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19,(12)
<正>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的天齐塬上,东南距县城15公里,西北距嵯峨山9.5公里,西距唐崇陵约4.5公里(图一)。该建筑遗址由天井坑遗址和五处夯土台遗址组成,天井坑遗址位于天齐塬西部,五处夯土台遗址呈梅花桩式分布在天齐塬中部,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2015~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天井坑遗址及其周边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勘探,掌握了天井坑遗址地面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4,(5)
<正>2009年蒙古国与俄罗斯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蒙古国中央省札马尔苏木土拉河北岸的和日木·登吉古城外发掘了一座古墓[1],此墓为封土单室洞室墓,墓室前设长约30米的墓道,墓道有3个天井,中间天井带左右壁龛。墓门用青砖封堵,靠近墓门的天井有1个竖井式盗洞,门外的天井地面放置墓志一盒。墓室虽被盗,仍然出土陶俑、木俑、铜泡钉等100多件遗物。其中,墓志对唐代北部边疆的史地研究具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南塬一座唐墓(编号M14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七部分组成。墓道与墓室皆绘有壁画,其中以第二、第三天井与墓室北壁保存较好。墓室各壁绘制屏风式条框,条框内绘制图像的做法见于初唐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此座墓葬与已发现的史氏家族墓所处位置很近,并且与各墓葬基本在东西一线排列。结合男性墓主人头骨的体质人类学鉴定得出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推断此座墓葬与史氏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4.
加查县达拉岗布寺曲康萨玛大殿为天井式建筑,其建筑形式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藏寺院建筑结构的时代特征。此次发掘出土佛教造像与法器、佛塔等1629件(组),特别是丰富的造像,为研究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变化与风格特征,以及了解达拉岗布寺的历史地位及佛教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千阳坡头唐墓清理简报宝鸡市考古队坡头唐墓位于千阳县冠家河乡坡头村。1988年10月文物普查时发现。因天井塌陷,我们送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将其编号为M1,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由墓道、天井和墓室组成。方...  相似文献   

6.
杨本硕 《南方文物》2023,(2):254-261
修建墓葬作为汉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规划、营造、封护等过程。西安地区汉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葬具、陪葬坑等多部分组成,墓葬布局与形制多经过严密规划。墓葬有“开挖式”“掏洞式”、“开挖-掏洞式”三种营造方式,使用砖、木材、石料、沙子、木炭等建筑材料,从封门、填土、封土、排水与防潮等方面加强防护,修建中使用大量人员及工具。西安地区汉墓类型丰富,表现出墓葬修建的较多内容,对认识汉代社会、经济及家庭等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北周宇文俭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停机坪西南部,东跑机场候机楼200余米,南距机场东西公路250余米。1986年至1990年,机场建设初期,在宇文俭墓东发现有王德衡墓、王士良墓、若干云墓、独孤藏墓,在其东北有尉迟运墓,西北有叱罗协墓等①,总计十余座。1993年12月,机场在候机楼西侧建设停机坪时又发现了宇文俭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派人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宇文俭墓为一斜坡式带天井土洞墓。墓总长50、深11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南道、墓室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西安长安区韩家湾M29墓,由斜坡墓道、壁龛、天井、过洞、甬道、砖券墓室组成。墓道口与甬道之间,绘有青龙,白虎,侍者等,壁画的内容及表现方式丰富了对唐代中晚期墓葬壁画的认识。为对其进行保护,用XRD、SEM-EDX、Micro-Raman等技术对该壁画结构和颜料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对壁画进行了现场清理及保护。结果表明该墓室壁画的制作是在墓道两壁上先抹一层草拌泥地仗,再于其上刷一层白灰后绘制,绘制壁画的颜料主要为黑色,黑色颜料的呈色物相为炭黑。  相似文献   

9.
深圳大鹏所城较完整的保存了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群体,其中将军府第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其建筑形制、结构、装饰装修方面颇具特点:1.平面结合紧凑,类型丰富,组合较灵活,结合了中原地区四合院落殿堂式结构的组合特色,也反映了岭南山地建筑特点;2.多采用密集、方形的平面和空间布局;3.厅堂与天井结合紧密,室内外连通,形成了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空间;4.具有多样的建筑梁架结构,集中了北方建筑的抬梁式构架、南方的穿斗式及岭南建筑常见的梁架做法,表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大融合;5.外观朴实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精细灵巧的内部装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6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于洛南新区发掘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和崔氏两墓.墓中出土了陶俑、贝珠、墓志和瓷器等大量随葬器物.两墓墓道以及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内均绘有壁画.从残存壁画看,两墓墓道所绘壁画内容相似,均为青龙、白虎及人物牵马和骆驼图,墓道北端绘门吏,唐氏墓墓道北壁还残存影作木结构阁楼建筑.两墓天井、过洞所绘壁画内容差别较大,唐氏墓东西两壁各绘一挎剑武士,武士身后有侏儒、乐伎等多种人物造型;崔氏墓过洞及天井两壁所绘壁画均为武士形象.  相似文献   

