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加拿大史学研究发生了一次实质性的大变革。有的加拿大史学家把这种新出现的史学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模式”。新史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社会史学的全面崛起。它发生在60年代中至80年代这20多年间,影响了加拿大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取代传统的政治史而成为加拿大历史研究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赖尔森(S.B.Ryerson,1911—1998)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一位。他曾任加拿大共产党中央委员、魁北克省党委书记,入党35年来,始终是加共的理论家、史学家,在60岁时脱离加共,就职魁北克大学历史系,专心加拿大史研究。他的经历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在京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理事长朱佳木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史学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史学走向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不断加强,并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中外史学的发展历史证明,有影响的史学家无一不是对史学理论有独特贡献的人,史学理论历来为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相似文献   

4.
牛润珍 《史学史研究》2013,(2):40-47,63
由新史学发展为新民族主义史学,这是民国史学主流在抗战时期受宋学尤其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民初史学家通过中国史学史研究发现了宋学与浙东史学的价值。"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史学家发扬宋学、浙东史学精神,注重事功,经世致用,投身学术抗战,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其代表作为陈垣撰著的《通鉴胡注表微》。新史学发展有两条线:一是以梁启超、何炳松、蒙文通为代表,由中国史学史研究发现了宋学;一是以王国维、陈垣、陈寅恪为代表,由历史考证通义理,进而转向宋学。两条线于抗战时期合一,形成了新民族主义史学。抗战胜利后,新民族主义史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新史学而新民族主义史学,又由新民族主义史学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这是民国史学主流发展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0世纪 3 0、40年代 ,若干大陆史学家到香港 ,如 3 0年代的胡适、许地山及稍后的陈寅恪 ,40年代下半段的郭沫若、胡绳、黎澍、侯外庐、翦伯赞 ,40年代末的钱穆、罗香林、简又文等。这是内地史学、史学家与香港发生联系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推动香港史学起步和成长。许地山出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 ,初步改变了香港文史教育陈旧、落后的局面 ;郭、胡、黎、侯、翦等史学大师在香港的经历 ,使史学工作与时代潮流融汇在一起 ;钱穆等移迁香港后 ,在培养史学人才、繁荣史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 ,一时成为执香港史学牛耳之宗师 ,推动了香港史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史学评论工作跟不上史学研究的客观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只提出两点希望,也许不无有益。第一,希望史学家们直接参加史学论著的评论;第二,希望在评论史学论著的同时,直接对史学家本人进行评论。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邱捷 《岭南文史》2006,(1):6-11
史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解放以后,陈寅恪、陈序经、岑仲勉、梁方仲、刘节等一批著名史学家在我省从事史学研究与教学,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陈锡祺等老一辈史学家继续为我省史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前辈的努力奠定了我省史学在全国的地位,并培养了后继的人才。在新世纪开始之初,面对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当代美国史学的曲折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碎化”是美国史学重建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史学“综合”是大多数美国史学家的心愿,但也有史学家提出,关键并不在于史学“综合”,而在于重建史学的宏大叙事。关于宏大叙事的各种解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史学中的“宏大叙事”。美国史学中的宏大叙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曲折反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二战后的美国史学出现疏离宏大叙事的趋势。史学家们惊叹宏大叙事的缺失,呼吁和设计宏大叙事的重建与复归。当代美国史学宏大叙事的重建面临种种难题。这些难题从理论上讲是由于宏观社会理论的缺失与后现代理论的瓦解作用造成的,这是当代西方史学乃至整个世界史学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宏观社会理论的缺失、后现代理论的产生与宏大叙事的缺失一样都可以追溯到更深层的社会历史根源。关于美国历史的宏大叙事的前景如何,只有将来的美国史学家能够回答。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当代生活,也在记录和创造着历史;它不仅改变了史学研究方式,也影响和改变着史学家。史学家不仅在文献和文物中研究历史,更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历史,因为昨天的生活就是今天的历史。显然,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史学家的历史感受,这种感受必然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本刊特邀请了几位学者笔谈互联网对史学观念的影响,希望学界更多地关注这个正在影响和促进史学变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和《罗德尼·希尔顿的中世纪:历史主题的探讨》两本著作,从多个领域和角度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及现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立足新形势、新角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目的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史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系等问题,显示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这些新动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尽管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与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来,围绕着考据学的问题,史学界发生了不少争论,同时旁及对乾嘉学派的评价,以及今后史学发展方向问题。