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荆沙铁路(荆门至沙市)考古工地江陵县秦家嘴墓地47号楚墓中,出土一件双矢并射连发弩,这一重要发现为我国古代远射武器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一双矢并射连发弩出土情况秦家嘴墓地位于江陵县纪南乡庙湖鱼场,西距楚故都纪南城约2公里,东临长湖,南距荆州城约11公里。47号墓位于秦家嘴古城西垣夯土墙基之下,墓口上部堆积2米厚的夯土层。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向30度。墓口长3.4、宽2米,墓底长3.12、  相似文献   

2.
1984年冬,我馆在配合安阳钢铁公司第四生活区的基建过程中,发掘了一座殷代墓葬(编号为AQSM269)。墓葬位于铁西区戚家庄东南约300米处,北距梅园庄约1公里,该墓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其位置属于殷墟保护区的外围。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于下。一、墓葬形制墓作长方竖井形,墓底大于墓口。墓口出在殷代文化层中,距地表深3.45米。墓口南北向,长3.03、宽1.53米;墓底长3.4、宽1.9米;墓口至墓底深5.55米。墓室内人骨架已  相似文献   

3.
洛阳哀成叔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6年5月,我馆配合洛阳玻璃厂的基建工程,发掘清理了十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其中439号墓出土一套青铜器较为重要,特报告于下。 439号墓位于洛阳玻璃厂的东南部,南距洛阳中州路100多米,西距东周王城约一公里。墓室呈口大底小的长方形竖穴,方向为北偏东10度。墓口长3.4、宽1.9米;墓底长3.2、宽1.8米;深6.4米。墓室四壁整齐平滑。墓圹内填五花土,并经夯打。葬具为一椁一棺,从残存灰痕看,棺椁为木板造。椁长3.12、宽1.72、板厚0.1米。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光荣小区土坑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3月,成都市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在本市西郊光荣小区建楼时,在二号楼基础内发现4座汉代砖室墓。我队立即派人前往清理,在清理一、二号墓的过程中又在砖室墓下面发现一座土坑墓,编号为92CGM5。该墓西邻金沙路,南距成灌公路约550米(图一)。现将5号墓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 M5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50°,由于南端压在路基下,故未完全揭露。墓口长约9.65、宽8.66、墓口至墓底深2.69  相似文献   

5.
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南角的大坟头,发现一座西汉木椁墓,即大坟头一号西汉墓。大坟头比附近平地高约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约100米。一号墓在高地的西南部,西北距云梦火车站约300米,西距汉(口)襄(阳)铁路约100米(图一)。自1970年以来,伍姓公社肖李大队在此取  相似文献   

6.
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元月,湖北省博物馆纪南城考古工作站和江陵县文物工作组,在配合江陵九店公社纪城大队武昌义地修渠时,清理了小型楚墓13座,编号M1—4、6、8—15(另有两座已被破坏,本文不作介绍)。武昌义地是一处高出周围地面约1—4米的土岗,东西长400、南北宽150米。南距楚都纪南城北垣60米,东南距雨台山约2公里,朱河从西南流入纪南城与龙桥河相汇(图一)。岗西是一片低洼地,岗东较平坦。墓葬分布于岗地东端和北部新挖的水渠内(墓葬发掘区长260、宽9米)。现将清理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南岸区的两座西汉土坑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长航疗养院内挖土石方时,出土了青铜剑等器物。重庆市博物馆随即派人清理,清理过程中,发现该处为两座墓葬。这两座墓葬,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马鞍山山腰,编为马鞍山一号墓和二号墓。一号墓方向北偏东30度,墓室已遭破坏。墓口离地表深1.48、长4.77、宽3.18、墓底距地表深2.07、长4.77、宽2.44米。填土为五花土。在随葬品附近有白膏泥和炭黑泥,棺  相似文献   

