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17,(4)
乡村的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下延至到基层的重大举措与创新。通过对广大乡村地区在不同阶段的扶贫历程来探究乡村精准扶贫的发展逻辑,可进一步来理顺和落实二者协调发展的应然意义。同时,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情况下,对乡村治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科学的扶贫发展观、强调党和政府在乡村精准扶贫中的主导作用、构建绿色型的产(企)业精准帮扶模式、重构科学的乡村精准扶贫体系等路径进行了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广大乡村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攀登》2021,(4)
定向帮扶"责任人"模式在结合了制度韧性和目标考评导向的灵活性后,利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实现了对贫困村的有效治理,解决了科层化治理带来的边际"惰化效应"。乡村振兴即将成为农村治理与发展新的发力面,帮扶"责任人"也必然根据现实变化重新定义其角色特性与职能特征。所以,阐明后扶贫时代定向帮扶"责任人"模式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发展、农村治理中职能重塑和效用提升的转型方向,对于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谭东华  许佳 《攀登》2023,(2):89-95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基本要义可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在目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政治功能受限、思想文化认知不足、凝聚群众能力不强、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从增强政治功能、加强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汇聚发展合力等方面整体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4.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正江 《攀登》2005,24(5):98-101
取消农业税给原本短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带来了重大影响.目前,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增强乡镇财政和农村社区财力,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进而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旅游扶贫"这一口号在我国首次被提出,距今旅游扶贫有近30年的发展,扶贫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收入逐年提升,一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贫困地区被陆续发现,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带动贫困乡村地区人口实现脱贫致富,这些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被借鉴和学习。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扶贫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的旅游扶贫模式,并对旅游扶贫发展的进步经验和启示进行探索总结,给国内外当下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宝音  魏晖 《满族研究》2022,(3):10-19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典型案例,总结出了“扶志扶智”模式、“文旅融合”模式、“文化产业”模式、“公益服务”模式等4种文化扶贫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进一步分析了文化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如下:文化扶贫是乡村实现文化振兴的灵魂、内动力源泉、重要精神支撑;文化扶贫促进技术类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文化扶贫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文化扶贫的新型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5,(6)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乡村治理的理想目标。必须让法治凝聚农村社会共识,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用法治思维促进乡村发展。破除阻碍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因素,既要注重制度自身的完整性、体系化,又要注重制度的更新和发展。规范和完善乡村治理的运行机制,使村民参与有序,理事有章,办事有据,走法治化道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正1月21日至22日,"‘宁'聚全民力量,扶贫情系隆林"主题扶贫活动暨生态隆林·万象城风情展在南宁举行。据了解,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牵线搭桥,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隆林各族自治县联合主办,各区直单位派驻隆林贫困村第一书记发起并组织实施。活动现场,"第一书记"们分别为自己所挂点联系贫困村的农产品设台展示推介,推出隆林第一书记"产业十电商"联盟电商平台,开展隆林土特产品推广,把村里的"山货""土货""好货"推荐给南宁市民,以现场销售、预订套餐和商品,以及电商平台二维码扫描自助下单等方式帮助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国内外都高度重视。我国贫困人群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这实现了旅游产品与农村区域空间高度重合。本文通过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关系研究,找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实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标,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精准扶贫提供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3月3日,蔡甸区法院副处级法官李志强来到同心垸村,主持村"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之后,他走访农户,就在去结对帮扶贫困户徐培青家途中,他突感身体不适,瘫坐在路边,村干部赶紧送他去医院。由于大面积心梗并脑梗,无情的病魔最终夺走他宝贵的生命。生命的指针永远停摆在56岁。在同心垸村扶贫第一书记的任上,李志强做了16个月。积劳成疾,扶贫第一书记倒在扶贫路上。《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正以其特有的产业特征和功能肩负起新的使命。发展乡村旅游,深化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扬州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但目前扬州乡村旅游存在发展不均衡,扶贫效益不均衡等问题,有待改善。未来扬州乡村旅游发展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优化策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具有一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可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造血式"扶贫模式。本文以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制约乡村旅游扶贫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加快唐汪镇旅游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21,40(4):75-80
以伦理道德为内容的德治纳入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中,不仅是农民的情感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关键。乡村德治建设有助于价值体系的重塑,增强新时代乡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村民的自觉参与意识,为乡村振兴集聚人、财、物等发展要素。新发展阶段乡村德治面临建设力度不够、内生动力缺失、成效难以落地等困难,这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德治宣传力度并加大德治文化供给、挖掘优秀文化的积极因素并重塑乡村德治价值内涵、激发多元德治主体的活力、构建多重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德治的成效,实现乡村道德伦理体系的转变,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贫困户满意度测评对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进行研究,旨在调查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为武陵山片区的乡村旅游扶贫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借鉴。武陵山片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个特殊困难的集中、分散的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牵头开展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试点示范区。本文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出发,对乡村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旅游精准扶贫是新时代农村脱贫的有效途径。随着精准扶贫的思想及政策的推动和实行,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正在逐步带领当地村民脱贫。本文以婺源县的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究,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江西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机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试图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扶贫是扶贫攻坚工程重要的一部分,从民族地区来研究乡村旅游业扶贫政策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将民族地区2006~2015年的政策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总结各个地区政策的异同之处。由于乡村资源开发特色性不强,产业化水平低,且旅游的生命周期较短,不利于长远发展。通过分析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段爱玲 《风景名胜》2021,(1):0258-0259
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旅游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模式,对助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怀化市乡村旅游扶贫背景出发,对怀化市旅游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地“公司 + 农户”龙头带动模式、“旅游扶贫合作社 + 农户”合作互助模式、“能人 + 股份合作”全民众筹模式在助力怀化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当前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建议,旨在对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扶贫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有创新思路和对策,避免同质化问题出现,因此,需要地区政府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基于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地区脱贫攻坚奠定有效的改革基础。就目前广西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业态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广西地区只有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思路,坚持扶贫攻坚发展目标,才能保证自身行业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9,(6)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对于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进而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无论是在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民主治理,还是乡风文明、共同富裕,都亟需加强农民公共精神的培育。当前农民公共精神缺失使得乡村治理面临挑战,阻碍了乡村振兴的实现。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农民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从核心价值培育、外部制度嵌入、内生动力激发三个方面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海南省以产业转型为导向,统筹布局,逐步打造高质量乡村旅游。以海南省乡村旅游调研为基础,对其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体系、利益分配、文化传承、开发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出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并据此从提升服务意识、优化资源分配、强化旅游经营者治理、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使乡村旅游助力相关产业供给侧改革,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