一些人提出了“回到乾嘉时代去”的口号,另一些人则担心史学家会重新钻进“象牙塔”,我则有些不以为然。考据学派本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国历史在近两百年内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在今日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的中国,史学家会真的钻进所谓“象牙塔”,回到“乾嘉时代”去吗?我有些不信。我倒想到一个问题,从中国史学的现状看,从培养一代史学新人的角度看,是否应对“考据学”作必要的评价,并使之成为新史学的重要因素呢?因为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一、史学家的政治情怀唐皇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盛大的朝代。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对于唐皇朝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突出地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史学家和政治的关系以及政治家和史学的关系,是它的两个主要方面,本文着重考察前一个方面,即史学家和政治的关系。中国古代史家历来有强烈的历史意识。随着历史的进步,这种历史意识在不断地深化着。同时,中国古代史家也有关心政治的优良传统,不少优秀的史家都具有饱满、深沉的政治情怀。这种情况,在唐代史学上是很突出的。首先,唐代史家把撰修前朝史不仅看作是史学工作的一部分,而且看作是政治统治的需要。武德四年(621年)唐皇朝建立不久,天下尚未安定,史学家令狐德棻就向唐高祖李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史部书录中寄含了丰富的史学思想,尽管缺乏理论的逻辑体系,但还是具有很大的史学理论价值。本文通过爬疏《读书志》中的史学批评案例,认为晁公武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联系社会风气、史学发展来进行史部书籍分类。二是标举"史家之心",凸显史学家的主体意识。三是强调史学家的史德修养。四是继承史书信实的传统精神,并提倡对史料文献进行征实考辨。同时也很关注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以及推崇高简有法的史文观。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史学诞生以前,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分立,历史被视作神学和法学的预备知识。18世纪下半叶,在以伽特勒和施洛策尔为代表的哥廷根史学家的推动下,“务实的历史写作”成为德国启蒙史学的标志性概念,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联被要求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呈现。伽特勒和施洛策尔围绕“务实”与“系统”和“科学”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史学理论层面的反思,并将普遍史—世界史的编纂作为“务实的历史写作”的实践形式。史学家被要求在经验性的史料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的头脑,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时期和对象,呈现其中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让史学获得科学的性质。伽特勒在历史表现层面仍然保留了传统修辞史学的痕迹,施洛策尔则强调史学家所具有的理性能力在历史写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进入19世纪,启蒙史学及其理论受到德国历史主义史学家的批判,“务实”一词逐渐成为前现代史学的标签。  相似文献   

15.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的史学思想以及他的治史特色、治史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齐思和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在其史学生涯中,十分重视史学批评。他有明确的史学批评旨趣,广泛的史学批评视野和突出的史学批评关注点。考察齐思和的史学批评活动,可以丰富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内容,也为今天的史学批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位面向现实的历史学家──格拉诺夫斯基述论王勤榕历史学着眼于过去,但也不应脱离现实。只有密切联系现实的史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史学,只有怀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史学家才是大有作为的史学家。19世纪俄国历史学家季莫非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诺夫斯基(1813-185...  相似文献   

18.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也是很有创建的史学家。他一生著述繁富,提出了许多丰富的史学理论。李贽将其别具特色的史学思想运用到史学著作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异于传统的观点。本文拟分析归纳李贽史学思想实践各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两大流派,即实证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韩儒林先生是一位掌握实证史学方法、努力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家。他在元史和边疆史地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就,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20.
陈洪澜 《史学月刊》2001,1(5):21-27
20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新了史学家的史学观念,提升了历史学的科学性;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引进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发展了史学方法论;开辟厂新的史学信息来源,增加了新的史料类型;改善了研究手段,繁荣了历史学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学获得了整体性的进步,不仅使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也提升了历史学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