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孙玉秀,山东邹城市人,鲁南“平派”唢呐的代表人物。曾任山东省歌舞团独奏演员,1959年应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賀绿汀之邀赴民乐系任教。后因故离职返乡,此后一直在乡间从事唢呐演奏。1992年在文化部主办的“‘朱载堉’杯唢呐邀请赛”中被授予“民间唢呐演奏家”称号。其演奏的《哭长城》、《集贤宾》、《夜看人》等13首曲目和《孙玉秀生平》被辑入1994年8月文化部部署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相似文献   

2.
刺绣     
说起来,绣花这行当,幼年在乡下,倒也称得上是耳濡目染了。所谓耳濡者,就是父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麻利点吵,硬是像绣花样的!”或者是:“你看你哟,那过细做么事嗲,又不是绣花!”这些话,多半是批评人做事手脚慢,效率不高,而客观上,让我晓得了.绣花这件活计,其动作,是快不得的,这活计,是需要“过细”的。所谓目染者,就是农闲时节,村子里多有大姑娘小媳妇绣花的。村姑村嫂们的绣花,往往是户外作业,多在门口树荫下.也没有多的设备,就坐在一把竹制或木制的小凳子上,  相似文献   

3.
刺绣阿姑     
  相似文献   

4.
三川刺绣     
刺绣是三川民间艺术中的绝作之一,有"剁绣""扎绣""盘绣""卧绣"之分。选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上等的彩色丝线,五彩缤纷、配色协调,图案逼真、鲜艳夺目,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了三川土族妇女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民族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刺绣     
哈萨克族妇女擅长一门传统的本民族手工艺术———刺绣。哈萨克刺绣色泽鲜艳绚丽,图案类型众多,古朴大方,带有一种强烈的草原民族风韵。虽然构图大多用对称的手法,但表现的风格不落俗套,毫无生硬呆板、枯燥单调的感觉,表现了哈萨克族牧民健康、朴素的审美观。哈萨克刺绣色彩亦有该民族独特的寓意: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火、太阳和光明;白色象征真理、快乐、幸福;黄色象征智慧、丰收;黑色是大地;绿色象征着青春以及生命……哈萨克刺绣的题材、内容、色彩都与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牧民们从自然界直接取材,观察细致,但不受自然形态的约束,十分重视艺术的概括、取舍和提炼,流行用省略、夸张、变形来突出主题。刺绣作品中,马的嘶鸣、鹿的跳跃、花朵的对称及色彩搭配都设计独特,各具风格,深刻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民族风貌、生活习惯和世代相传的民族意识。哈萨克族姑娘从小就学刺绣,长大订婚以后,专门在家把自己喜爱的花草、山鹿、骏马等图案绣在枕套、被罩、布幔、床幄、挂囊、窗帘和壁挂服饰上,这些刺绣品便是姑娘的嫁妆。举行婚礼时,男方要搭起一顶叫“吾陶”的小型毡房,专供摆放新娘的女红,房子里面被刺花、绣花和补花的装饰品装扮得十分漂亮,几乎是一座哈萨克人绣花、刺花...  相似文献   

6.
土族是一个酷爱美的民族。尤其是女性总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宛如天仙。而刺绣是她们装扮自己的主要手段之一。过去,土族妇女一到七八岁,便跟着自己的母亲、嫂子或姐姐学习刺绣技艺。一有空闲,便穿针引线,反复实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练就  相似文献   

7.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一批色彩鲜丽、纹饰精美、绣工细巧的清代服饰小品,品种包括荷包、香袋、香囊、槟榔袋、烟荷包、钱袋、扇套、眼镜套、表套、钥匙袋、火石袋、褡裢、名片盒等等。这些刺绣小品,既是贮放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的工具,又是随身佩挂装饰的刺绣艺术品。在华丽的衣装上佩带这些小装饰犹  相似文献   

8.
刺绣汉绣     
说起来,绣花这行当,幼年在乡下,倒也称得上是耳濡目染了.所谓耳濡者,就是父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麻利点唦,硬是像绣花样的!"或者是:"你看你哟,那过细做么事唦,又不是绣花!"  相似文献   

9.
10.
游过湘西山水的人,自然忘不了那里浓郁的乡土风情,赶过边城墟场的人,更是忘不了那迷人的苗家刺绣……  相似文献   

11.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山区。剪纸刺绣是民间妇女“拿手”的传统手工艺。今天,我们在县博物馆民俗文物展厅里,可看到当地古老的剪纸刺绣艺术的一件件珍品。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北魏刺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2,(2)
1965年3月,配合莫高窟加固工程,在125—126窟前清理发掘中,发现古代刺绣品残块若干。经过初步整理,拼对,其内容已大致了解。现将刺绣品的发现情况、内容及时代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刺绣源远流长,在世界服饰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撒拉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生活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刺绣是撒拉人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不仅形式多样,工艺精湛,更因其丰富的内涵而大放异彩。没有文字的撒拉族,天才地运用了刺绣,表达民族迁徙、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再现风情民俗,寄其精神向往。  相似文献   

15.
冶存荣 《民俗研究》2003,(3):153-165
青海民族众多,世居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回族、汉族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用自己辛劳的双手,不仅谱写了青海的历史,而且为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宝库,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民间刺绣  相似文献   

16.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黄绢刺绣的佛教《妙法莲华经》,卷轴式,展长2326厘米,宽53厘米,刺绣内容包括“释迦牟尼佛说法图”、经文、经文后题跋和护法韦驮像四个部分。“释迦牟尼佛说法国”位于卷首,是这件绣品最精彩的部分,画面长83厘米,宽53厘米,惜轴杆已失,靠近轴杆的绣边略有残损。画面构图严谨,内容丰富,释迦牟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是殷商和西周时期制品。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汉代的刺绣应用更广泛,贵族、富商多以丝织刺绣品作服装和礼物,社会需求大增。汉代王充《论衡》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足以说明当时刺绣技艺和生产的普及。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运用辫子绣,它是以丝线圈套连接而成的,可以单向锁绣表现轮廓,也可以圈排、并排锁绣成面饰。这种针法圈套浮线短,所以坚实耐用,是实用型的主要针法。辫子绣以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为代表,表现龙纹与云纹、凤纹与云纹结合。这种绣法在汉代  相似文献   

18.
历史悠久的锡伯民族,借助于刺绣这一艺术形式,在图案、色彩和线条上的独特表现,体现锡伯民族与众不同的艺术情怀和生活感受。本文从锡伯族历史起源和民间刺绣的艺术表现方面来分析了锡伯族民间刺绣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刺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相传于夏虞时已有綉制,周代有"綉缋共职"之称,汉时更出现了专业的刺綉艺人,王充论衡有"刺綉之师,能缝帷裳纳缕之工"。当时刺綉盛行于山东一带的民间,有"齐郡能刺綉,恒女无不能者,目见而手狎也"的记载。至三国时,东吴孙权夫人赵氏,綉有"山川地势图",称为"针绝"。从这时开始,苏州的"苏綉"就逐渐的发历起来。至五代梁时,张率的綉赋中的"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具万物之有状,风  相似文献   

20.
满族的枕头顶刺绣融雪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的产生有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与满族婚俗密切相关。满族姑娘结婚时,非常重视由新娘亲手绣制的“嫁妆”,“嫁妆”要布置在洞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