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云 《旅游》2002,(2):32-34
人们一见到那冷峻神圣的天葬台,盘旋飞翔于其上空的鹰鹫,以及苍凉悲壮的天葬仪式,便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世界。这充满奇情异象的传闻曾吸引着多少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相似文献   

2.
藏北神秘的骷髅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令世人震惊的骷髅墙,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开葬场面,形成一个神秘世界,吸引着无粗线条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相似文献   

3.
西藏天葬台见闻林染作者林染和天葬师江巴茨成在天葬台畔。台后是一片苍鹰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三件事是埃及金宇塔、外星人和雪域西藏的天葬台。喇嘛教徒们崇尚天葬,就如同铁崇尚磁石,婴儿崇尚母乳。我的朋友、头发长长的作家扎西达娃认为,把人的躯壳喂养最高处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岗底斯四周共有四座天葬台。其中最大,也最有名的还是岗底斯西麓的天葬台,人们称这座天葬台为“扎炯阿加措雄”,意为五百弟子或叫五百罗汉的布道盆。这座天葬台是紧靠岗底斯雪山右侧的一个巨大的天然岩石平台,周围有灌木衬托,北高南低,酷似人工专门建造而成。在天葬台中央的石面上有一个深深的脚印,论其大小远远超过现代人的脚印,人们用石块累成一个无顶的小石屋,将脚印圈在石屋当中,并将一些糖果之类的食物和小钱放在脚印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四个脚印之一。平时,常有一位身着红衣,长发齐腰的道长在石屋之内朝东而坐,道冠遮额,面带黑纱,手摇双面法鼓布道。令人感到凄凉的祷词伴随着深沉而凄惨的旋律久久回响在天葬台上空。在石屋西边约两米多远处,放着一块大石头,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神秘,在于文化的神秘。要想了解神秘的西藏,就必须了解独特而内涵丰富的藏族文化。本书收有作者近10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15篇;其中有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反响的《藏族文化与现代化》、《〈格萨尔王传〉与藏族文化圈》、《天葬漫谈》、《文化更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等。本书集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四大天葬台之一的郎木寺天葬台被称为天堂驿站,其传播影响甚为广远。在寺庙后山坡的天葬台上,喇嘛们用藏刀利刃刻画出一幅幅朴实原始的幸福画卷,这是藏民们思想与灵性的坚韧,他们通过亘古不变的执着诠释着"生、老、病、死"的生命意义。郎木寺是横跨四川与甘肃的一个小镇,镇上有四川省的格尔底佛教寺院和甘肃省的色止佛寺,人们将这两大佛寺统称为郎木寺。从四川省的若尔盖县城到郎木寺要经过一个高原湖泊,当地人称为花湖。位于若尔盖草原腹地的花湖,水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藏》2009,(1):88-88
李苗苗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上发表有关藏族天葬习俗研究的文章,列举了当前对天葬习俗起源的流行观点:1、印度来源说;2、本土起源说;3、“原始天葬”发展为“人为天葬”说;4、霍巍的中亚起源说。作者经过分析更加认同西藏的天葬习俗最可能是受到来自中亚古代民族葬俗的影响并且与拜火教之间有密切联系。据此推断,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和洛珠坚村一道登上了墨竹工卡结布岗天葬台。四周朦胧一片,只有两位天葬师忙碌的身影晃动着,他们中的一位叫索朗平措,是洛珠坚村的熟人,60多岁,满脸胡子,身体粗壮,两只眼睛很亮,一笑起来便露出雪白的牙齿和鲜红的牙龈。他们在晨光的朦胧中认出洛珠坚村,便上来热情地招呼,当确认我们两人身上都没带鹰最怕的长枪之后,便放心地让我们走近。  相似文献   

9.
丧葬习俗的地理学研究——以西藏天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形式既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应,也是一定自然环境作用的产物。我国主要有5种丧葬形式-土葬、火葬、塔葬、水葬和天葬,大部分民族采用火葬的形式。藏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在丧葬习俗上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90%以上的藏族同胞接受天葬。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神奇的经学传说是天葬在西藏盛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天葬节约土地,净化环境,保护资源,在促进社会文明方面有特殊意义,应予以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土族的丧葬文化,关注的人多,研究和发表见解的人也不少。就目前土族丧葬的形式看,主要有四种,即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其中天葬和水葬并不普遍,这两种葬式是针对  相似文献   

11.
只要是对西藏人文风土比较了解的人,都可以随口说出西藏最为常见、最具特,正的丧葬习俗——天葬,哪怕是从未见过天葬的人。当然也有人知道古代西藏曾流行过土葬,那是因为人们去看过或听说过山南琼结的藏王墓、朗县  相似文献   

12.
天葬习俗概述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及的一种葬俗,可以说是藏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它自身特有的丰富多彩的风格。从形式结构上看,以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藏族丧葬主要由天葬、土葬、石葬、崖葬、塔葬,肉身葬、水葬等多种葬仪所组成。  相似文献   

13.
在山的臂弯里,天葬台如一个血腥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不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经过同样的程序,不留一星半点痕迹.它是生命的终点,也是起点,生死轮回的大圆从这里无休止地辗过,天界、人界、鬼界在这里融为一个大世界.  相似文献   

14.
回归之路     
那是拉萨最大的天葬台。在拉萨的北郊,一座山的脚下。那山有一个浪漫而迷人的名字,叫作“野玫瑰之岭”。传说久远以前,这里漫山遍野盛开着鲜艳的玫瑰花,象燃烧的火焰。每到傍晚,玫瑰的火色一直烧透了夕阳,烧化了蓝天,那便是天使飞翔的时刻。天上人间,凭借于此而息息相通。 现在,那座山上只生着青白的石头。  相似文献   

15.
七七丧俗,俗称“做七”,是生为亡灵“超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流行极广,不仅广泛见于汉民族地区,而且在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广为流行。例如在西藏,严格的天葬仪式,既要择定吉日,请专职天葬师,还要请喇嘛念经超度亡灵。这种经一般要念七七四十九天。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沧源县阿佤山深处,至今还有着一个神秘的佤族原始部落。这里是过去的“葫芦王地”,盛行着“拉木鼓”等神秘、古老的习俗文化,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和兄弟们喝酒,突然想起少了一个人,他要是有墓碑的话,我会想,他就在那里,我应该去和他说说话,那么这就会成为我一生的阴影。我们藏族没有墓碑,天葬或者火葬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也许这样最好”  相似文献   

18.
陵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从太古弃尸于中野、任鸟兽蚊蚁食之的天葬制度,到后来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寝,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到了清朝,陵寝制度更趋完善。而陵寝的命名是陵寝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弄清陵寝命名的经过、特点、规律及含义,对于全面认识陵寝制度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这是由生物的属性所决定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丧葬习俗。丧葬习俗作为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死”作为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其实和“生”一样,是同等重要的。这一点在藏族的丧葬习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没有接触过“天葬”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经由不同途径游览西班牙风景的人都会时常隐约看见一种神秘的东西,那种神秘的东西似乎刚好存在于很多激情澎湃的人意识阈限的下方,你会认为这些人完全陷入了世界的混乱之中。在西班牙,你几乎不可能很长时间看不见山。山脉就在你的眼前绵延,干旱,荒凉,贫瘠;它们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呈现着青绿色,似乎在召唤着你进入一个新的神奇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