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辽王朝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以契丹族为主导、汉族居重要地位的多民族国家。《辽史·仪卫志》记载:"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可见,有辽一朝在服饰上一直保持着契丹民族的特色,并且对汉族服饰也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文献资料中很少有对辽代服饰的详细记载,但是技艺高超的画师却用画笔将当时贵族生活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从辽宁阜新县关山辽墓到建平水泉辽墓,  相似文献   

2.
正一、辽代玉文化发展五代末期北方契丹民族逐渐壮大,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历史上称为辽,辽与随后建立的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至公元1125年辽灭,共存在了210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辽在建立后通过与北宋的战事、盟约、互市等活动不断与中原汉族传统文化融合,留下了丰富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存。然而,辽墓的盗掘现象严重,使得学术界对辽代玉器的研究受到限制。1950年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发现了玉器遗  相似文献   

3.
辽宁朝阳辽赵氏族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龙赵氏,唐朝以来就颇为知名。自五代及辽初的赵思温始,更是家世显赫,成为辽代汉族"勋阀富盛"的韩、刘、马、赵四姓之一,历金、元而不衰。赵氏家族的一支,辽时久居建州(今朝阳县境内),死后即葬于建州附近。 1972、1977、1979年,在辽宁朝阳县先后发现三座辽代赵氏墓葬,即商家沟1号墓、赵匡禹墓、赵为干墓(图一)。据志文所载,赵为干是赵匡禹第五子,三墓墓主皆为卢龙赵思温的后裔。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卢龙赵氏族系,以及辽墓断代、分期等问题,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7,(11)
自1998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宝山1、2号辽代壁画墓简报公布以来,其墓室内再建石室的形制和独特的壁画题材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选取有纪年(923年)的1号墓,并将之置于唐五代辽壁画墓例中,认为单室墓的规制与墓主身份相关;内部的石室可能直接取法于河北地区唐墓石椁,是其改造形态;根据壁画题材的对应关系,这种"室中套室"的空间可以大致等同于传统双室墓的前、后室;石室内部的壁画体现了汉族与契丹民族双重文化符号的"拼凑"。  相似文献   

5.
辽上京城周围是辽代火葬墓最为集中的地区,仅以近年来出土的带有墨书铭文的若干骨灰匣或匣板为例,说明辽晚期上京周围火葬情况.火葬墓主多为佛教僧人,但也有部分为上京衙署官员及平民.墓主几乎全是汉人,契丹人极少.这充分说明契丹人统治下的辽上京人口仍以汉族为主体,可窥见当时汉人的社会地位及崇佛风尚.  相似文献   

6.
宝山辽墓1号墓墓室北壁壁画中心位置为一开启的门户,门前侧立一犬、一山羊。此壁画即由汉朝以后中原墓葬壁画常见题材"启门图"演变而来,它反映了契丹族的丧葬观念和丧葬文化的多元性。宝山1号辽墓壁画"启门图"中的犬、羊,当是卫送、伴送死者魂神归往契丹黑山的使者。"启门图"中的门,即死者魂神归往契丹圣山,进入神仙世界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书讯     
<正>《趣谈辽墓考古》梁万龙著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8月本书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看门道"与"看热闹"两个层面,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辽史、了解耶律羽之墓与宝山壁画墓的书。在内容上,把辽代考古研究与辽代历史的普及有机统一;在风格上做到了学术性、文学性、资料性、故事性、通俗性的有机统一;在编排形式上做到了文字与图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辽梁援墓位于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乡四道岔子村。四道岔子村在医巫闾山脉西侧的一条南北向山谷中,西距义县县城30公里,西南距大榆树堡乡10公里,东越医巫闾山,到北镇县城25公里。梁援墓在四道岔子村北约1公里的北山南坡上。梁援墓是1979年7月,当地群众修整土地时发现的,随即由辽宁省文物普查队清理发掘。  相似文献   

9.
广宜街辽代石函墓群面貌独特,与传统石棺墓在墓葬形制、葬具和葬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将广宜街辽墓与传统石棺墓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对广宜街辽墓群的性质、文化内涵和墓主人身份进行了分析,并对墓群进行了分期与年代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所谓辽代釉下黑花器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以往关于辽代陶瓷的著述中,釉下黑花[包括青(绿)釉釉下黑花和白地黑花]往往被认为是辽代晚期受北宋磁州窑影响而生产出的新品种,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目前为止被认为是辽代釉下黑花产品者主要有如下几例:1、传辽宁沈阳大东边门外辽开泰九年孙允中石棺墓出土的青釉黑花梅瓶;2、内蒙古巴林右旗林东镇西门外墓出土的绿釉黑花瓶;  相似文献   

11.
罗梅 《丝绸之路》2012,(24):53-54
中国神话中,桃树具有辟邪作用,《太平御览》引《典术》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厌邪气.”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人对桃木有了进一步的崇敬情结.同时,虎形也同桃木一样,具有辟邪、镇墓、驱除恶鬼、保护墓主出入平安的作用.神荼、郁垒是中国民间较为常见的神话故事,是后代门神的滥觞.  相似文献   

