速发展不仅让这个国家经济得到了保障,更主要的是它增进了美国人经济以外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基于美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倾向和文化取向,他们很快把眼光投向欧洲地区,尤其是以法国为主来寻找和弥补自身文化的空白。从政治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早期收藏,之所以选择了法国巴比松和印象派绘画为收藏对象,这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