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编辑南京大屠杀幸存的日记与回忆专册,笔广泛查阅了全国各级政协史资料和有关书籍报刊,搜集了数十篇公开发表的幸存日记和回忆,另外,我们还有幸征集到数篇幸存的日记与回忆录手稿。根据幸存回忆内容的体裁,笔将上述资料分为日记、幸存官兵的回忆、幸存难民的回忆等专题。  相似文献   

2.
程瑞芳日记(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刊 《民国档案》2005,(1):21-25
上海寄的东西来了,是托牛太太买的,也有她送的,都是吃的菜,怕延长下去买不着菜。今晚吃了好菜,是国际委员会送的,一餐吃不多。因钱多,我们将这钱大半给工人和帮忙的职员,请他们买肉吃,我们只用几块钱买菜。我们今晚还吃了三种好东西,是上海人送的苹果、桔子、糖,做难民还有这三种东西吃,不是特别难民吗?吃得真香,多时没有桔子吃,这一样东西我很欠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 《民国档案》2004,(3):26-34
这是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日记的作程瑞芳女士,系当时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金陵女大难民所)卫生组组长。日记时间自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逐日记录下了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程瑞芳亲历南京大屠杀之日记,与名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可以互相印证,堪称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又一重要铁证。题目为编拟定。  相似文献   

4.
一、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中央党务考察团派许健、姜毓彭、潘涯、朱启后、谌琦五同志于晨九时来处开始考核工作。除将本处三年来工作造成报告,交各同志参考外,复将本处组织及各单位之工作实况,作口头说明。考察团由许同志代表发言,声明此次考察,注重于二十九年工作,因将该年度之工作计划及实施报告交各同志为考核基础,并排定今日下午起分科考核,先自编撰科及外事科人手。  相似文献   

5.
戴煌 《炎黄春秋》2006,(12):56-60
千古以来,许多人为诉说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往往爱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之类的词语来形容。本人从苏北根据地边缘地带的一所学校的儿童团团长起,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中后期和三年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及越南奠边府决战,遭遇过的大大小小的枪林弹雨不下数十次之多,虽没有目睹过“血流成河”,却也见过“血流成沟”……  相似文献   

6.
李公朴日记     
李公朴 (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李公朴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李公朴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李公朴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2021,(3):42-54
抗战初期,八路军干部中工农出身的比例较大,对学习阅读的认识也有偏误,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行为。随着干部政策的调整,八路军的身份背景和知识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自觉主动的阅读习惯和意愿逐渐增强。战时条件下的阅读材料固然缺乏,但他们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书报资料进行阅读。八路军干部虽有不同的阅读偏好,但读以致用是他们的基本遵循和阅读倾向。注重阅读是多数八路军干部的习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精心阅读,同样值得关注。阅读行为虽具有个人主观色彩,但面对严峻的民族危机,八路军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集体行为,由此体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思维,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印迹。  相似文献   

8.
孙奎贞 《纵横》2009,(6):34-35
王安娜,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同中国人民战斗在一起,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她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多次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20世纪80年代,笔者担任《经济日报》驻波恩记者时,曾与夫人专门到她在汉堡附近戈世塔赫镇的家中拜访,她同我们回忆起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和生活片段。  相似文献   

9.
10.
<正>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现在都有张自忠路,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这足以显示出人们对他的敬慕与怀念。2009年6月的一天,我来到位于北京蓝靛厂南路的一个普通小区,采访了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老人86岁高龄,满头白发,步伐却稳健如常,思路也非常清晰。简单地寒暄后,她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父亲悲壮的一生。为尽忠,投笔从戎1891年8月11日,父亲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园,家里的八个子女中,他排行老五,唐园人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经常在我家乡陈家河一带活动,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时我年龄还小,就帮助游击队送信、站岗放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抗战结束后,在亲族的引导下,解放战争时期我报名参了军。  相似文献   

12.
有天,在网上搜索一些东西,准备作为礼品,送给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搜到茶类项目时,突然发现从小当作生活必须品的某件东西,已经包装成为很精致的礼品和收藏品。这个东西就是“藏茶”。“藏茶”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都属于紧压、发酵的黑茶,  相似文献   

13.
爷爷叶圣陶从17岁(1911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延续到94岁去世(1988年)。爷爷的日记中包括了七十多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全国解放、解放后的历次重大运动,只要是他知道的,他参与的,在日记中都有记载。从爷爷的经历中反映了当代历史的一个侧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记。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姚步霄于1908年4月24日出生在浚县新镇镇淇门村,1937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延(津)、浚(县)、汲(汲县今名卫辉市)、淇(县)边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任延浚汲淇四县边区抗日行政办事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鲁豫第二随军办事处主任、冀鲁豫四分区战勤副司令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水利人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日记》的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是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彼得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来到延安。他以日记形式,根据自己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奚青 《炎黄春秋》2012,(6):73-80
李锐一生中,有四段婚恋经历。其情感生活的不尽波折和苦难,皆与党内斗争和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可谓若干历史的折射与照影。迤逦回顾,发人思省。重庆的洞房李锐的第一个爱侣,是武汉秘密学联领导成  相似文献   

17.
龚业悌著,龚绍英、龚绍东、龚绍雄、龚绍豪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72万字,45元。龚业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分队长、副中队长,和高志航大队长的僚机,参加过1937年"八.一四"空战和多次空战,共参战183次,个人单独击落日机3架,与战友协同击落日机6架,击伤日机数十架,龚在空战中重伤3次。  相似文献   

18.
西藏和平解放转眼已经60周年了我又一次打开当年随十八军先遣支队进军西藏的日记,勾起对往事的许多回忆,以及对许多老战友的深深怀念。我想根据自己当年的进军日记,把这些亲身经历写出来,作为对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纪念,也许还有一定的历史见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的贵阳遵义路,因车辆稀少,显得异常宽阔。那时的公交车还是"连体"公交,车票从5分到2角不等。如今,公交车票涨了数十倍,比车票还要疯涨的还有城市的汽车数量,以至于现在的贵阳街头,"堵"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在七月流火的山城,我的躯体被滚滚热浪所困扰,思绪却飞向了遥远的北国,想起了十八年前的这个季节叩访过的响沙湾。那里的天是湛蓝的,云是雪白的,风是干爽的……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清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