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西光、杜导正是《光明日报》前后两任总编辑,杨西光的任职时间是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杜导正的任职时间是1982年3月至1987年3月。  相似文献   

2.
王强华 《江淮文史》2009,(1):144-152
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大样,按规定送到了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专刊头条上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有两条:  相似文献   

3.
杨西光同志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第77期)大样,按规定送到了当时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上的头条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1978年4月10日,一张《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大样,按规定送到了当时总编辑杨西光的案头。他立刻被“哲学”专刊头条上署名胡福明的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吸引住了。他在详细审阅了该文后,把我叫去,要求把它从专刊上撤下来。杨西光提出的意见有两条:一、像这样重大主题的文章应该放在第一版刊登,  相似文献   

5.
王炳毅 《百年潮》2007,(2):54-5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了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的重要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击中了“左”倾错误思想的要害。激起强烈反响。当年刚从上海调到北京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兼顾问的杨西光,是推出这篇文章的主要筹划人之一,可谓功不可没。这是广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6.
《纵横》1996,(10)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由于这篇文章是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所以它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本刊特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写作和发表的过程》,该文是1985年1月在当年《光明日报》总编辑、已故全国政协常委杨西光主持下,由几位同志根据本人的笔记、《光明日报》留存的原始校样以及当时可能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出来的,过去作为档案资料封存,现征得整理者的同意第一次公开披露。为保持该文原貌,本刊未作一字修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未刊登原文所提到的13个附件,而是影印了这些附件的标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江苏省美术馆为纪念画坛一代巨匠徐悲鸿诞辰110周年,隆重地举办了《大师与大家》画展,广受关注。我特为前往观摩,心情非常激动,因为徐悲鸿大师生前倾心挚爱的恋人孙多慈恰是我的表姐。70多年前,我见证过这对师生的恋情,当我看到展厅里展出的画家孙多慈的巨幅自画像,我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我珍藏着新华社记者袁养和十余年前发在《扬子晚报》上的一篇专访。因为文章中有两段写到我的已故世的夫弟杨西光。他在“文革”前担任过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是位老革命,在他的晚年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践是认识真理…  相似文献   

8.
张颂甲 《百年潮》2006,(7):52-56
47年前的1959年12月9日,作为战争罪犯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共四人,被第一批特赦释放了。他们于当天离开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为新中国的公民。对这四位极富新闻色彩的人物,中宣部决定分别派记者进行采访,写出访问记,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北京《大公报》发表。后三位新公民的采访,由新华社总社记者负责,而采访溥仪的任务则落实到大公报社。大公报社总编辑常芝青同志(原任《晋绥日报》、《光明日报》总编辑)派我前去采访溥仪。  相似文献   

9.
周奎杰 《世界》2006,(9):22-25
提起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日报》总编辑、90年代《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新闻出版界几乎无人不晓,而作为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范敬宜,更是声名远播。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就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之前的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范敬宜同志曾任中国外文  相似文献   

10.
真人马沛文     
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马沛文老师逝世了,享年93岁。他是新闻战线优秀的理论家、评论家;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他组织、撰写、修改了大量有社会影响的理论、评论和新闻稿件;特别是1978年5月,他协助总编辑杨西光编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进了中国思想大解放,为随后的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王京萍 《纵横》2013,(3):16-17
50年前的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手迹。从这一天起,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2.
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解放前因主持《大公报》为人所知。1929年因与《大公报》打笔墨官司,他受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赏识而被邀请参加《大公报》,历任编辑、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要职。他先后在《大公报》天津馆、上海馆、武汉馆、重庆馆、北京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寇入侵,大公报社逐步后撤,曾在各地设馆,坚持出报,从未间断),也去过香港馆(待的时  相似文献   

13.
信息     
《中华遗产》2007,(4):152-153
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2007年3月1日,中华书局总编辑、中华遗产杂志社社长李岩做客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探讨“中华书局:传统功夫闯市场”的话题。有着95年历史的中华书局,在2006年出版《于丹<论语>心得》系  相似文献   

14.
陈英 《炎黄春秋》2008,(1):44-46
《炎黄春秋》1999年11月号上,刊出杜导正同志《鼓励记者讲真话》一文,其中谈到《光明日报》1982年披露一烟厂“万条香烟送人情”的一组连续报道。这组报道在当时的反不正之风中,起了积极作用,在新闻报道中也有创新。虽然事隔多年,但对新闻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5日,《光明日报》公布了200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情况,《当代中国史研究》在其公布的史地类报刊前30名中,排在第10位(前9位依次为《史学月刊》、《历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学》、《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  相似文献   

16.
《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领导的全国性综合日报,在北京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粉碎"四人帮"后,被迫停止活动的《光明日报》所属多省、市、自治区记者站陆续恢复.我是1978年8月至1980年5月在湖北记者站工作的,是记者站建站的亲历者.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段经历,也是我人生价值的一次实践.如今我已步入高龄,...  相似文献   

17.
纪敏 《文史精华》2007,(4):32-37
学雷锋纪念日之来历,与“雷锋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至今已有44个年头了。据我1990年采访《中国青年》杂志社前总编辑邢方群等了解到,毛主席的这一题词,原本是应该杂志社编  相似文献   

18.
新编《新兴县志》全书共113万字,内插地图4张、照片75张、示意图等22张,图文并茂,于1993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今年3月底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新兴县于公元前111年置县至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共修过9次县志乡土志。此后至建国后70年代共中断了220多年。新编《新兴县志》继承和发扬历代县志的精华,弥补了历代志书的空白和短处,并不断开拓创新。其中记述经济部类的史料规模占全志  相似文献   

19.
武晋科 《沧桑》2011,(1):262-263
保罗·奥斯特发表于1982年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其文学创作生涯的处女作,这是一部带有后现代性的非典型性传记。文本对于传统传记体这一文学类别具有明显的创新,作者运用全新的时间叙事策略来书写传记。本文运用相关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长、频率三个方面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时间叙述策略分析后认为,作者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时间叙事技巧去构建文本以及表现后现代语境下对于生命和生存的体悟。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杂志自1954年创刊,至今已走过40年的历程。10月22日,本刊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副院长龙永枢,在京历史学者100多人,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赵振英主持,胡绳、龙永枢、季羡林、丁伟志、丁守和、蔡美彪、李学勤、耿云志、廖学盛、庞朴、高小斯、瞿林东、王子今等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