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颖 《黑龙江史志》2013,(15):67+69
本文分析了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分期的作用、意义。针对不同学者的分期标准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图书馆历史分期的划分一方面要以中国社会历史分期为依据,同时考虑到图书馆事业自身的特点。将中国社会历史分期与图书馆事业的特点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图书馆现藏古籍二十多万册,几乎占全省古籍半数。其形成有自民初以来近百年历史,其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其形成黄金时期。本文结合馆藏档案并参考多种出版物,分阶段回顾其形成大略并作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3.
袁同礼与北京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图书馆史中,袁同礼被称为“一位有口皆碑、众望所归的最重要的领袖人物”。他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主持北平图书馆工作长达22年。他建立了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引进服务观念,开展了流通、参考等业务,把图书馆办成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创办馆刊,倡导学术研究,使北平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成为一所新式的现代图书馆。可以说,袁同礼是我国现代图书馆视野的开拓者,是我国传统图书馆向西方图书馆转轨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4.
南京图书馆脱胎自我国的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后又与赫赫有名的中央图书馆合并,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座图书馆流传于世的不仅有厚重的古籍,更有鲜活的故事,文化界的仁人志士身体力行地谱写出一段图书馆的传奇佳话。馆史镌刻史诗,也雕凿精神,南京图书馆本身就是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5.
冯瑞华 《沧桑》2009,(2):1-2
毕氏藏书楼兴盛时藏书达5万余卷,藏书品种全、质量高,是明末至清中叶淄博境内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内容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之一。本文介绍了毕氏藏书楼以及其核心人物——毕自严。  相似文献   

6.
张元济与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宁 《炎黄春秋》2006,(11):34-36
史海茫茫,知人论事。学习中国图书馆史,不能不知道张元济;读张元济,可以知道图书馆事业的创业之艰巨,守成之不易。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张元济先生曾手书过一副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些简单的话里,似乎沉淀了许多代人的文化经验。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鼓吹“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其中一个文化思维就是启发民智;启发民智的一大措施就是办图书馆。张元济也贯彻了这种思想,先后创办了通艺学堂图书馆、合众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前,当我开始对中国人口史感兴趣时,在一本内部刊物上看到了对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介绍,得知该学会收藏的中国家谱数量丰富,其中有些在国内已经失传.以后又听说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参观该学会时,获得两件礼物——<闻喜县志>(柴大使的原籍)和<柴氏家谱>的复制品,原件都是该学会的藏品.当时国内的图书馆开放程度很差,馆藏目录上根本找不到家谱.家谱书目只找到一种<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书目>,收录了该馆所藏的300多种家谱.实际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和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家谱目录2种,但当时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王心扬 《世界历史》2007,35(1):123-126
本的主旨是要指出,亚裔美国史(Asian-American history)按照道理本应该是美国移民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治美国移民史和治亚裔美国史的学在认识上仍然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它们至今大体上还是两个互不相关的学术领域。如果这两组学都愿意摒弃成见,拓宽视野的话,那么亚裔美国史就很有希望成为美国移民史的一部分。但这是一个宏大的论题,不是一篇短可以全面阐述清楚的,本不过是想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教授谈法国环境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访谈的主要议题是 ,法国环境史研究如何兴起 ,为什么滞后 ,它的动力和特色是什么 ,如何看待农业生态史模式与城市环境史模式的争论 ,如何分析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看成是资源争夺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清季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介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孝迁 《史学月刊》2003,(9):101-110
清季对日本之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的介译,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产物,对清末早期新式学堂的历史教育,对国人自编本国史教科书的出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支那史、东洋史的介译亦是20世纪初年新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史学思潮的深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介译支那史、东洋史之主旨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功利色彩。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史学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列入“三史”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二书自身的质量高下。在唐代的三史中 ,《汉书》的研究风气最盛 ,但《史记》的地位决非“最下” ,而是远高于《后汉书》。在唐初 ,史学与进士科没有直接关系 ,国家因之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进士习史的措施 ,从而有“一史科”的出现。穆宗时终于有了常科“三史科”的设立 ,原属制举的“一史”也变为常举 ,它们既是礼部贡举的科目 ,也是吏部科目选的科目。  相似文献   

12.
