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的乡村史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社会经济史的兴起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年鉴学派的兴衰休戚相关。战后30(1945-1975年)是年鉴学派的高峰期,也是法国乡村史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在欧洲史学界颇具影响的乡村史家。70年代后期乡村史研究进入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1993年法国史学界发起一场乡村史的“复兴运动”,创立了有关乡村史研究的专门协会和期刊,至今仍对法国乡村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燎 《史学理论研究》2022,(5):119-129+160
近代日本乡村史研究肇始于对幕末明治以来日本发展道路的现实反思,是20世纪日本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的发展壮大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资本主义论争中的讲座派与劳农派,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近代日本乡村社会性质及其矛盾。二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蔚然壮大,以地主制研究为代表的乡村史研究成为当时日本史学界的显学,日本史学界的阶级史观成形。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乡村史学者在既有领域深入的同时开拓出农民运动史、自治村落论等多元路径,研究范式受到修正。20世纪末,乡村史研究盛极而衰,渐趋碎片化,退为隐学,但呈现注重市场因素等新趋向。乡村既是日本近代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对象,也是马克思主义剖析日本型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王芸 《旅游纵览》2023,(15):188-190
乡村旅游在旅游行业中比较特殊,游客能够获得更多参与感,并且乡村旅游的时空结构比较分散,因此广受游客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是由农家乐发展而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信息时代,乡村旅游行业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自身的服务模式,让乡村旅游行业向着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分析当前乡村旅游行业实现智慧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乡村旅游业实现智慧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在简述国外乡村聚落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分析了研究存在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国内乡村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区位、规模、类型与分类、体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演变等方面。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向应为:乡村聚落体系与职能的研究;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趋势预测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尺度和不同地形下的乡村聚落研究;乡村聚落转型与重构研究;乡村聚落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多元化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5.
肖枢 《风景名胜》2020,(3):0072-0073
本文笔者对乡村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文章中对乡村景观设计方案的评价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也提出了乡村景观设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辉 《史学月刊》2007,3(11):107-1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以来,人们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实验区及其代表人物、乡村私塾与乡村学校的关系、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师及其待遇、乡村师范、乡村社会教育等方面。由于资料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评价有失偏颇,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曾艳梅 《世界历史》2002,(2):107-111
城市史研究最初在美国作为社会学的一部分,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60年代,它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在美、英、德等国发展起来。在我国,美国城市史作为美国历史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在80年代兴起。我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在研究美国城市史为数不多的先行中,王旭即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8.
黄虚峰 《史学月刊》2006,(6):109-113
随着收成制在战后美国南方的确立,乡村商店成为南方转型初期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它的特点是“靠男性消费者为生,以农作物借贷制为杠杆,商品综合经营”。但是,世纪之交,由于工业化力量的推动和现代消费观念的冲击,乡村商店从南方经济生活中逐渐淡出,“以吸引女性消费者为主,采用现金支付或分期付款形式”的百货商店取而代之,并且广告在经济生活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方经济生活逐步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古老的中国是在民族危机和乡村危机共同震荡中走向近代的。针对乡村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创立并实践了乡村建设理论。理论的困境令运动失败成为定局。  相似文献   

10.
古老的中国是在民族危机和乡村危机共同震荡中走向近代的。针对乡村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创立并实践了乡村建设理论。理论的困境令运动失败成为定局。  相似文献   

11.
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金铮  邓红 《史学月刊》2000,5(2):114-123
合作社是20世纪20~30年代华北乡村经济组织的新现象,它的产生是乡村借贷关系转型和近代化的标志。合作社借贷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经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其活动也有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民宿也逐渐由无到有,日渐兴起。本文以千岛湖乡村旅游地的民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千岛湖乡村民宿发展的优势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千岛湖乡村民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晏阳初,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名校毕业的"海归",既不愿意在官场谋职,也不愿意留在大城市求名利,而是自愿从北到南奔走,投身于以平民教育为主的乡村建设。一批"海归"和国内有识之士受其影响,纷纷从东到西上山下乡,复兴濒临崩溃的中国农村。晏阳初以平民教育为主的乡村建设模式,不仅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而且也影响到南美、非洲和东南亚,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  相似文献   

14.
乡村性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反映乡村发展水平、揭示乡村内部差异、识别乡村地域空间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深入剖析乡村性的研究进展,从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尺度关联和应用层面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乡村性研究的重点方面,主要集中在乡村性概念的模型构建、微观尺度的分析、社会化的转向和时空过程研究等。加强乡村性的研究有利于拓展乡村地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乡村地理学在乡村性研究的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更深入破解乡村发展的内在机理,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海南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前进发展。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乡村民宿也逐渐在乡村旅游中活跃起来。如今海南已经编写了民宿产业的一些相关文件。参考民宿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不难发现,塑造民宿品牌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民宿品牌可以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海南在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中要全力进行民宿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机制的系统化研究。为此,本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以四川凉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现状,提出党建为导、文化为根、项目为重、农旅融合为法、居游共享为向五项策略,以期促进凉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凉山地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薛德升  郑莘 《人文地理》2001,16(5):24-2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对乡村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对近20年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内容、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聂峥嵘  唐长菁 《旅游纵览》2022,(21):139-142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国内外日益兴盛,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思路,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北海市乡村文化旅游进行研究,调查其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旅游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可行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既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乡村合作组织是梁漱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出的解决当时农村问题乃至中国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其对乡村合作组织建设的设想和实践过程中,强烈地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关怀。其乡村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为本西洋文化为辅的思想、以农促工的经济思想、对传统乡约的发扬和改造以及合作组织和科学技术的相互推进等方面。他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的乡村组织建设中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渠桂萍 《史学月刊》2014,(4):120-125
《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一书以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宏大的历史视野,首次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问题的百年学术论争,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提炼出了不同时代各个学术流派、政治势力围绕乡村问题交锋的主题,梳理、总结了中国乡村发展理论论争的历史进程和走向,与当前的"新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映照,不仅对于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问题的争论主题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对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解决现实的"三农"问题等,也有直接参考价值;不仅是20世纪以来乡村学术思想史研究的上乘佳作,同时具有乡村问题工具书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