11.
1954年我会配合基建工程在西安郭家滩进行了古墓葬的发掘清理。兹将较特殊的隋大业六年龙泉敦煌二郡太守姬威墓简介于后: 一、墓葬形制:分墓室、墓道两部分,墓室为近方形的土洞,长4.1、宽4米,北偏西4度,顶被破坏,似呈拱形,残壁高2.05米,底距地表深16米。西部置石棺床,床上有木棺,棺木及骨架已凌乱;东部置随葬器物,也巳扰乱。墓道位于墓室南端东部,斜坡形,长46.75、宽2.05米,共有方天井七个,由底直通地表,天井间为2.4—2.5米的八段甬道,高约2米,墓道口距地表约0.9米。第一个天井下端东西两侧有小龛各一,均高1.1米,东龛内尚有许多随葬器物,第一甬道与第一天井相接处,有封门砖,内为石雕墓门,墓志放在墓室与墓道相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一座隋代纪年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带三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150余件,有陶俑、陶畜禽、陶模型器、陶器、釉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张夫妇合葬于隋大业三年(607年)。  相似文献   

13.
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2014年3-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唐玄宗朝宰相韩休及其夫人。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五个过洞、五个天井、六个壁龛、封门、石门、南道、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及其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包括乐舞图、山水图、朱雀、玄武、星象等题材。其中山水图填补了我国唐代绘画缺少实物的空白,学术价值较高。乐舞图对于研究唐代乐器、舞蹈、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崇安汉城出土瓦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于1958年发现,翌年进行了试掘,1980年至今进行了全面的钻探和发掘,城址内外各建筑遗址中出土了一大批汉代瓦当。本文就这批瓦当作一总述,并对其类型的划分、制作方法、装饰风格、年代的分析判断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肃渭源因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而得名。渭源不但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而且自然风光奇丽秀美,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葬有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和叔齐的首阳山,有“鸟鼠同穴渭水源”的鸟鼠山等历史遗迹,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十里画廊”天井峡、陇原“香格里拉”双石门等自然景观。在渭水源头这些景观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佳联妙对。  相似文献   

16.
牛玉墓位于河北省涿县北十公里东鹿头村东南150米处,俗称"老公坟"。地上建筑已无存。1976年4月,群众平整土地时发现墓门,随即在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的指导下,涿县文化馆、保定地区文化局文物组对墓葬进行了发掘。简报如下。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天井、甬道、垂花式浮雕门楼墓门、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全长16.8米(图一)。墓道由三合土夯筑,有台阶十二层,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国语·周语上》所载藉礼仪式祀典 ,主要考察了藉礼仪式的过程 ,即准备阶段和藉礼仪式阶段 ,并对藉礼仪式做进一步的划分和说明 ,在此基础上 ,对藉礼仪式的用乐进行索考 ,以为《诗经》中《良耜》等五首诗与此仪式有关。最后对藉礼仪式的目的即“教敬”、“劝农”等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内蒙古地区为中心,发现有许多匈奴墓葬,其随葬品中金银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首先对这些金银器资料进行了收集,其次按其功用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在划分时段的基础上,对其动物的种类、造型、制作工艺及装饰工艺等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上里乡四家村(原韩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四年前。该大院独具地方建筑特色,采取穿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筑群,接近地面处均采用石墩作柱础,石板铺地和嵌镶地角坊。此种形式的建筑有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装饰上:以门窗、桌台、墙壁隔板、栏板、檐枋、裙板、檐帘等,以变化无穷的民间雕刻艺术展现了淳朴的造型和浓  相似文献   

20.
<正>徽州古建筑不同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宫殿式、园林式的建筑格局,它以清秀典雅、宛如水墨画般的艺术风格演绎民间的居住形态,粉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布局,精美的砖、木、石三雕,共同构成了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因素。徽州三雕中以传统木雕的数量最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相对最高。一、徽州地区传统木雕技艺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