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晓晨 《南方文物》2006,(4):131-132,107
谁见过佛?佛的形象是如何传下来的?人们所见的佛像又是根据什么雕塑和绘制的?古人为了求得一个统一的佛的标准像,便编造了由佛说佛像的神话故事,在雕塑佛像时,用手指量度佛像的各个部位的指数,这故事演绎成《佛说造像量度经》。《佛说造像量度经》的作者为舍利弗。舍利弗(梵文S  相似文献   

2.
佛母为诸佛菩萨之母,但这个“母”并不是指人,而是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佛教拿她比喻智慧能生诸佛。如《大品般若经》卷十六载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可见,佛母像同密修本尊像一样也是密教思想高度拟人化的艺术形式。佛母的形象多为寂静形善相,而且都是女性形象。《造像量度经》规定其形象为:“其像作十六岁童女相”,“面形如芝  相似文献   

3.
《造像量度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说造像量度经》是一部与“梵式”(或称“番式”、“藏式”)佛教绘画和造像的比例、尺度有关的重要经典.这些经典实际上来源于一个习见的婆罗门教传统。自乾隆六年(1741年)工布查布译就之后,中国学者鲜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者.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学者对此经典及与之相关的梵.藏文经典的研究成果,并就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主要是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魔鬼以及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各种经变故事,除此之外,在河南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中尚存着其它石窟罕见的一种造像题材一一优填王造像。一、优填王造像的缘起关于优填王造像的故事,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观佛三昧经》、《法显传》、《释迦谱》、《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  相似文献   

5.
张永造像是北魏武帝灭佛后的最早单体造像之一,是在《法华经》思想影响下的弥勒造像。主尊弥勒,与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组合,反映了5世纪北方影响最大的"三世佛"思想;佛像背面雕刻佛传、本生等故事图像,内容选取以北魏所倡导的"孝"道精神为准则。造像沿袭了犍陀罗晚期佛像表现形式,是北魏中期中亚与我国北方的宗教艺术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僧装像在佛教造像中以光头、螺髻、肉髻三种形式出现,包括弟子、比丘、梵天王、辟支佛等的不同身份。本文主要从僧装像的名义及造像仪轨、僧装像的称谓及其内涵两方面对6世纪中国僧装像进行探析,区分他们的不同称谓及示教内涵。作者认为,螺髻僧装像为梵天王,可能包括帝释天,与《维摩诘经》、《法华经》等经中梵天王“帝释天”说系统思想有关,螺髻僧装像为辟支佛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肉髻僧装像为辟支佛,主要与《法华经》等经中的“供养”及法华“四圣”等宣教内容不无关系,与《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实相”、“会三归一”的思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法华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对中国佛教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经文中所述一切众生均能成佛的思想,普遍赢得了僧俗的皈依和信仰。因而,《法华经》自五世纪后半叶以来流传颇广。世人据此经开窟造像掀起热潮。在相继出现的造像中,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是取得了相当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南朝石窟中,取材于《法华经》所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仅见一例,而放眼现存南朝造像,释迦多宝题材亦寥寥无几。与此大相径庭的是,五世纪后半叶至六世纪初的北方,释迦多宝并坐造像却异常发…  相似文献   

8.
大足法华寺第1窟,开凿于唐代。该窟规模较小,窟内造像以主尊四佛结合左右壁众小佛及释迦说法龛等为主,其布局奇特,在早先或同期石窟中所鲜见。经初步分析,该窟正壁趺坐四佛尊格或为贤劫四佛,左右壁小佛共五十三身,属五十三佛。贤劫四佛与五十三佛组合非出于大正藏经,亦无造像先例,应是佛教在民族化、地域化演进过程中的独创。从造像意涵而言,这种配置旨在表达法脉相延、递代师承的佛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施资人或造像者特殊的信仰诉求。  相似文献   

9.
《文物》1986年第3期刊登的丁明夷同志《从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一文,介绍了北周"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的情况,并据此考证了北朝道教造像的有关问题,值得一读。但此文开始即谓"强  相似文献   

10.
因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经幢盛行于中土大唐,流播五代、辽、宋、金。经幢造像为经幢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会昌四年(844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图像与经文的比照,初步考证其主体造像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变相,揭示了经幢崇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传入西藏以来,逐渐成为藏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宗教,在藏族历史和文化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藏族艺术中的雕塑、绘画,基本上都是以佛、菩萨、天神、护法神和高僧大德为题材的佛教艺术,具有普遍性和群众性。而这些艺术的理论又都是以佛教经论的面目出现。多少年来,历代藏族艺术家们严格遵循,师徒相传,形成了一套流传有绪、体系完备的固定图式规范。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经疏》部第318笑《方技区恭》部第123函上五至上二十九中收集的“三经一疏”,就是重要的佛像量度经。这几部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对艺术…  相似文献   