经史尊卑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史关系源远流长,经史尊卑确有纷争。本文以《汉志》“史附于经”现象、宋代“荣经陋史”观和明清“六经皆史”说三个涉及到经史尊卑的重要论题展开讨论,认为《汉志》“史附于经”只是一种目录分类现象,没有反映汉代经学与史学已经学科分离的客观事实,不能作为汉代史学依附于经学的依据,也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后、尊卑和主从依附的关系。宋代义理之学提倡以经为本、先经后史,有一种普遍重经、荣经的倾向,但就其代表性学派程朱理学的经史观念而言,其荣经是实,陋史则不确;尊经是实,卑史则不尽然。明清学者重视阐发“六经皆史”,普遍主张道器合一、理事合一与经史合一,然而与明代王阳明主张经与史同具于吾心、王世贞以经史区分典籍、李贽以否定儒学权威为目的的学说旨趣不同,清代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主旨思想,是要后世史学效法“六经”切于人事的学术精神、崇尚“六经”“圆而神”、“方以智”的撰述旨趣,以经世致用和史学变革为目的;明儒不以尊卑论经史,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也无贬低经学之意蕴。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史探讨生态环境因素在洲际、甚至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全球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有密切关系,是全球史和环境史两个领域相互融合的结果,它还受到近年来兴起的“大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推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史研究在克罗斯比和约翰·麦克尼尔等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明显进展.全球环境史有助于从整体上揭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扩展了史学的研究范围,有助于克服西欧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与此同时,全球环境史的发展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克罗斯比是美国知名的全球史学家和环境史学家,他的著作《哥伦布交流》、《生态帝国主义》和《病菌、种子和动物》等,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理解欧洲的兴起及其扩张,并试图构建起一种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历史研究的脚本。这一脚本的基本内涵包括:将人当作一个生物体来理解;关注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从全球生态系统来理解欧洲的扩张;借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其治史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史研究的复兴,区域性历史研究也日益繁荣,并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在这种形势下,近代东北史的研究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地方史研究模式,兴起了一股区域史研究的浪潮.然而,在近代东北区域史研究中也存在着概念混淆、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近代东北区域史研究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的尘肺病史研究涉及职业健康史、矿业工人史、环境史等多项史学分支,并集中针对煤尘肺病、矽肺病、石棉肺病、棉尘肺病这四类尘肺病而展开,成果丰富。其研究内容可分为尘肺病的医学史、社会史和文化史三个层次,具有研究类型的单一性与研究视角的丰富性并存、特定的时空范围指向、跨学科方法与资料多元化等特点。在史学范围内研究尘肺病,既具有突破固有研究领域、实践环境史新理论的学术意义,又具有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以资借鉴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开队 《安徽史学》2011,(5):111-116
在区域史的学术语境下,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表现在学术理念上,动态时空理念有助于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空间范围的把握,借鉴人地关系、关怀现实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复杂的人地关系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与研究,同时,对于当前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表现在治学方法上,空间要素的分析、综合、比较有助于揭示淮河流域作为一个独立历史地理单元存在的事实,而文献记载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加深研究者对淮河流域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泽惠史林之作--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史学月刊》2002,(11):75-77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中国度量衡史著作。该书以历代单位量值的演变作为主线 ,旁及中国度量衡的产生、发展、管理制度、相关的科学技术成就等 ,对中国度量衡史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该书修正了传统研究的不足 ,补充了以往的空缺 ,对相关历史现象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见解。该书的出版 ,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权威度量衡史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社会史复兴四十多年来,成绩令人瞩目。与此同时,日益突出的新老问题,比如近代社会史的贯通性问题、思想理论缺失问题、宏观研究不足问题、区域的代表性问题、脱离时代中心话题的问题,以及过度恋慕地方文献的问题等,正在成为困囿社会史继续前进的桎梏,应当引起学界重视。当前社会史处在与时代同步伐的关键节点上,从事近代社会史的学人十分有必要秉持“长时段”“总体史”和“整体史”的史观,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思考探索近代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的诸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对回族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从通史性著作的撰著 ,历史人物的研究 ,史料的收集、整理与刊布 ,重大问题上的创见 ,治学方法的贡献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白寿彝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