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升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2.
黄晓敏  陈艳玲 《沧桑》2013,(3):187-189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英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更要关注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辨析;其次在文学教学中要加强正面价值取向引导;再次在文化教学强化民族意识熏陶。  相似文献   

3.
翟利沙 《区域治理》2022,(10):165-168
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等.因此,要从三个途径进行培育和践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大宣传引导;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做好家校教育两抓手;定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价值之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序发展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体现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内在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要大多数人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5.
《攀登》2021,40(2)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政治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或次级文化,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有其内在关联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少数民族政治文化优秀资源,并且引领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少数民族政治亚文化的固有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因此,廓清二者的内在关联性,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湖湘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国梦"这一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转型与建设过程中的文化"意义"问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坚持"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徐腾 《南京史志》2022,(24):6-8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然而,要完成这一目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宝贵财富,其中所包含的很多有益内容是值得当代继承和借鉴的,因此,有效传承和建设当代家训家风,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呢?在建设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中,注重建设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是党和国家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保障和价值观保障。文章就建设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号召,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资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自治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也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依靠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热情。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是一致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区)。  相似文献   

10.
施云  赵俊爱  周博文 《沧桑》2013,(6):239-241
高校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体现出高校统战文化中蕴含着价值观的内容,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导向,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12.
张其旭 《丝绸之路》2014,(18):79-80
职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地位;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崇德内容;强化舆论宣传,提升引导能力。具体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主导职业学校师生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新常态下,党坚持创新致富、深化依法治国、建设文化强国、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举措,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践行与探讨,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八个字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中国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教育手段和成效对其他阶层和群体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从现状来看,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大学校园内各种形形色色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却折射出教育还远未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内化与外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和使命。各高校要在学生的认知、体验和认同三个环节下功夫,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还要从榜样示范、实践活动、融入生活和制度保障等维度着手,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由要我践行变成我愿践行、我乐践行。  相似文献   

15.
井凯笛 《攀登》2015,(1):53-5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总目标,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法治体系建设目标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引导人们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将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准则理论内涵。明确"三位一体""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文化传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胡静 《沧桑》2014,(4):77-7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和谐、公正、诚信、友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我们“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相似文献   

18.
徐国民 《神州》2013,(34):18-18
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产品、思想动力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文化活动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治要求高,因而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策划,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策划势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所提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当前国内外现实环境,它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资源,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增强文化自信的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去除人们内心的文化自卑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遵循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之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0.
黄天上 《神州》2014,(14):130-130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思想以及核心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要想深入贯彻科学社会发展观,就应该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