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对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朱开沟文化晚期的灰坑39个,房址1座,东周时期的墓葬5座,获陶、石、铜、铁、骨标本140余件。石口子遗址的发掘为认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朱开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此次发掘的5座东周时期墓葬,展现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东周时期作为过渡地带文化面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文物》2000,(12)
本书是内蒙古朱开沟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重要遗址,自1974年发现以来,经过四次发掘,发现大量墓葬、房址、灰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等数千件具有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遗物。其发掘资料对于解决考  相似文献   

3.
朱开沟文化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里所谓的“朱开沟文化” ,是指朱开沟遗址中出土的以蛇纹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① 。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 ,是内蒙古考古工作者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 ,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的一处重要的先秦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在《内蒙古朱开沟遗址》② 报告中 ,作者将所发现的文化遗存划分了五段 ,并将它命之为“朱开沟文化”。但是 ,该遗址复杂的文化内涵却引起了学者们对文化特征和性质等问题的质疑。李伯谦先生首次在《内蒙古考古的新课题》一文中 ,对“朱开沟文化”的内涵提出疑问③ ,这对重新考察该文化的内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于朱开沟遗址出土遗存的性质,一直分歧较大.本文在对已发表的朱开沟遗址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把朱开沟遗址出土遗存分成两组,认为此两组遗存分别代表了年代不同、性质相异的两种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对内蒙古赤峰市康家湾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以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为主体,遗迹有房址、墓葬、灰沟、灰坑、灶等,出土较多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该遗址不属于石城址,房址均为土坑半地穴式。它的发现,为研究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形态及建筑形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王炜林  张鹏程  袁明 《考古》2012,(1):54-62,1
下河遗址大型房址F1、F2、F3均为半地穴式五边形建筑,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这种大型建筑是我国宫殿建筑的滥觞。房屋的营建大致包括六道程序,房内的地面均为料姜石制成的白灰铺设。F1为目前所见同期房址中最大者,对认识下河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聚落的组织管理和资源调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陕西白水县下河遗址仰韶文化房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白水县下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收获为三座大型房址。三座房址均为五边形,有内、外两层墙体,使用料礓石烧制的白灰铺设地面。房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和蚌器。这三座房址的发掘,对研究仰韶时期的建筑技术以及该遗址的聚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清水河南岸的一级阶地上,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主要包含老官台文化(大地湾一期类型①)、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的遗存,其中尤以仰韶时代的房址和聚落材料最受瞩目.相关论著涉及建筑的形态演变与功能分类②、聚落的空间布局与发展变化③.笔者此前以对该遗址进行了重新分期,将其仰韶时代的遗存分为四段,第一段相当于半坡文化早期,第二段相当于半坡文化晚期,第三段相当于庙底沟文化时期,第四段相当于西王村文化时期④.本文将在此种分期的基础上探索其聚落形态,一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选择性整合,一方面尝试分析该遗址在经济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宝墩文化时期的灰坑10个、墓葬1座、房址4座。房址中F5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面积约550平方米,位于遗址中部,像这样大型的单位建筑在国内同期遗址中是比较少见的。根据房屋及室内发现的台基等情况,初步推测属于大型礼仪性建筑。此次还发掘了部分城墙,为判定城墙与遗址的年代关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层位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南驻马店市张楼遗址是史前淮河流域的小型聚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这些房址多排列有序,可能是一个经过有序规划的聚落遗址。遗址堆积较薄且面积较小,房址之间很少有打破关系,可能意味着该遗址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等,这些文化遗存的时代、性质与杨庄二期文化早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李家崖》考古发掘报告的资料,将李家崖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在讨论城墙、居址和墓葬相对年代的基础上对李家崖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重构。以李家崖遗址的分期为基础,结合绥德薛家渠遗址和柳林高红遗址的资料,将李家崖文化也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相关资料的比较,本文认为李家崖遗址的青铜器属于石楼类型青铜器。通过分析李家崖遗址早期和晚期的文化因素可以发现李家崖文化的来源与朱开沟文化有关,其衰落与西周文化的强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德惠市李春江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江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李春江屯,是一处单一文化堆积的遗址,时代在金代中期前后.遗址内发现有房址、灰坑等各类遗迹40余处,出土石器、陶器、瓷器、铁器、骨器、铜钱等各类遗物三百余件.房址均为带有取暖设施火炕的长方形建筑.灰坑形制各异,坑内包含物较少,往往夹杂大量红烧土颗粒.此外,遗址内还见有大量牛、马、猪、狗等家养动物骨骼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金代物质文化及平民生存状况、经济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朱开沟文化是由本地土著因素与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因素碰撞、融合而成的.其发展受到了早商文化的强烈影响,灭亡时恰值商文化转衰之际.可以说朱开沟文化的生灭与商人息息相关,其居民很可能就是商人的同盟.朱开沟文化晚期墓葬中出有较多的武器,说明朱开沟文化的灭亡可能与战争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陕晋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发现。到70年代,陕北神木石峁、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促进了对该类文化遗存的认识。进入80年代,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凉城县老虎山、西白玉、园子沟等遗址的发掘和山西汾阳县峪道河、忻州游邀等遗址及90年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房址和墓葬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了敖汉旗孟克河右岸的榆树山和西梁(千斤营子)两个遗址.其房址结构、出土遗物与小河西遗址比较相似,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梯形、不规则形四种,无门道,部分房址有外凸的"小窨"[1].个别房址有居室葬.榆树山、西梁遗址所测年代晚于兴隆洼一期文化.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和2003年,对辽宁东港市山西头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发现房址5座、灰坑4个、灶址2处。5座房址中有4座为土坑半地穴式,1座为石筑半地穴式。出土遗物以石器和陶器为主。遗址的年代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辽东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曲坪头遗址前后两期房址的建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地区窑洞式建筑在窑跨、门洞处理、防潮技术、白灰烧制及涂抹技术、火塘周边装饰手法等建筑技术方面的承袭发展。通过对房址进行建筑力学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先民对黄土窑洞结构力学的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最后对房址白灰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碳十四测年,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后期房址白灰烧制技术比前期提高;碳十四测年显示:前期房址距今3835±25年,后期房址距今3535~3715年。  相似文献   

18.
磨盘村山城遗址为东夏国南京城故址。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磨盘村山城北区的早期房址1座,晚期房址6座、灰坑6个,出土大量建筑构件、陶器、瓷器、石器、铁器及铜器。早期房址的发掘为讨论山城早期遗存的时代与性质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晚期遗迹的发掘为探讨山城功能分区、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东夏国南京城的使用和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秦安大地湾建筑遗址略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已发表的考古发掘资料,分别对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的单元居址和公共房址做初步分析。前者着重于大地湾各期居址以及与其他北方新石器建筑遗址之间的比较;后者则着重于大地湾同期同类房址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史料记载表明,黄泗浦遗址与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有关。2008年以来,黄泗浦遗址数次发掘中揭露的唐代房址,或可为文献记载提供相关佐证。房址F19、F20及F21均属于2011年发掘的范围内,依据现有考古成果,可对其建筑形制,包括单体大木作、小木作、砖石作和几座建筑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究并初步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