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将《诗》、《书》、《礼》、《易》等初原、根本的典籍称作“中华元典”,尝试探讨中华元典的文化功能。以下分论之。 一、《诗》的文学价值与教化功能 作为中华元典重要组成部分的《诗经》,其历史作用可从文学价值与教化功能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先论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笔者提出“文化元典”概念,用以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本篇讨论这种特殊文本的内涵、外延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文本”又称“本文”,指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构成诠释的对象和基础.)关于“元典”之含义,见本文之附论部分.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介绍《炎黄春秋》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文化月刊。她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自强精神,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推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为办刊宗旨。辟有“春秋笔”、“求实篇”、“英杰谱”、“他山石”、“古镜台”、“时代风...  相似文献   

4.
徐娟  赵鹏  孙广耀 《神州》2014,(11):35-36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便已存在,溯其根源可至《易经》。千百年来,文化学者不断对“文化”进行释义。今天我们可以认为“文化”一词指的是某一特定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精神形态以及制度、规约、交往方式、生活习俗与语言、思维方式的总和或者说复合体。①在《文化学辞典》里,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义则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精神、现代价值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至诚至善的民族精神和亘古烁今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5.
朱慧 《神州》2014,(6):43-43
民族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元素。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我通过“敲”、“绘”、“舞”等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旨在探索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文化特色,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安一 《神州》2012,(33):27-27
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源氏物语》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巨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它创立了对后世日本民族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物哀”文学传统,对日本民族文学的崛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系统阐述《源氏物语》“物哀”精神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以“文化怀乡”之精神不懈跋涉与求索。小说《龙朱》体现了沈从文认同原始自然人性、希冀重塑民族性格的艺术追求。文章以文学地理学为视角,拟论述沈从文对湘西世界“原乡神话”的诗意建构。  相似文献   

8.
(一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述“三个代表”时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所从事的地方志事业 ,作为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 ,是“三个代表”的重要内涵之一。毛主席称南宋郑樵所撰 2 0 0卷《通志》、《通典》及《通考》为中国的“国宝”。志书有特殊的记…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的精神,使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对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州今古》的办刊宗旨王之勤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今为主,古为今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体现朝代精神,立足三国而又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努力提高思想文化品位,为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贵州,在广泛开展“抢救民族文物”活动中,征集了大批民族服装,仅1988年冬至翌年春,短短几个月就征集到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瑶、土家等各个民族,各种款式的服装1800多件(套)。在此前后,为举办《贵州蜡染文化展览》、《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贵州民族婚俗展览》、《贵州民族刺绣展览》,还征集到各种民族服装及其有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关纪新著,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与满族文化》于2008年3月出版,全书27万字,是一本旨在对老舍这位满族文学作家其作品中艺术性的民族因素做深层次挖掘的专著。该书从“京师旗族的家庭出身对老舍的人文模塑”、“20世纪满族社会变迁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制约”、“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故土难离,相知不弃——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文化调式”和“老舍对满族及中华文化的忧思与自省”等八个方面对老舍这位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满族作家的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且将老舍及其作品价值放在了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下,从独特的角度分析了他超越民族和国家超越历史的文学艺术特质。老舍作品中对满族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作品包含的独特民族文化价值和多民族文化交流并存的反映等这些在过去没有深入系统探讨的问题都在本书中得以详尽阐述,是关纪新同志多年研究老舍及其作品的心血之著。《老舍与满族文化》出版@晓薇  相似文献   

13.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穆鸿利教授的论文集《跋涉集》,2005年5月由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四卷,计140万字。第一卷《松漠集》为“辽金史论”,第二卷《河朔集》为“宋夏元史论”,第三卷《海青集》为“女真满学论”,第四卷《鸿鹄集》为“北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论”。作者长期从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美殖民地时代的两个问题──读《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札记之一周祥森《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 ̄①(以下简称《美国社会》)是黄兆群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充而成的“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美国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力作”(见该书“序三”,第...  相似文献   

15.
于兵 《收藏家》2010,(12):35-42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粮食是民众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也曾形象地说:“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他认为饮食是理解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和精神内核最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周任静 《神州》2012,(29):36-36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利用文化人类学的原理,通过她自己的“文化模式”思维理论成功解读了日本文化形态之作品,其成就成为各国研究日本文化的经典。“菊”与“刀”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物体,因为日本走到了一起,它不仅仅代表了日本民族中矛盾的民族性格,更是日本民族刚柔并进文化模式的缩影。本文以《菊与刀》这本书为背景,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研究“刚柔并进”的日本文化模式,并论及研究背后带来的重要意义,以及为以后研究所引发更多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雷 《史学月刊》2020,(8):121-124
《陈其泰史学粹编》对史家究竟该如何提振民族精神这一时代之问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史家应有强烈的使命意识,把关注时代、关切民族精神视为己任;史家应有理论自觉,既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内涵与功能,又能准确运用唯物史观;史家应坚持文化视角,着力提振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陈其泰史学粹编》对史家究竟该如何提振民族精神这一时代之问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史家应有强烈的使命意识,把关注时代、关切民族精神视为己任;史家应有理论自觉,既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内涵与功能,又能准确运用唯物史观;史家应坚持文化视角,着力提振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今村昌平是日本电影界颇具影响的导演之一。其影片《楢山节考》、《鳗鱼》曾相继两次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在今村昌平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里,无论是他早期拍摄的作品《无止境的欲望,》还是巅峰之作《楢山节考》片中阿玲婆的“参拜楢山,”以至于《鳗鱼》片中杀人犯的“心理障碍”等镜像,无一不承载着导演对生命、人性的历史与哲学的拷问,其影像背后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命题和民族文化之精神献祭。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古籍研究》2002,(2):127-129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决不能忽略《淮南子》一书。它曾被唐代的刘知几说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被胡适誉为“绝代奇书”、“集道家之大成”。陈广忠教授以孜孜以求的精神,二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淮南子》和道家文化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著有《淮南子译注》、《淮南子会考》、《刘安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