12.
千佛崖(图一)位于“全国咽喉,嘉陵砥柱”的广元县城北五公里。即古石柜阁。《四川通志·山川志》引《清一统志》云:“千佛崖在县北十里,江东岸,石崖蜿蜒其形如门,上有千佛,唐时韦抗凿石为佛”。事实上,这里的佛教造像肇端于韦抗造像之前,早在南北朝时期千佛崖就开始造像了。史书之所以记载千佛崖造像为韦抗造佛,因为在大云洞外壁上还保存有唐刻的功德记:“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  相似文献   

13.
大足石刻的地藏造像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足石刻的地藏菩萨造像,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刻艺精湛,很有特色,是大足佛教石刻艺术的重要题材,甚为专家学者注目,对其研究者甚众。但因诸多因素,凡研究大足石刻的著述,对地藏造像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就大足石刻的地藏造像的有关问题略申管见,请方家教正。一、有关地藏的经典有关地藏的经典,见诸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十轮经》、《大方广十轮经》、《地藏菩萨仪轨》、《金刚顶经地藏菩萨念诵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就仪轨》等。《地藏菩萨本愿经》,亦称《地藏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经中载佛升忉利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专门论述敦煌吐鲁番发现的9件回鹘汉译疑伪佛典:《阿弥陀经》、《慈悲道场忏法》、《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顶心大陀罗尼》、《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梁朝傅大士金刚经并序》和《十王生七经》。本文首先对每一件文献作简要说明,然后介绍文献收藏单位的编号、整理者及其研究成果,最后提供相关研究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21,(5)
正藏传佛教唐卡艺术在古代就是虔恪诚笃的艺术,亦是恒久大美的艺术,绘制唐卡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笔尖上的修行。《彩绘工序明鉴》对绘事的准备过程作了详细的记载:"绘画时要选择吉日,沐浴焚香,安静禅坐,专心致志无杂念,口诵祷文,接着还要双手合一,虔诚地进行祈请与誓愿。"完成上述仪轨后开始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要严格遵照仪轨要求进行,起稿时必须严格依据《佛说造像量度经》的尺度,不得有任何僭越,涂色等也要遵照仪轨完成。完成绘制后,还有开脸、开光的仪轨,请高僧大德在主尊所处位置的背面书写特定的经文,  相似文献   

16.
《大云经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田 《文献》2002,(4):47-59
一、引言 现存《大云经》有两种:北凉昙无讖译《大方等无想经》、姚秦竺佛念译《大云无想经》(仅存卷九),《大云经疏》则仅见于敦煌文献S2658、S6502两个抄本.  相似文献   

17.
《佛说相好经》系抄撮《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观相品》及《本行品》中有关佛的种种相好而成,历代大藏经皆未收录.黄霞曾将敦煌文献中所存《相好经》的10个写卷整理为两个系统、五种录文,大大方便了学界的研究.但黄氏校录时未曾参校该经从出的本经,又因敦煌本《相好经》异本众多、俗写纷繁、用字复杂,故而黄文在释录、标点、校勘方面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即对这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了补正.同时,借助于敦煌本《相好经》,又校正了《大正藏》所收《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不少文字的错讹衍夺.  相似文献   

18.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是仅存于敦煌石窟的一种早期佛本生故事经典,唐代以后国内无传本。经过考察发现,明清宝卷中的《金牛宝卷》也讲述着同样的佛本生故事,二者内容性质、情节结构十分相近。此文依据中、韩所存相关文献与壁画材料,考察了《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与《金牛宝卷》的关系,认为《金牛宝卷》与韩国存《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都是承接唐代《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而来,是该典籍在中国民间通俗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藏西夏文献》刊布了两件题名为《佛说百寿怨结解陀罗尼经》的佛教文献残卷,经考证,这一佛经实际应该定名为《佛说解百生冤结陀罗尼经》。这两件残卷原本是同一纸文献断裂后而形成的两部分,可以缀合并拼接成一部完整的经文。这部西夏文《佛说解百生冤结陀罗尼经》与今天所见嘉兴藏汉文本《佛说解百生冤结陀罗尼经》的陀罗尼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20.
佛饰毫光代表佛证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无上状态以及佛放光说法。大足石刻尤其注重毫光的形态呈现,出现了大量饰以毫光的佛、菩萨造像。此文意在以宝顶山石刻的佛毫光造像为中心,探讨其来源及意义。宝顶山以及夹江、敦煌等地的毫光造像是唐代西方净土信仰盛行的产物,毫光出现的特定位置、形态及所依附的尊像均有着不同的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