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是研究傣族文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傣族文学乃至对于云南一些兄弟民族文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第二期起,开辟专栏,开展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岩峰同志的文章《贝叶寄语》,这一期又刊登了杨知勇等几位同志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各自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傣族同志们、研究傣族文学的专家、学者和读者同志们,积极为本刊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参加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是研究傣族文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傣族文学乃至对于云南一些兄弟民族文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第二期起,开辟专栏,开展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岩峰同志的文章《贝叶寄语》,这一期又刊登了杨知勇等几位同志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各自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傣族同志们、研究傣族文学的专家、学者和读者同志们,积极为本刊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参加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是研究傣族文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傣族文学乃至对于云南一些兄弟民族文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刊决定从第二期起,开辟专栏,开展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岩峰同志的文章《贝叶寄语》,这一期又刊登了杨知勇等几位同志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各自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傣族同志们、研究傣族文学的专家、学者和读者同志们,积极为本刊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参加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去年第一期发表岩峰同志的《贝叶寄语》一文开始,开展了关于傣族文学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先后共发表七篇文章,直到今年九月召开的“傣族文学学术讨论会”达到了高潮。通过讨论,绝大部份同志都认为,如同一棵树,没有自己的根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根深才能叶茂。傣族文学如果没有自己的土壤和文学传统,是不可能形成灿烂辉煌的面貌的。在傣族文学学术讨论会上,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傣民族产生了五百多部长篇叙事诗?由此很自然地接触到傣族文学与佛教、傣族文学与印度文学及东南亚诸国文学、傣族文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展和繁荣当代民族文学创作?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这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年底,德宏、西双版纳两个傣族自治州文联和作协云南分会、云南省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当代傣族文学讨论会。”不少与会者都向会议提交了专题论文,对如何估价傣族当代文学的现状,如何推动傣族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虽然有些看法似乎还不够全面,但毕竟是独立思考过的东西,值得一读。为此,本刊特选发一部分文章的节录,以供关心当代民族文学的同志一读。  相似文献   

6.
一傣族文学源远流长。在辽远古代,傣族的先民就创作了许多歌谣和神话。进入阶级社会后,佛教传进傣族地区,对傣族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傣族文学并未断流,它在吸收外来文学的养分后继续蓬勃向前发展。经过一个时期之后,由于社会的原因,傣族文学中的宗教色彩逐渐减弱,土生土长的傣族文学在现实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这就是贯串于傣族文学发展史的主线,也是我们在研究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时必须看重的基本事实。有的同志说“傣族文化是佛教的文化,傣族文学作品是佛教带来的”,就不符合客观事实。当然,我们在看到傣族文学主流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佛教对于傣族文学的影响。由于我国傣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他们很早就同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发生了交往。根据中印文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这一期转载了1965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学术研究》上所发表的《写农民的历史,为农民写历史》的文章。还发表了河南地区历史工作者对历史科学为农民服务问题的座谈辑要。历史科学为农民服务,是当前史学界的重大方向问题。它关系到历史科学的发展前途,关系到历史工作者思想的根本改造。本刊对这个问题,将在最近几期继续进行讨论。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同志们,特别是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尽量写出自己的意见。本刊将以笔谈形式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8.
致读者     
《满族研究》自试刊以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它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引起了各个方面的亲切关注,得到了来自全国的热情鼓励和诚意支持,使《满族研究》逐渐地成熟起来,在此我们向曾给予本刊支持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满族研究》试刊以来共发行了五期,刊登了各类文章一百多篇。在这些文章中,有关于满族历史、文学、语言、民俗、艺术以及民族理论、调查报告、人物传记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但反映出入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展示出满族研究这一学科所具有的广阔前途。这些文章的作者,有各级领导同志,也有满族知名人士,有造诣极高的专家学者,也有年轻的研究工作者。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挖掘整理了满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总结了  相似文献   

9.
《论傣族诗歌》的发现(已翻成汉文,正积极准备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对研究傣族文学,尤其是傣族诗歌的重大贡献,因而也是对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解放以后,傣族的诗歌引起了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应该说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傣族的文学理论却还是个空白。这本书的出版,总算填补了这个空白。尤其是在文学史中的许多问题上,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是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1年第1期发表的郑异凡同志的文章《有关布哈林的若干问题》对布哈林的是非功过提出了新的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刊同年第6期发表了三篇争鸣文章,周耀明同志的《布哈林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张镇强的《布哈林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王炳煜和陈凤荣的《关于列宁和布哈林在国家问题上的争论》。 关于布哈林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解放思想、探求真理的理论勇气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为了深入讨论布哈林的问题,促进对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期发表了李振海对郑异凡关于列宁同布吟林在国家问題上的分歧的评价的批评文章和郑异凡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研究要联系实际,要注意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这是党中央对理论界的一贯要求。我们认为,世界史研究同样要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刊这一期发表的刘绪贻教授的文章,就世界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经济学界已发表不少文章,但从历史学角度研究的却很少,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阶段。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本着“双百方针”的原则,我们也欢迎史学界其他同志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讨论深化,这对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推动世界现代史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88年第3期发表了申晨星同志《论公仆意识的历史发展》一文后,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它的研究价值。学术上不同意见的争鸣,是繁荣和发展学术的活力所在。本期选登徐波同志的商榷文章,就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也欢迎对这个课题感兴趣的同志抒发己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六期曾刊登王律飞同志的回忆录《我冲上了上甘岭主峰》,其中谈到了英雄黄继光的情况。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黄开华同志读后来信提出其中有若干错误,并提供了黄继光生前战友肖登良同志所写的回忆文章。我编辑部感谢黄开华同志对《文史精华》的爱护和关心,将来信与肖登华同志的文章一并刊登,以正史误。  相似文献   

14.
这一期我们继续发表陈云群等三位同志关于历史主义讨论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虽然对权海川先生的意见—致表示反对,但三位同志之间所持的论点则并不是一致的,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继续开展讨论的必要,希望同志们继续发表意见,使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3期刊登的李原同志所写《阎红彦和小说<刘志丹>》一文,其中提到刘志丹同志的家庭出身问题。最近,刘志丹同志的几位亲属给本刊写信,对上述问题作了辩驳。我们一贯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本刊宗旨,但是,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特发表这封信,以澄清史实,并对由此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6.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刊将陆续发表一些不同观点的文章,以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本期发表陈洪进同志的《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的《多线说还是单线说?》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傣族是云南省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傣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傣族文化。为了更好地清理、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将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在昆明召丌开傣族文学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傣族地区的赞哈、歌手、民间艺人、作家,我省和全国的傣族文学研究工作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会议将研讨:傣族的社会发展与傣族文学的关系;歌手在傣族文学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三月份提出「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之后,各地来稿,甚为踊跃,有的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对于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和学生独立工作方面的意见很少,因限于篇幅,我们只从中选了一部分先发表,希望各地历史教师和研究历史教学的同志们,继续提出意见,把这个教学上的重要问题,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刊1981年第8期发表了四川省大足县文化馆李正心同志《也谈宝顶山摩岩造像的年代问题》一文,对大足石刻中宝顶山摩岩追像的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其后陆续有来稿对李文提出不同意见。现在选发东登同志的一篇供研究参考。本刊限于篇幅,这一讨论至此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20.
"文物参考资料"今年第四期发表了陕西郿县出土的四件周代铜器,这四件铜器,从铭文中可以看出它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盋的遗物。我们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些铜器,首先应该把它的铭文读通,由于李长庆、田野二同志原报告未附释文,现在我们把这几件铜器的铭文试释如下,就算对李、田二同志文章的补充,并求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