12.
元明之际,民间信仰的门神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尉迟恭。尉迟恭原本是唐初大将,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不是神。中国的门神信仰由来已久,其形象有如汉代的神荼、郁垒,也非尉迟恭。尉迟恭如何由人变成了门神,门神形象又怎么选择了尉迟恭,尉迟恭由人到神的这种变化历程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门神信仰的深刻文化内涵,同时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叶茂台辽墓出土的陶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5月,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大队西山发掘了一座保存完整的辽墓(简报见本刊本期26页)。这是一座契丹贵族墓葬,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其中陶瓷器有五代和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名窑以及本地区烧造的产品,瓷种丰富。辽墓历来出土的陶瓷器种类虽然不少,但由于多被破坏,残碎不全,而此墓出土的陶瓷器较为完整,涉及几个不同的窑口,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辽代和中原地区陶瓷的研究;而且反映了契丹族和汉族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墓内出土陶瓷器共三十六件,现按窑系分别说明。一定窑系白瓷属于定窑系统的白瓷五件。 (1)"官"字款鎏金银扣花式口白瓷碗,二件。口作六出花瓣式,镶以宽边鎏金银扣。  相似文献   

14.
杜景洋 《草原文物》2023,(2):107-113
床金沟5号辽墓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床金沟,发掘者根据墓葬形制与壁画内容将其年代下限判定为辽圣宗统和之前。该墓存有完整的仿木结构门楼建筑,墓门斗栱中扶壁栱作重栱并使用独立令栱。经梳理辽墓斗栱形制资料可以得出,其形制演变首发于辽统和以后。根据斗栱细部特征及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综合判定床金沟5号辽墓相对年代应在辽太平至重熙年间。  相似文献   

15.
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今见东汉买地券均为随葬明器,并非实在的土地买卖文书,而是“实在的冥世土地买卖契约”:买地券所涉及的买卖双方、见证人均为亡人,所买卖之对象———墓地所有权是冥世所有权,其田亩面积、所用之钱亦仅具冥世意义,也就无须亦不可能与现世实际墓地亩数及现世土地价格相对应。(2)今见东汉镇墓文在时间、空间上均与买地券并存,其功用、性质与买地券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向地下鬼神通告亡人之殁亡,并祈求得到地下鬼神的接纳与保佑,只不过镇墓文以铅人、金玉奉献给地下土神以解除丧葬动土对地下神的冒犯,而买地券通过向地下鬼神购买葬地以得到地下鬼神的保佑。(3)买地券与镇墓文之源头,至少可上溯至西汉前期墓葬所出之告地策;告地策、镇墓文、买地券三者之间的功用与性质基本相似,演变之迹也比较清晰;至于三者与战国楚地墓葬所出遣策(物疏)有无继承关系,则尚不能确定。(4)告地策、镇墓文与买地券起源于民间巫术,书写者主要是巫觋(东汉中后期亦有“道中人”);书写规则与书写内容主要取决于巫觋方术的准则,而并非亡人及其墓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辽代丝绸的发现似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知道的只有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的零星资料。其他如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的辽赠卫国王墓和解放营子辽墓中虽然也出土了不少珍贵的丝绸,但一直未见详细报道。近年来,内蒙古境内辽墓出土的丝绸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巴林右旗辽庆州白塔塔顶天宫、巴林左旗大康二年墓、哲盟小努日木辽墓等均有精美的丝绸文物发现。特别是这次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大量丝绸,品种齐全、技艺高超、图案精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仅就其中的团窠和团花图案来谈谈辽代丝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库伦旗七、八号辽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伦旗七、八号辽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奈林稿乡前勿布力格村附近。前勿布力格村西北距库伦旗政府所在地80公里,村东约1公里即为新开河,对岸为辽宁省阜新县。村西南1.5公里处有一座土岗,当地称为王坟梁,梁上分布着数十座大中型辽墓。 1972年,吉林省博物馆会同哲里木盟文化局、库伦旗文化馆等单位(当时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首次在王坟梁上发掘了一座大型墓葬,当时编为一号辽墓。1974年,又在此地发掘了二、三、四号辽墓。1980—1981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与哲里木盟博物馆在这里对五、六号辽墓进行了发掘。1985年5—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哲里木盟博物馆共同在这里发掘了两座大型墓葬,将其编为七、八号辽墓(图一)。现将七、八号辽墓的发掘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八年七月下旬,河北省滦平县平坊乡村民取土时,发现一座辽代砖室墓,出土了一部分瓷片和鎏金马饰件。文物管理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 银窝沟村这座辽墓为双室砖结构,前室已被村民挖过,后室系早期被盗,盗洞因年久积水,券顶已坍落。墓为圆型,呈东西向,北偏东45度。前室较小,直径2.35米,黄土夯实。墓高约1.8米,在西壁有一通向后室的通道,宽70,进深40厘米、高1.5米。道  相似文献   

19.
自1971年宣化下八里村发现辽代张世卿壁画墓以来,张家口地区的辽墓在史学、美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近年来,随着该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辽墓又相继出土,使人们对这里的辽墓有了新的了解。对张家口地区的辽墓进行分期研究,探索这里辽墓随葬器物的  相似文献   

20.
王大方 《丝绸之路》2010,(15):31-33
2010年年初,内蒙古博物院举办了"内蒙古重大考古成果展"。在这次展览上,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的辽代彩棺及该墓女主人精美的随葬品十分醒目。其中,仅出土的镏金刻花大铜铎就有三件,著名的辽陈国公主墓也只出土了一件这样的铜铎。由此可见,吐尔基山辽墓女主人身份、地位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