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首套普通纪念币以来,迄今我国已发行普通纪念币73套,计93枚(张),其中包括二枚纸钞和一枚塑料钞。普通纪念币的发行,一方面完善了人民币的币种结构,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广大钱币爱好者的收藏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11月27日起在全国发行朱德诞辰110周年纪念币一套(1枚)。该纪念币正面主景图案为朱德故居,内缘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依次为壹元字样及1996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朱德的素描像,内缘上方为朱德诞辰110周年字样。该纪念币面额1元,直径25mm,材质为钢芯镀镍。发行数量1000万枚。该纪念币与现行人民币职能相同,并与1元人民币等值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朱德诞辰110周年纪念币  相似文献   

3.
<正>瑞士联邦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行流通纪念币,大致先后分为三个阶段。1936年至1963年发行的是面值5法郎的银质流通纪念币,主要是以国内历史上的大事件为纪念题材;纪念币的材质和流通银币一样,可以流通使用。1974年至1990年发行的是面值5法郎的铜镍合金(因为自1968年开始5法郎银币已改为铜镍合金币)流通纪念币,这一时期主要以国内历史人物、国内国际大事为纪念题材;纪念币的材质也和流通铜镍合金币一样,可以流通使用。1999年到2003年发行的是面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包括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中国现代纪念币自1979年首次发行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两大类别、15大系列、240多个项目、1400多个品种的种类众多、题材广泛的纪念币系统。逐渐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纪念币生产、创新、销售的路子。并开始形成系列,走向世界,赢得了国内外钱币爱好、收藏的广泛兴趣和赞誉。  相似文献   

5.
<正>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通告:"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经国务院批准,我行将限量发行三种图案,面值一元的金属纪念币",从此揭开了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的序幕。截至2014年7月已发行了普通纪念币83套,共计100枚,总面额267.3元;纪念钞3套,共计3张,总面额160元。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6.
谈谈流通金属币与流通纪念金属币程纪中,王元祥近来,关心流通金属币和流通纪念金属币的人日益增多,有些报刊也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其中某些提法不很准确,故本文拟就流通金属币问题谈谈所知的一些情况。自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过多种纪念金属币,这些纪念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收藏、馈赠为目的,不参与市场流通,采用金、银等贵金属为币材(1980年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币4枚、1980年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纪念币4枚、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纪念币1枚、1983年、1984年中国大熊猫纪念币各1枚等少数几套标明面值为壹圆的铜币因与金、银币相配套,亦归此类);其标明的面值只是名义上的(实际售价一般高于面值数倍乃至十数倍),面值仅是一种象征意义;此类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委托中国金币总公司向国外经销,且大多对外公布发行量。另一类则是被用来直接参与市场流通的纪念币,采用普通低廉合金材料,如铜锌合金、镍铜合金、钢芯镀镍等币材;其标明的面值同实际价值大致相符;面向国内限量发行。截止到1993年1月16日发行的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币,共计发行16套26枚。今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发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发行始于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金银纪念币。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现代金银纪念币已发行了1500多个品种,内容涉及大熊猫及珍稀动物题材、中国古典学名题材、中国生肖题材、中国及世界杰出人物题材、中国古代科技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05,(3):69-69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5年6月13日发行陈云诞辰100周年普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各一套。普通纪念币一套1枚;金银纪念币一套3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2枚。以上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一、普通纪念币纪念币正面主图案为上海青浦陈云故居,内缘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内缘下方依次刊“上海青浦陈云故居”、“壹圆”、“2005”字样;背面主图案为陈云同志头像,内缘上方刊“陈云诞辰100周年”及“1905-2005”字样。该纪念币面额1元,直径25mm,材质为钢芯镀镍,发行数量1000万枚。此纪念币与现流通中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二…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的流通纪念硬币具有流通和纪念的双重用途。流通纪念币除个别品种外,通常的年发行量都非常大;发行流通纪念币的当年,不再发行普通流通币,使流通纪念币真正起到流通和纪念的作用,这一点和我国的流通纪念币情况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特殊的法定货币。自1979年首次发行以来,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20年来,中国纪念币已逐步形成两大类别、15大系列、120多个项目、1400多个品种的种类众多、题材广泛的纪念系统。赢得了国内外钱币爱好者、收藏者的广泛兴趣和赞誉。成为钱币收藏的新宠。现将新中国纪念币之最列叙如下,供广大集币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行的纪念币有两种,一种是贵金属纪念币,也称金银纪念币.另一种是普通纪念币,也称流通纪念币。自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流通纪念币以来.每年都发行流通纪念币1—7枚不等,截止2008年,共发行68套,86枚,全套流通纪念币总面值244.3元。  相似文献   

12.
肖栋 《中国钱币》2011,(4):46-47
祖国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这在海峡两岸发行的钱币上也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近年来,两岸相继发行了几套题材相同或相近的流通纪念币,在我国钱币收藏爱好者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收藏热点。下面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三组纪念币,来对照分析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5月23日发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普通纪念币一套(1枚)。该套纪念币面额为5元,直径30mm,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1000万套。纪念币正面主景图案由国徽和五朵牡丹花组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行纪念币到今年已20个年头了,在这20年里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毫无疑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作为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仅就此提出一些意见并谈一谈个人的粗线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首先,纪念币是一种特殊钱币(包括流通纪念币)与一般流通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纪念性和由纪念性而产生的时间性(这里暂且抛开两者材质有不同这一因素)。纪念性指的是纪念和宣传的主题,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一个或一类要宣传的物体。时间性指的是纪念宣传主题所发生的时间或纪念时间。凡纪念币…  相似文献   

15.
刘启瑞 《钱币博览》2005,(4):43-43,42
中国人民银行5月12日发表公告.发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青城山和都江堰”普通纪念币各一枚。这是继1993年6月发行“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以来.所发行的第24枚面值5元的铜质普通纪念币。其中包括:中国珍稀野生动物10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9月16日发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一套(一枚)。该纪念币正面主景图案为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会址———中南海新华门,内缘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方依次为“壹圆”字样及1999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全国政协会徽,会徽两旁有装饰花瓣,内缘下方依次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及“1949-1999”字样。该纪念币面额为1元,直径25mm,材质为钢芯镀镍,发行数量1000万套。该纪念币与现行的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1元人民币等值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新出版的《钱币博览》和《浙江钱币》在近阶段的钱币市场流通纪念币价格表中.都清楚地标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流通纪念币(以下简称“建行币”)的单枚价格已越过千元。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不断完善我国的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至今已先后成功发行了5套人民币。从50年代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了人民币硬币。自此,新中国货币进入纸、硬币混合流通的时代。80年代为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了货币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还相继发行了多种流通纪念币和金银纪念币,丰富了我国货币品种,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货币体系。这个品类丰富的体系,作为收藏对象,在人民币收藏热中,又被集藏者们开拓分出更多的门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我国发行的纪念币(包括流通与贵金属两种)入手来研究我国钱币市场的发展。近年我国纪念币发行的速度加快,1979年首次发行建国三十周年金币以来,已先后发行流通纪念币三十种约四亿三千万多枚、金银币上千种约一千五百多万枚。随着我国纪念币销售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硬币系列(下)——普通纪念币(钞)人民币硬币系列中,流通硬币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流通纪念币。流通纪念币,现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的表述,应统一叫普通纪念币。中国的普通纪念币是1984年开始发行的。从1999年开始,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