8.
1980年4月,我们为配合洛宁故县水库工程建设,在洛宁县西南五十公里的寻峪乡故县村东南二华里的洛河西岸,清理了一座秦墓,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方形大圹竖穴墓,方向100°。墓口略大于墓底。墓口长5.2、宽4米。墓底长4.4、宽3.6米。墓底距地表5.3米。墓壁光滑平整,坑内填士经夯打,夯层约0.16米。墓室底部南、北、西三面,留有生土二层台。南北二层台宽0.95米,西边二层台宽1.4米。台高1.65米。台上留有圆木腐朽后的灰粉。显然,这是用圆木铺盖在二层台上  相似文献   

9.
洛阳北邙45号空心砖汉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4月,我队为配合基建,在洛阳陇海铁路以北,陵园路西侧清理了一座空心砖墓(编号IM45)。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 IM45为竖穴土圹,墓口长3.5、宽1.68、距地表深1.5;墓底长3.4、宽1.6、距地表8米。墓向为5°。墓内填土经夯打,上部夯土较硬,夯层厚15~25厘米;下部夯土较松软,夯层厚30~40厘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四月,罗田县古庙河公社汪家桥大队社员在自家房后取土降坡时,发现一座古墓,我们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汪家桥位于县城关东南48公里,西北接观音山,南临白莲河水库。墓葬位于观音山伸下的一条山岗的东南尽头,南有山丘相对,中间横流一小河(图一)。一、墓葬形制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南北向。发掘时墓口已被扰乱。残存墓口南北长3米,东西宽2.5米;墓坑底长2.8米,宽2.3米,距现存墓口深1.7米。墓坑内填满黄褐色泥沙土。  相似文献   

11.
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雨台山是一座海拔60余米的小土丘,南距江陵县城约5公里,西距楚纪南城东垣约五百米,属江陵县纪南乡雨台村。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为配合荆(门)沙(市)铁路工程,湖北省博物馆在龙会河北岸至关坪2公里余的铁路线上共发掘楚墓73座。  相似文献   

12.
三月二十七日,我会文物工作队在长沙黄泥坑清理了一座大型战国木槨墓,编号为56.长.黄20号(以下简称二十号墓)。二十号墓的墓室结构与以往长沙所出土的没有多大区别,为土坑竖穴墓,方向135度。墓底长344厘米,宽264厘米,墓口比墓底稍大。墓室一端筑有35度的斜坡墓道,距墓底  相似文献   

13.
大邑县西汉土坑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10月,大邑县建筑材料厂粗石河瓦窑的工人,在县城西约四公里的敦义公社十大队的吴墩子取土时,发现铜马等文物,即报告县文化馆。后由县文化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渠县文化馆和四川省博物馆派员组成小组,就地进行发掘清理。该墓东距斜江约600米,北距粗石河约500米(图一)。这是一座西汉竖穴土坑墓。墓坑东西长6.8、南北宽3.2米,墓底距封土堆顶部3.6米。墓口和部分墓壁已被破坏,仅南壁和东壁稍为完好。南壁有两级台阶,痕迹清楚,第一层距墓底1.5、宽1.2米,第二层距墓底1、宽0.65米。北壁残高30厘米,东、西两壁无二层台。墓室四壁及二层台上均涂一层约5厘米厚的白膏泥(当  相似文献   

14.
高虎  王炬 《文物》2001,(12)
1996年9月至1997年4月,我队在配合洛阳市针织厂综合楼工地基建工程中,发掘清理出一批东周时期墓葬。该墓葬区位于洛阳市唐宫西路北侧20米、解放路东侧100米,原东周王城内东北部(图一)。其中编号为C1M5269号墓葬较为重要,现报告如下。一墓葬形制 C1M5269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曾被盗扰。墓葬开口于汉代层下,距现地表深1.8米,墓壁光滑,口大底小,墓内填土为经夯打的五花土。方向0°。墓口长7、宽6,墓底长5.8、宽4.9,深12.8米。葬具为一椁二棺,  相似文献   

15.
山东莒县双合村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8月,莒县水利局在城北双合村建楼房时发现了一组金器,莒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了调查。这是一座砖室墓,墓内出土鎏金铜器、金器等。现将墓葬和随葬品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县城北部,南距莒国故城二城垣约200米。墓葬封土早年被夷平,为土扩竖穴砖室墓,墓口距地表0.46米。该墓平面呈长方形,方向北偏东80°。墓底由边长0.43、厚0.06米的方形陶板铺成,墓室四壁用长0.46、宽 0.22、厚 0.12米的长方形砖错缝顺砌而成,墓顶用方形陶板覆盖。墓室外长2.25、宽 0.85、高 0.84米;内长1.81、宽0.41米(图一)。  相似文献   

16.
洛阳道北元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5月,我队在配合洛阳市邮电局道北分局基建工程时,发掘清理了一座元延祐四年墓葬(编号:IM1056)。现简报于后。墓葬形制。IM1056由墓道、墓室、耳室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梯形。方向180°。长4.9、宽4.3米。墓道位于墓室南端,梯形土坑,南窄北宽,壁粗糙不平。长2.14、宽0.76~1米。墓口距地表0.4、距墓底7.7米。墓门用小砖侧立叠砌而成,上部已塌落。高1.7、宽  相似文献   

17.
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一年,我队在配合洛阳市西工区的基建工程中,在东周王城附近发掘清理了一批东周墓葬,其中两座墓内出土有成组铜器。现简报于下。C1M4 位于洛阳地区运输公司西院,北距中州路约50米,西距王城约3公里。墓葬为长方形竖穴,方向350°。墓口长3.46、宽2.1、墓底长3.4、宽2.05、深7.75米。墓室四壁整齐光滑,内填夯打的五花土。葬具为一椁一棺,已朽。从残存的木板灰痕看,椁长2.9,宽1.45,棺长2、宽0.7、板厚0.1米。棺内人骨架已朽,从骨灰痕可知死者头向北,葬式为仰身直肢(图一)。  相似文献   

18.
1987年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洛阳铜加工厂家属楼基建工程时,清理了1座西周中期墓葬(编号:AM21),现简报如下。 1.墓葬形制 AM21为土坑竖穴墓,方向189°。墓口距地表1.9、长3、宽1.5、墓口至底深6.9米。墓口与墓底大小基本一致,墓壁经拍打加工,较平整,墓内填五花土,并夯实。墓底四周有二层台,台高0.6、面宽0.2~0.3米。棺木已朽,有人骨骼一具,头在北,仰身直肢,双臂弯曲,双手交叉在胸前,躯干下肢稍屈。在墓室北端的二层台下出土铜器、陶器共27件,在东南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2月~1987年3月,我队在配合洛阳铜加工厂技术改造工程中,发掘了1座大型东汉黄肠石壁画墓(编号AM19)。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为洛阳涧滨一带汉代墓葬中少见。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AM19为砖石结构,方向5°。由墓道、天井、前横室和后室组成(图一、二)。墓道口距地表0.6、长14.9米,墓道口宽3.1、底宽1.3,深1.2~8.2米。墓道东西两侧各有三级台阶。东侧台阶第1阶距墓口深0.6,第2阶高0.64、宽0.36,第3阶高  相似文献   

20.
三峡地区发现原始社会腰坑墓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1月下旬,宜昌博物馆和林归县屈原纪念馆考古工作者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在三峡库区归县旧州河古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两座距今4000多年的原始社会墓葬,其中二号墓为腰坑墓。这两座墓资,均为同一时期的土坑坚穴基,距地表深3米左右。其中一号墓坑长2米,宽0.78米,人骨架保存较好,骨架长1.64米,葬式为侧身屈肢,头向南,不见任何随葬品;二号墓坑长2.12米,宽0.85米,深0.4米,人骨架保存放好,骨架长1.65米,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北,随葬有陶罐、陶钵、陶碗、石铸等6件随葬品。二号墓底中部有一派壁回底的圆形腰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